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末伏,进入排毒倒计时,坚持做好六个一,排出毒素,助力秋冬健康[16P]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末伏,进入排毒倒计时,坚持做好六个一,排出毒素,助力秋冬健康[16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2-08-19 13:12

进入末伏,白天依旧炎热,是黄金排毒时间的“倒计时”。

三伏天,新陈代谢加快,气血运行也加快,是排毒的好时节。

抓住末伏,做好排毒,有助于泄出体内的暑湿、热气、寒气。

如此一来,便可泄掉病邪,不落病根,使人在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此外,末伏时节,做好排毒工作,还可助力秋冬进补。

一旦体内藏有毒素,则会影响进补吸收效果,甚至会诱发疾病。

因此,在末伏,一定要抓紧给人体排毒,切莫忽视。

一旦出现下面几种迹象,说明体内毒素过多,需及时排毒了

1、额头起痘、口舌溃疡,可能是心脏 毒素过多了。

2、脸颊起痘,出现痤疮、粉刺,脸色灰暗,甚至出现色斑,警惕肝毒过多。

3、皮肤看起来没有光泽、晦暗、明显带有浮层般的锈色,肺部毒素过多。

4、下颌长痘、水肿、尿频尿少,肾脏 毒素过多了。

5、经常便秘、放屁臭,消化不良,警惕肠道毒素过多。

末伏,进入排毒倒计时,坚持做好六个一,排出毒素,助力秋冬健康

第一个:“吃”一些排毒食物

花椰菜,含萝卜硫素,能够护肝排毒,加速体内累积的毒素排出。

木耳,堪称肠道的“清道夫”,能促进肠道蠕动,排出有毒物质。

黄瓜含有一种叫做黄瓜酸的物质,可加速身体的代谢速度,从而排出毒素。

黄瓜中还含纤维素,对促进肠蠕动、加快排泄和降低胆固醇,有一定作用。

芥蓝,营养丰富,具有消水肿、排毒的功效。

芥蓝,带有一定的苦味,能刺激人的味觉神经,增进食欲。

此外,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可增加胃肠消化功能,促进肠蠕动,有宽肠通便的作用。

所以,多吃点芥蓝,也有助于人体排毒。

第二个:“喝”一杯排毒茶

茶水,是促进排毒,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蒲公英,泡水喝,可促进肝脏排毒。

夏秋时节,蒲公英,随处可见,泡水喝,可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

蒲公英,还有“尿床草”之称,利尿通淋,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更多毒素。

玉米须,泡水喝,可促肾排毒。

玉米须,入肾、膀胱经,可利尿、利胆。

经常用其泡水喝,可改善肾炎水肿,促进肾脏排毒,保护人体健康。

第三个:“睡”一份排毒觉

睡眠排毒,最简单有效的排毒方式之一。

人体五脏六腑,通过睡眠,来自我修复,利于排毒,身体健康。

睡眠时,皮肤血管更开放,可补充皮肤养料和氧气,带走各种排泄物。

并且,睡眠时,人体抗氧化酶活性更高,更能有效地清除体内自由基。

子时大睡,有益肝脏排毒。

子时熟睡,所以,在子时,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前,进入睡眠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子时,肝经活跃,保证睡眠,可利于肝脏恢复和排毒。

午时小憩,有益肾脏排毒

午时小憩,在午休的时候,小憩15-30分钟,有益身体健康,并且可促进肾脏排毒。

午时,心肾相交之际,小睡一会,可养心肾,养好肾,有助于肾脏功能的正常发挥,促进肾脏排毒。

第四个:“揉”一组排毒窝

揉脚窝

涌泉穴,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经常拍打,有助于护肾排毒。

推搓、拍打,皆可,稍微有点感觉就可以。

揉腋窝

抓揉腋窝,祛除心脏的火郁毒素。

做法:将四指并拢置于腋窝下,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每10圈交换一次,共按摩100~200次。

揉腘窝

按揉腘窝,打通膀胱经,促排毒。

做法: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两侧腘窝,间断按压穴位,也是以局部发热、酸胀为宜。

第五个:“敲””一组经络

肝胆好不好,会影响整个身体的排毒系统。

疏通肝胆经,可助力身体更好的排毒

早敲胆经

每天早上起来,双手沿着裤线位置来回敲,大概敲10分钟,最好微微发热。

可疏通胆经,促进肝胆排毒,增强身体免疫力。

晚敲肝经

肝经和胆经恰恰相反,它在大腿的正内侧,也就是内裤线的位置。

从大腿根部开始敲打,一直敲打到膝盖处的关节前。

力量要由小变大,逐步增加力度,控制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左右交换进行敲打,各敲10分钟左右即可。

第六个:“养”一个好习惯

早起后,喝杯水,净二便,可很好的排肠毒,利于身体健康。

早上,不要憋尿,要及时起床排尿,并且,最好养成排便习惯。

早起后,及时排便,促进肝肾排毒,有助于润肠通便,可改善便秘,有助于肠道健康。

睡前排便,一方面,可减少身体的毒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轻身体的压力。

养成净二便习惯,不仅利于身体排毒,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smen 2022-08-19 13:17
这就是中医理论的精髓 治未病


查看完整版本: [-- 末伏,进入排毒倒计时,坚持做好六个一,排出毒素,助力秋冬健康[16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