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2-10-30 08:34 |
为了吃,值得飞一趟的“世界美食之都”,顺德 ,应该是最特别的那一个。

 对于广州人而言,只需坐个地铁,眨眨眼就能到,更是莫大的幸福。 今年5月,广州地铁7号线顺德段,正式开通。 作为顺德首条零换乘进入广州的地铁线,这不仅广佛候鸟的福音,更是广州饕餮们的美食专列。
 △ 从广州南站到美的大道站,只要22分钟。从大学城南站到终点,只要49分钟。不用换乘,超级无敌方便。 全长13.4公里,其中顺德段11.8公里。 8个站,分别是大洲、陈村北、陈村、锦龙、南涌、美的、北滘公园、美的大道。 前不久,我们挑了一个周中的日子,踏上了这趟顺德美食直通车。
 从千年花都陈村镇,到艺术高地北滘镇。 从陈村粉到双皮奶,从老字号到街边小店。 属于顺德的小美好,大抵都在这了。
 △ 桂花双皮奶 来啦~就是陈村粉 离开人来人往的广州南,7号列车哐当哐当,开启了这趟美食奔赴之旅。 前方终点站,顺德(美的大道)。 实际上,从大洲站开始,就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几分钟后,进入顺德陈村。
 △ 我们在锦龙站下车 还未出站,就会收获这句 “来啦,就是陈村粉”。 吃货回到老家般的欣喜,不外乎如此。 因与北滘相邻,又因名字缘故,陈村向来被认为是顺德最没有存在感的镇。 可比起北滘,陈村似乎要更有生活韵味。
 △ 陈村镇 河流的两岸绿树成荫,城市公园热闹非凡。 与广州一河之隔的它,其实自古实力不俗。 古有“龙冿”之称,亦有“龙门”之意。 李商隐有诗道:“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三字经诞生于此,朱子后人在这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 陈村镇宣文体旅办 水路四通,商贸繁荣。 陈村本土版“清明上河图”,就绘制了这幅景象。 水网纵横,船只来来往往,鲜花和稻米交易热火朝天。 顺流而至的各地商户穿过酒楼、海味街、金铺、银铺、药铺,进入黄但记歇歇脚,吃一碗陈村粉,耳边传来孩童大声朗诵《三字经》…… 这是1952年,一位陈村老人儿时记忆的真实重现。 要知道,清代到民国时期, 陈村与广州、佛山、石龙齐名,被称为广东四大名镇。 后又被誉为“小广州”。 曾经,顺德人过广州,多半到陈村走水路。 真如候鸟一般,往返于两岸。
 △“第一码头”,资料图。 一个勒竹码头,百年风雨,连接陈村与番禺韦涌,承载着不少顺德人儿时回忆。 “勒竹人过海,韦涌人过来。七八十年代,还有人力船”。 2018年,渡口停航,至此成为南番顺人永恒的记忆。 四年后,七号线带来广州和陈村更深的羁绊。
 从锦龙站出来,我们的第一站, 直奔陈村粉。 揾食陈村,从老字号黄但记开始。 距离锦龙站步行2分钟, 仅仅300米的黄但记坐拥整整一栋。
 这霸气,光是一碗陈村粉的分量,便可见一斑。 我们点了牛腩蒸陈村粉、脆皮豆腐、九制陈皮排骨,还有凤城双皮奶。 牛腩入味十分,但仍带着一点韧劲,不软烂。 汁侵入陈村粉,粉虽薄,但掩盖不住的米香,仍让人在口中回味许久。
 △ 牛腩陈村粉
 △ 除了招牌陈村粉,同行友人还被这道脆皮豆腐惊艳到了。外皮酥香,内层柔嫩。 这家在顺德无人不知的老字号,不愧为陈村粉鼻祖。 80年前,大约在清末民初,顺德陈村人黄但自创了一种以薄、爽、滑、软为特色的米粉。 口感一绝,声名鹊起。 当地人称为“粉旦(但)”。 后来,粉旦走出陈村,在外头博下了陈村粉的名头。
 可惜的是,走出陈村的陈村粉,一来因为产量少而缺,二来口感也会大打折扣。 为了将正宗的陈村粉延续下去,黄旦的后人以祖训“寄赖糕香合客喉,但求粉滑宜君口”坚守至今。 今天黄但记陈村粉,已是第三代传人了。
 △ 黄均记陈村粉,创始人与黄但记老板是兄弟,同为陈村粉传人。蔡澜曾经到访过。 关于陈村粉的一百种做法,也被顺德的大厨们玩出了时代的特色。 传统如牛腩粉、排骨粉、汤类陈村粉、特色凉拌粉,创新款如煎粉、煎让粉、寿司粉等等。 如果再报出这一串陈村粉菜单: 斋捞/排骨捞/卤肉捞/牛腩捞/茶树菇鸡柳捞/番茄蛋烩陈村粉/ 三丝炒/榨菜肉碎炒/蟹籽蛋虾仁炒/美味XO酱炒/蛋白虾仁瑶柱丝炒陈村粉/ 水果寿司陈村粉/鲜虾春卷寿司陈村粉/鳗鱼寿司陈村粉卷…… 恐怕得让人抓狂了。 比起黄但记的精致和高大上,同出一源的黄均记“隐没”在街头。
 粉店里,青石磨仍在悠悠运转,米浆顺着磨槽汨汨而下。 我们顺势坐下,来了一份排骨粉。 大快朵颐之余,偶遇老街坊们来买新鲜的粉皮。 “两斤,打包带走!” 店员说,本地人,大都喜欢买新鲜粉回去自己做。 蒸着吃糯、妙着吃爽、滚着吃韧。
 一口陈村粉,品不尽顺德风味。 漫步在秋日街道,我们走进了陈村人的甜品食堂 ,黄师奶甜品。 充满怀旧色彩的黄师奶,是本地人无限次打卡宝藏。


 光是看到密密麻麻的菜单, 上百种甜品小吃,够得上几个月天天不重样。

 杨枝甘露双皮奶,双皮奶的豪华版,层次更甚,称得上解暑神器。 我个人最爱的是它,沙姜鸡脚。 沙姜独特的香味包裹着每个鸡脚,洋葱和芝麻清新解腻,吃到连骨头都不想吐。
 为什么是北滘? 越过陈村,到达北滘。 两年前,因为和美术馆而名声大噪的北滘,成为无数艺术爱好者的心中圣地。 设计师安藤忠雄想让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中心的愿望,与北滘这座小镇,逐渐融为一体,且相辅相成。
 △ 和美术馆 。 为什么是北滘? 恐怕还是得去到了,答案才能不言而明。 7号线的终点,是美的大道。 我们在前一站北滘公园下了车。 彷佛从一个世界,来到另一个世界。
 北滘,这个有两个世界五百强加持的“镇”,完全没了乡镇的影子。 GDP突破700亿元,工业总产值更是突破4000亿元, 以“一镇之力”角逐一线城市一个区,还被新华社称“北滘奇迹”是“中国奇迹”的缩影,是顺德乃至全国名副其实的明星强镇。
 △ 北滘生滚粥。 高楼遍布,美食亦遍地。 从地铁站出来,穿过北滘公园, 步行不到10分钟,就是和园。
 这个藏匿于高楼之下的岭南园林,每一景都如江南水乡的画卷一般。 山水间,竟然有了某种穿越实感。 周中午后,和园内,水中的鱼儿成群,一群鸭子叽叽喳喳,水中嬉戏。
 一年前,我们曾自驾,为了口口相传的这一道顺德最好吃“鱼生”而来。 做了35年顺德厨师的钊哥,片片鱼生,捞得风生水起。 凭着“不做生意,也要做好一道菜”的信念, 将他最拿手的鱼生做成了顺德美食的一大标杆。 当时,他就把新的餐厅开到了和园背后。
 建筑风格和和园如出一辙。 小桥流水、青砖墙、石板路、满洲窗、洞门景窗,如同和园的后花园餐厅。 逛累了,找个窗口坐下来,吃一口顺德鱼生,尝遍钊哥的顺德手艺,就着窗外景色,这一趟才不算白来。
 △檀香骨,濒临失传的顺德菜。

 △(左) 顶骨鳝, 同样是濒临失传的顺德菜。(右 )粉葛鲮鱼煲猪踭汤,鲮鱼捞出来,也是一盘菜。 在和园,还有这家民信老铺。
 △ 德人心中的经典老铺。 也因为实在太爱甜品。 在一位阿婆的强烈推荐下,我们还去到了藏在居民楼的这一家,本地人最爱的甜品之一—— 大树头甜品。

 傍晚时分的顺德人,恐怕一半都聚在了甜品铺。 香芋西米露,8块一碗,不甜,香芋味和牛奶味却非常浓郁,芋头粉糯,入口即化。
 广式经典海带香草绿豆沙,糊状的绿豆沙,偏一点甜,不过最后也成功光盘。
 润肺杏仁糊,7块一碗,绵密浓郁的杏仁糊,杏仁味非常浓。 香甜过后甚至还带着杏仁的苦,在唇齿间搅动味蕾,令人回味。
 我们的行程,因为抵达7号线终点,而结束了。 念念不舍时,热情的司机大哥给了我们一些本地人的建议。 顺德人爱吃的东西,也许从来不在美食榜单上。 双皮奶、鱼生、陈村粉、桑拿鱼、猪杂粥、粥水火锅…… 这些被安利过,甚至安利过无数次的顺德味,经过了城市岁月洗礼。

 可顺德的厨师们,如钊哥一般,从来不曾停下脚步。 比起高大上的网红店,他们开在街巷里的不起眼小店,亦能撑起顺德这块美食招牌。
 翻了翻手机。 大哥把安利给上一个客人的小店,一并分享给了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