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国海军拥有11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形成11个航母战斗群。每个战斗群以航母为核心,其他基本上还包括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攻击潜艇。普遍认为,航母战斗群拥有极为强大的火力与威慑力。 然而,航母战斗群又被认为是专为冷战设想而设计的。随着现代战争概念的持续发展,尤其是航天科技的不断突破,航母战斗群也显得并非那么不可战胜。
根据我国《舰船电子对抗》杂志刊载的一项新研究[1],我国科学家模拟了利用太空电子对抗的掩护,发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来打击美国航母战斗群。结果表明,高悬于太空中的卫星群或是打击航母战斗群的关键。 虽然航母战斗群拥有强大的战力,但它并不是无敌的存在,也是有弱点的。航母战斗群极为依赖先进的电子系统,诸如雷达、通信和导航系统。正因为如此,也使航母战斗群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网络攻击或电子战等方面的威胁。如果能够瘫痪这些电子系统,就有可能有效削弱航母的战力。
考虑到航母战斗群的电子系统脆弱性,做好电子对抗显得十分重要。而位于太空中的低轨道卫星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在电子对抗中可以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低轨卫星的轨道高度通常在1500公里以下,它们以每秒几公里的速度绕着地球快速飞行,只要一两小时就能绕地球飞行一圈。由于距离地表较近,信号传输损失较小,可方便应用于电子对抗。低轨卫星可被打造成电子对抗的天基作战平台,能够开展侦察情报获取和电子干扰瘫痪作战任务。
在电子对抗任务中,由于低轨卫星在具有全球到达、快速机动、覆盖作战范围大、卫星集群作战等独特优势, 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已经部署相关低轨卫星,并应用于电子对抗,意在争夺制天权。目前,我国也在进行相关技术攻关和应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选择美国航母战斗群的SPY-1D雷达作为模拟对象。SPY-1D雷达主要装备于美国海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用于探测远程反舰导弹。
在仿真过程中,低轨卫星探测到了来自美军航母战斗群SPY-1D雷达发出的信号,然后发射了相似的高功率信号,干扰其雷达探测感知性能。因此,在干扰区域范围内,即使反舰导弹反射了雷达波,其回声也无法与强烈的背景噪音区分开来,这样导弹就能得到有效的反舰掩护,从而实现突防和打击。
根据推演,只需要2到3颗低轨卫星同时照射覆盖到雷达,导弹就足以攻击一个航空母舰群。两颗卫星能从不同角度压制同一雷达,制造“对敌舰前方、后方和侧面的虚假空中警报”。而如果以28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群提供电子对抗,将支持全球打击。
在模拟过程中,中国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从1200公里之外发射升空,爬升到280公里的最大高度,然后飞向目标。直到导弹发射10分钟后,美国军舰的SPY-1D雷达才会探测到它们。到那时,导弹距离目标只有50公里。在这之后,弹载干扰机自卫干扰或者末端机动进一步突防,直至最终击中目标。
制天权是各航天强国的新制高点,美国太空部队过去十几年来,投入大量资金研制高度保密的空天飞机X-37B。这种空天飞机由运载火箭送入轨道,每次都会在太空中飞行数百天,没人知道它们在太空中干什么。它们执行完任务后会返回地球,水平降落在跑道上,经过维护之后,又能再次执行太空任务。
一些专家认为,美国X-37B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实施多次变轨机动,使其行踪难以捉摸。X-37B被认为是是一种改变太空规则的航天器,有可能就是一种轨道轰炸机,能够携带核弹。
与此同时,我国此前第三次发射了一型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这被外界视为是中国版空天飞机。但我国已经多次强调,我们是为和平利用太空而开发可重复使用的航天技术,这能降低航天发射成本,并便于对航天器进行在轨维护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