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22-02-08 11:58 |
曹魏作为三国时期最庞大的势力集团,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曹操作为曹魏集团的缔造者,其雄才伟略有目共睹。 曹操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自身的智谋之外,其手下的谋臣武将也功不可没。曹魏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强大的势力集团,与曹操手下的这些人才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荀彧作为曹操智囊中的重要人物,在很多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而在二人产生矛盾之后,曹操派人为其送去一个空食盒,荀彧便服药自尽了。 那么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矛盾,让曹操痛下杀手?送去的空食盒又有怎样的魔力,能够逼得荀彧服药自尽呢? 吾之子房 荀彧生于公元163年,其祖上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思想家荀子,家族是当时极有声望的颍川荀氏家族。其祖父荀淑被誉为“当世神君”,其所生的八个儿子也被称为“八龙”。 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从荀彧家族成员的身份便不难看出,荀彧出生在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的士族家庭当中,这样的家庭势必对子女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荀彧便是在这种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幼年时的荀彧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对任何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当时的南阳名士何颙在见到荀彧之后惊呼道:“这是有王佐之才的人物啊!” 得到名士认可的荀彧可谓年少成名,在公元189年,年仅26岁的荀彧便被举荐为孝廉,任守宫令。这样的年纪便能够成为国家的公职人员,荀彧在当时的名声可想而知。 然而随着董卓的到来,皇帝沦为了董卓的傀儡。董卓的所作所为引起了荀彧的不满,不甘屈从于董卓的荀彧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官职,回到了家乡颍川。 在归乡之后,考虑到颍川是四战之地,此时又恰逢乱世,颍川必然会受到战火的冲击,于是荀彧决定离开颍川。在接到冀州牧韩馥的邀请之后,荀彧举家迁往冀州。 然而当来到冀州之时,冀州已被袁绍攻取。而袁绍对荀彧也十分尊重,将其奉为上宾。在与袁绍接触后,荀彧断定袁绍难成大事,不值得辅佐,于是荀彧又带着家人投奔了曹操。 当曹操得知荀彧来投靠自己时,激动得抱着他大喊:“这是我的子房啊!”子房便是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可见在曹操的眼中,荀彧的到来对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荀彧在投靠曹操之后,也没有让曹操失望。荀彧却是如同张良辅佐刘邦一般,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 君臣矛盾 在荀彧投靠曹操之初,曹操只是一个小诸侯。比起当时的袁绍、袁术、刘表等人,无论是势力范围还是军事力量,曹操都只是一个小角色。然而荀彧却对曹操有十足的信心,相信他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因此在辅佐曹操时,荀彧可谓不遗余力,多次力挽狂澜,使曹操在危难之际化险为夷。当曹操攻打徐州之时,张邈与吕布偷袭兖州,曹操唯一的根据地也变得岌岌可危。 在吕布进攻濮阳时,兖州大部分郡县都投靠了吕布,私下与吕布达成了结盟,企图里应外合。此时荀彧敏锐地察觉到了危机,在坚守鄄城的同时,秘密将夏侯惇召回,斩杀了几十个参与谋反的官员。 之后,荀彧又采取攻心战术,成功说服前来助阵的郭贡撤离战场,才使得兖州没有被吕布彻底攻陷,给曹操回师救援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为曹操守住了宝贵的阵地。 不仅如此,荀彧还为曹操举荐了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懿等一众人才,为曹操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另外,曹操迎奉天子,定都许昌的政治策略,也是出自荀彧的手笔。 荀彧在人才推荐、军事策略、政治谋划等各个方面,对曹操都有极大的帮助,曹操将其评价为自己的张良确实并不过分。然而就是这样的股肱之臣,在一件事情上却与曹操意见相左,导致二人关系彻底破裂。 这件事便是曹操要求汉献帝为其加九锡,封魏王。这一做法与荀彧当初建议曹操迎奉天子的策略大相径庭,同时也显露出了曹操企图篡汉的野心。而身为汉臣的荀彧对此始终无法接受,因此坚决反对。 荀彧对此事的态度令曹操十分不满,君臣二人的关系也因为此事产生了嫌隙。曹操对待荀彧的态度再也不像之前那样热情,反而多多少少有了一些不信任。 公元212年,曹操征讨孙权,期间派荀彧前往谯郡劳军。在荀彧抵达谯郡之后,曹操便将其留在军中,以便对其加以约束。曹军前往濡须时,荀彧因病留在寿春。就是在这里,曹操派人送来了食盒。 如果拒绝,后果很严重 曹操送来的空食盒,一方面是对荀彧的羞辱。本应装满食物的食盒空空如也,表示荀彧已经是曹操眼中的无用之人。另一方面曹操也通过食盒,表示今后不会再重用荀彧,荀彧不能再食其俸禄。 因此,如果荀彧不选择自尽,首先要面对的便是曹操与其他人的冷嘲热讽。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这样的羞辱对荀彧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即便荀彧能够忍受这种羞辱,曹操也不会再将其视作心腹之人,其满腹才华在将来也很难得到施展。荀彧将要忍受的是整日无所事事的日子。这样的生活对于荀彧来说实在是太过乏味。 而第三个后果,便是眼睁睁地看着曹氏篡汉。虽然曹操早已将汉献帝架空,但名义上仍是汉臣。而曹操此时的意图已有不臣之心,如果苟活于世,荀彧也要背上助纣为虐的骂名。 古代文人的最高追求便是名垂青史,生命可以失去,但名节不可受损。因此荀彧为了不受后世的指责,只能以死来与曹操划清界限,留给后世一个忠君爱国的背影。 结语 作为士族的后裔,忠君爱国是荀彧一生所秉承的信念。因此迎奉天子是拯救皇帝于水火的举措,而要求加九锡则是不臣之举。 正是由于这种对臣子底线的坚持,使得荀彧与曹操成了对立的关系。而在得到曹操食盒的回应之后,荀彧也知道无论如何也无法守住自己的底限了,死亡对于他来说,反倒成了一种解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