天人地 |
2024-01-29 07:39 |
每到大闸蟹上市的季节,江浙沪的点心店们,就急吼吼地开始卖一种时令点心了。 食客们也早有默契,只要它一上线,就能把那些名店挤得水泄不通,到不了晚市,就要高挂起“售罄”的免战牌了。
没错,这种一想起来,就叫人腮帮子分泌口水的美味,叫「蟹黄小笼包」。
从上海豫园九曲桥边的南翔小笼,到江苏靖江南园的蟹黄大汤包,当季想吃一口蟹黄是不容易的,江浙沪人民就好这一口。 谁让它是时令美味呢,过了这个大闸蟹上市的季节,再想吃就不容易了,哪怕一份要花上七八十块钱!
也因此,每到这个季节,为了吃一口蟹黄小笼排队的时候,我就希望平时能有速冻版的就好了,任何时候想吃就吃。 当然了,速冻版仍然要保留它的美味。
没想到几年后,这个愿望竟然实现了。 水沸后蒸10分钟,当季限定美味蟹黄小笼包,现在在家任何时候都能吃到了—— 「正宗靖江·蟹黄小笼包」
本以为速冻版的口味要差一大截,但看到它出笼时热气腾腾的样子,我就知道我错了! 蒸好的小笼皮子显得很透亮,隐约可见里面的黄澄澄的蟹黄。
轻轻夹起一个,沉甸甸的,里面晃晃悠悠的一包汤,生怕在送到嘴里的半路当中就破皮。
迫不及待地用嘴轻轻咬开一个小口子,蟹黄的香气扑鼻而来,没有丝毫腥气。 嘬了一口汤汁,这鲜味真是异常过瘾,巨大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倒出来发现,汤汁都被蟹黄染成了金黄色,很香,有点像在吃秃黄油——感觉以前那么多年吃的蟹黄小笼都白吃了!
馅料的调配同样值得一提,除了蟹黄蟹肉看得一清二楚之外,调味的咸淡正好,一口塞进嘴里,细细咀嚼,蟹香四溢。 肥瘦得宜的猪肉馅,使得蟹黄在鲜香之余,更多了动物脂肪的润滑。
小而精致的身体,盛满“鲜货”,现在全部跃然于舌尖,高密度的鲜、甜、香,仿佛在口中炸开一颗小礼花。
皮薄馅足、蟹香扑鼻 肥而不腻,汁水丰溢 蟹黄小笼包发源于常州小河沿,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间,由常州府的万华茶楼首创(注:古时靖江由常州府管辖)。 后来工艺被推广到附近的无锡、上海等地,逐渐演变成了江浙一带的特色小吃。
但要做出地道的蟹黄小笼包并不容易,今天推荐的蟹黄小笼包均由10+年以上匠人纯手工制作。 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揉面均匀有力,擀面手法老道,这样做出来的小笼包皮才足够薄,包上满满的馅料打摺成形。
蒸汽的热力翻滚上涌,团团包裹住尚未成熟的小笼包。 在一片雾气氤氲之中,皮、馅料、蟹黄逐渐交织、相互成就,食材的精华得以被很好地发挥出来。
江浙人吃蟹黄小笼包时讲究“宁可人等馒头,不可馒头等人”,新鲜出炉的小笼包口感尤为纯正。 用筷子挟起一只小笼包,皮薄透亮,里面浑圆的馅料和丰溢的汤汁清晰可见。
小心的在底部咬开口子吸汤,鲜美的卤汁瞬间在口腔舌尖奔涌。 辅以香醋、嫩姜,皮子的甜糯、肉馅儿的香嫩、蟹黄的鲜美完美融合,姜醋的味道解去了最后一丝油腻,使得蟹黄小笼包更具风味,堪称江浙一绝。
好的食材是成就美味的基础,食材不好,轻则影响口感,重则影响健康。
这款蟹黄小笼包,馅料中的蟹黄、蟹肉都是在江苏本地秋季大闸蟹肥美的时候保留下来的。 蟹黄位于配料表第三位,蟹肉第四,仅次于小麦粉和猪腿肉,含量还是比较高的!
小笼包中特别添加了料酒、酱油等调味料,两者相加,去腥又去寒,品尝时,哪怕没有任何蘸料,也能吃的有滋有味。
小笼包中的“汤”由是冷却后的皮冻得来的。 调制汤汁,首先要将猪蹄膀的厚皮切细,用文火在鸡汤中煨上近三个小时,让猪皮完全溶入汤中,冷却后形成透明的皮冻。
裹馅时皮冻类似果冻的质地让蟹肉、蟹黄都能裹进面皮。生汤包上屉后皮冻遇热便化作了鲜味浓厚的汤汁。
猪肉选用的都是农家散养、当天新鲜宰杀的猪腿肉,拒绝泡打粉、防腐剂等添加剂,全家都能吃的放心。 瘦肉和肥肉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混合,再经过调味、搅拌,做出香浓多汁的肉馅。
小笼包的皮也非常重要,为了好的口感,需要足够的薄,又需具备一定的柔韧性才能包下足够的馅。 这款靖江蟹黄小笼包的面皮使用的是高筋面粉,这种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和水份更高,能让面皮柔韧性更佳。蒸熟后的面皮晶莹透光,分外诱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