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2-02-10 08:01 |
这几天,大家一定被冬奥会刷屏了。 作为一家紧追热点的美食公司,我们也摸鱼看了不少新闻,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届冬奥会,越看越像运动员们的吃播大赛。 谷爱凌咬完金牌之后,就马上来口包子......
 美国单板滑雪选手肖恩·怀特,带网友逛食堂忍不住感慨:这里真是啥都有!
 还有人狂炫饺子!(PS. 越野滑雪运动员一天摄入的热量是普通人的2-3倍,所以,是真的吃不胖)
 一位选手爱上了豆包,一天要吃6个,就连比赛间隙都忍不住掏出豆包开吃。 有选手甚至说,大概得胖个10斤再回去吧……
 忍不住发问:所以, 这届冬奥会到底有多好吃??? 每天200多道菜 菜单8天一换 冬奥会一共有678道菜品。单是米饭就有至少8种:中东小米、煮藜麦、煮野米、煮糙米、蒸小米、糯米饭、蒸荞麦、蒸紫米。 虽然按照国际奥委会惯例,每一个酱汁、饮料、水果......都算一道单独的菜,但实际 成品菜也有400道左右。
 比如这个沙拉台,就包含了12道菜(酱汁+食材)。 菜单编排的细节也很到位,8天一循环,而不是常规的一周一换,能打破 “每周一吃的都一样”的乏味感。 中西的占比是3: 7。别看中餐只占30%,其实基本囊括了八大菜系。咱先来报个菜名:
 考虑到很多外国运动员不吃辣,所以几乎没有偏辣的菜,而是有不少他们喜欢的酸甜口的,比如菠萝咕咾肉、荔枝鸡片、糖醋巴沙鱼等等。
 要满足全球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近3000名运动员的口味,冬奥会也是煞费苦心: 设置了世界餐台、亚洲餐台、中餐餐台等12个餐台,连清真、犹太、素食人士的饮食习惯都充分照顾到。 但,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大家自己DIY。 你可能没想到,食堂里最受欢迎的,是沙拉和麻辣烫。 荷兰速滑运动员尤塔·莱尔丹在ins上发吃麻辣烫的vlog,还获得了20多万点赞;)
 面条,也是深受欢迎的DIY美食。 之前微博有个话题,#向冬奥健儿推荐我家乡的面#, 网友们激情满满报菜名:重庆小面河南烩面兰州牛肉面......可是运动员们在比赛期间只能吃这些:
 看完菜单,🐧为运动员们吃不了中国的10086种面食感到遗憾。 不难发现,还是以意大利面为主(因为要符合西餐中餐7:3的比例),方便运动员用成品面+酱汁自行加工。当然,如果不想动手,还有厨师帮忙制作。 特供运动员的方便面,居然有这么大一块的牛肉!
 来自微博用户@哈布尔Hohhot 真第一次见,食物和包装一致的方便面......
 来自微博用户@哈布尔Hohhot 让人意外的是,桃子味饮料和海盐牛油果冰激凌,还被运动员们吃成了网红。
 机器人撑起半边天 这是冬奥会最火的餐厅 说到冬奥会饮食,最出圈的应该就是主媒体中心的智慧餐厅了。 这家餐厅配备了120台烹饪机器人,24小时提供热腾腾的饭菜。只需要自助点餐,餐盘就能通过天花板下的云轨自动上桌,实现真正零接触。
 智慧食堂里的4大类中餐:蒸菜、炒菜、煮菜、砂锅,每一样都由专门的机器人大厨负责。
 酷炫的调酒、手冲咖啡机器人,还惹得美国运动员纷纷围观拍照。据说90秒内就能出品一杯鸡尾酒……
 是的,机器人的出品不仅更安全,更标准化,效率也非常高,20秒一个汉堡、12秒一份蒸菜、40秒一只雪糕……真正能让人随时吃到,随时吃饱。
 别看机器人炒菜好像很轻松,背后全是工程师的心血。 中餐常用的晃锅、颠勺、大翻,都要分析真人大厨的动作,再经过严密计算,“复刻”到机器人身上。 例如,最难模仿的动作“大翻”,既要把食材抛出锅,又要保证落在锅内。落到研究上,就是这些博士论文级别的图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jpg
 图源:上观新闻 除了窗口前炒菜的“大厨”,背后也有一条看不见的机械流水线负责处理食材,加工半成品,最后再送到“大厨”手里。 连餐厅的清扫消毒,都是由机器人完成的。 这分工,相当接近真实的人工厨房了!
 这一批专门服务于冬奥会的机器人,也跟真人厨师一样,需要竞争上岗。 早在3年前,主办方就开始了遴选。在2019年的北京冬奥服务型机器人创新产品测评比选大赛上,有26家企业的51台机器人参加,针对九大类场景(不单单是做菜!)进行内卷竞争,优胜劣汰。 我们浅扒了一下最出名的炒菜机器人,发现它的出身,确实有点东西。 智慧餐厅的炒菜机器人,来自广东碧桂园旗下的千玺机器人集团,没错,就是广东朋友们很熟悉的房地产商。
 听说广东人看这张图是有声音的 早在2020年,碧桂园就在顺德开过一家机器人餐厅。自助点餐、无人烹饪、云轨送餐一应俱全,是不是有点像冬奥会智慧餐厅的雏形了?
 特别的年夜饭 让运动员过个温暖中国年 这一届冬奥会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要数年夜饭。 正逢春节,除夕当天,食堂还特别准备了一桌年夜饭,饺子一出动,过年气息拉满!
 桌上有各地的特色菜,比如四川的担担面、山西栲栳栳,还有过年必备的糖果花生红枣。
 张家口的媒体用餐餐厅,不光有双语+图片的菜单,甚至还把所有菜品展示在桌上,方便外国媒体朋友挑选。
 冬奥会有多好吃安全 前期筹备就有多困难 菜单的设计 就是一门技术活 这届冬奥会的伙食,足足筹备了3年,从厨师挑选开始就很严格。 为了给冬奥会、残奥会储备餐饮人才,河北张家口举办了迎接冬奥名菜名吃烹饪邀请赛。参赛者至少要有5年以上的烹饪从业经验。 比赛足足设了5个项目,涵盖热菜、凉菜、面点、小吃,连果蔬雕刻技术也要考核!细节要求也很多,比如不可提前改刀、摆盘装饰必须可食用等。 不仅是厨师,菜单的审查也极其严格。 跟国际奥委会反复确认了5轮,才敲定了最终菜单。
 最后呈现的每道菜都配备了一张小卡片,热量、营养成分、过敏源一应俱全……600多道菜这么计算,也是个大工程。
 更考验配合度的是,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冬奥村,餐饮的服务标准必须同步。 这不是说上的菜一样就可以了,而是每一道菜的用量、步骤都要严格保持一致。就拿一道葱爆羊肉来说,大葱的用量甚至要精准到克! 食材也要经过重重审核 运动员不能吃的多了去了 保障冬奥会饮食的另一难度,在于食材。 很多你天天吃的常见食材,其实是运动员的饮食黑名单。 比如调味常用的胡椒、花椒、香叶,香糯好吃的莲子、莲心、山药,酸酸甜甜的释迦果……全都不能吃!
 原因在于它们含有微量的食源性兴奋剂(促进神经兴奋的物质),虽然日常食用不会提高运动成绩的效果,但可能在药检中显示阳性。 还有瘦肉精,按照国家标准,每克肉中瘦肉精含量不能超过1纳克,但如果是运动员饮食,则每克肉不能超过0.003纳克,二者相差300多倍。 所以,曾经有国家队为了食品安全, 索性自己养起了猪…… 冬奥会的食材,全都来自层层筛选的指定供应商。让人骄傲的是, 国产食材占比高达95%!还能吃到不少本土特色食材,比如张家界的怀安树莓。
 这些食材都要集中采购,提前15-20天入库检测,合格后才能点对点配送到厨房。 食材的处理上也超讲究,鱼不能带刺,鸡肉鸭肉也要去骨。这样不光照顾到了国外的运动员饮食习惯,还能更少占用厨余垃圾的储存空间。
 特殊时期 防疫措施也不能掉以轻心 更严格的还有层层防疫大关。 走进门,就能看到两块显示餐厅实时人流和防疫情况的显示屏。取餐时要戴好一次性手套。没吃饱想加菜?记得再换一副一次性手套哦! 不仅如此,志愿者餐厅也用挡板做了隔间,每个隔间里都有一套消毒用具,真的很面面俱到了。
 扒完这届冬奥会的伙食,我们深刻感受到保障好吃、安全背后的不易。各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辛苦了! 以及想问一下,现在申请志愿者还来得及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