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1-11-19 09:04 |
人到中年,事业处于成熟和上升期,但身体素质与生理功能却逐渐衰退,大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机体储备能力开始走下坡路 人体某些重要激素水平降低,代谢率随之下降,如果维持以前相同的能量摄入,则容易发生肥胖,引起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同时,骨质中有机物也逐渐减少,会造成骨质疏松。 肥胖,引起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同时,骨质中有机物也逐渐减少,会造成骨质疏松。 2.环境适应力降低,疾病抵抗力减弱 由于工作、家庭生活压力较大,精神负担加重了生理负担,使中年人群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体力和精神上的“双重疲劳”得不到及时消除,日积月累,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记忆衰退,消化功能减弱。 而锻炼正是预防身体衰老的最好的手段! 身体没毛病,老了再练来得及? 很多中年人看不到运动的重要性,总认为身体没毛病,完全能抵挡疾病,等老了再练也没问题。这种做法其实存在许多健康隐患。首先,这不利于防治慢性疾病。从25岁开始,人的最大心率和最大摄氧量平均每10年下降9%~10%。经常锻炼,还能增强心脏功能。人到中年,进入所谓“多事之秋”,各种疾病不经意就会缠身。通过积极运动,能有效预防慢性疾病,延缓衰老。 其次,不利于保持良好形体和旺盛的精力。中年人如果不运动,肌肉组织会变得无力,皮肤松弛无光,神经系统应激能力差,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难以保持精力充沛和思维敏捷。最后,不利于维护心理平衡。随着竞争日趋激烈,中年人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工作、生 活,心理不平衡时刻存在。而适度运动,能获得生理的快感和心理的美感,消除不良情绪,提高应激能力,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中年人要学会“随时”锻炼 工作忙,没时间锻炼? 中年人大多是单位骨干,工作繁重,总觉得工作忙,没时间。有些人说自己工作后又要照顾孩子,时间几乎都被占用了,再加上整天劳累,只想好好睡一觉,哪里有心思锻炼。这样的想法并不全面。 其实,工作大多使人精神感到劳累,而身体的疲劳,也是由于长期保持同一姿势造成的。如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引起肩颈、腰背肌肉酸痛,长时间站立,造成下肢胀痛等。如果进行一些强度较小的运动,反而能加快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等症状。 普通人锻炼不同于专业训练,无需要求严格的时限。每天多次、短时运动,同样可以达到效果。如上下班少乘车、多步行;做办公室健身操,活动筋骨;完成家务的过程中,加大运动幅度。既锻炼身体,又节约时间,更节省了开销。 1.上、下班途中 爬楼梯简单、便捷。不过,膝关节无法负重的人群别轻易尝试。快步走健身效果优于跑步,对关节和韧带损害较轻。如果与同伴一起快步走,不仅提高兴趣,还利于交流。等人或候车过程中,尝试双手依次屈伸手指,起到健心、健脑作用。再进行单腿交换站立,锻炼平衡能力和腿部肌肉力量。 2.工作空闲 腰背靠住座椅,双手放在颈后片刻,然后尽量抬头后仰,低头至胸前,使颈背肌肉拉伸、放松,最后缓缓做头部环绕运动。还可用手握住一件文具,伸直前臂做上举动作,再沿脑后下落,重复10次,然后做5次转肩运动,活动肩关节。 3.做家务或娱乐时 平时洗碗、洗菜,不妨改变随意的站姿,用马步代替,锻炼下肢力量。看电视过程中,可盘坐在沙发或地毯上,双手扶膝,身体尽量前倾,直到感觉背部肌肉被拉伸,然后慢慢将身体撑起,重复5次,稍作休息,根据身体状况决定是否继续。
中年人,要做点有氧运动 推荐中年人参与难度适中、容易坚持的有氧运动,其吸氧量可达安静时的8倍,包括步行、跑步、骑车、游泳、健身操等。长期锻炼,能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冠心病和高血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