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4-01-04 23:02 |
和田玉市场有这样一种玩家,买玉花了不少钱,藏品也不算少,但真东西却屈指可数。 但如果具体了解一下,就会发现会这样也不算冤,毕竟能踩的雷他是一个都没少踩。 一、鉴定懒得做! 因为和田玉鉴定仅仅针对玉石材质,对皮色、产地、玉种均不涉及,所以最终的意义确实极其有限。 但这种方式至少能排除玻璃、树脂、石英岩、方解石这些低端造假,是买玉的第一道防线。 说出来您可能不信,单看玻璃树脂两项,就已经囊括了半数以上的和田玉造假。 如果能合理运用国检与地矿的专业鉴定,至少像旅游景点、超市抽奖这类骗局,都可以轻松避免。 二、产地胡乱猜! 这里先澄清一个概念,现在广义和田玉是大势所趋,所以这里没有歧视任何产地的意思。 但是对消费者来说,搞清楚自己买的是哪里的玉,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比如说且末糖和俄糖,且末糖没有俄糖白但是细度好,俄糖经常会用高抛光掩盖油性的不足。 搞懂产地就能更好的了解玉种特性,否则买了俄糖却越戴越干,还要被商家说盘的不好,那才是真的冤大头。 三、玉种分不清! 和田玉的玉种是比产地更复杂的一门知识,但却也是玩家到行家的过关考。 不同的和田玉有不同的玉质表现,之间的差异往往就来自玉种差别。如果弄不清这个概念,就算拿到好玉也会遗憾错过。 比如曾经的直闪石玉沙枣青,玉色上看和普通青玉有八成相似,但玉质却是天差地别。 好的沙枣青籽料可以细到过灯,青玉却很少有无结构的料子。如果把两者给弄混了,买玉的时候肯定会吃亏。 四、玉质看不懂! 和田玉老玩家最怕遇到这种新手,对和田玉的玉质体系一知半解,却对自己的审美存在执念。 比如就是喜欢白,就是喜欢透,就是喜欢贼光,就是喜欢机器工!让人看了就会血压飙升。 细度、密度、油性、糯性、老熟度、脂粉感,这些真正决定玉质的特征,绝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也不是三两天就能体会。 最怕是被不良商家洗了脑,一路走到黑,那手里的东西不跑偏才真是奇迹了。 五、雕工只认款! 和田玉名家做料子一般都会留款,但绝不是有款的和田玉都是名家! 留款本身的技术含量低到难以想象,基本上只要几十块钱,就能在一块最普通的玉上,仿造任何大师亲工的留款。 真正决定雕工价值的永远都是工艺水平,苏工的飘逸灵动,海派的精致工笔,南工的巧妙绝伦,北工的恢弘大气,各有不同的风格。 如果连机器工和纯手工都看不出来,当然也就不用想这么多了。 六、价格全靠蒙! 和田玉的价格体系是一个综合指标,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但至少从交易的角度来看,总还是有可供参考的规律。 比如这些年碧玉价格暴涨,如果遇到万元以下的俄碧手镯,心里就要打打鼓了。 最简单的办法还是多看少买,知道了基本价格,讲起价来才会更有底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