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4-01-18 07:33 |
随着商贾与行人的流动,天南海北的各项习俗都在聊城汇聚。天津人带来了他们对于“果子”的热爱,但聊城人总觉得得跟山东其他地方的“油条”做出点不一样。于是他们像做拉面一样把面团分成八根,炸成别样的“八批果子”,酥脆程度仿佛也翻了8倍。
八批果子。图/舌尖上的聊城 同样经常出现在聊城人早餐餐桌上的还有一种名叫“呱嗒”的独特吃食。呱嗒,在聊城话里是“鞋”的意思。顾名思义,可以把呱嗒理解为一种形似草鞋底的肉馅锅贴。但又还与其他地方的锅贴不太一样,在油锅里煎到半熟时还要灌进鸡蛋,成了古早版的鸡蛋灌饼。
灌进了蛋液的呱嗒。摄影/石耀臣 运河畔讨生计的人大多是力工出身,早上来份呱嗒、八批果子,获得碳水与油脂极大满足的饱腹感,再配上一碗水豆腐(豆腐脑),大半天也不会挨饿。而对于运河之上有些闲钱的行人来说,聊城熏鸡又是一项别有趣味的零嘴小吃。 漕运行船之时并不能处处登岸饮食,所以免不得囤储一些既可以当菜下饭、又可以无聊之时佐酒为肴的食物,熏鸡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原材料随处可得,盐腌制风干之后如同新疆“崭新出土”一般的鸡又极耐储存,而且关键是耐嚼,越嚼越有滋味,半拉鸡腿能啃一晚上,实在是行船无聊时的绝佳零食搭档。
聊城特产魏氏熏鸡。摄影/魏老六 如今,京杭运河早已不再是古时不可或缺的运输生命线,乃至聊城还面临着一个更为尴尬的局面:运河大部分航段均可行船,唯有聊城段运河时长枯水。“山东运河重镇”已然辉煌不再,但运河与水的羁绊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聊城人日常的生活习惯之中,成为这座“江北水城”独具特色的城市底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