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牛牛 |
2021-10-15 09:43 |
国庆节收假回来,这个长假我仍然雷打不动去了西藏自驾。继续秉承着避开人流、不去收费景点、景色美的三大原则,我又为大家探索了一条新的自驾路线。 这条路微缩了众多西藏代表性的景观,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海子、江河,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走遍西藏,那么或许这条路刚好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沿着易贡藏布逆流而上,从海拔3000米一路攀升到5000米,到达鲜为人知的“藏北小江南”,再穿越世界海拔最高的麦地卡湿地,每个镜头都是藏地的精髓。 这条线路其实是由两条穿越路线组成,前半段是易贡藏布河谷探险,后半段则是麦地卡湿地之旅,路线如下: 通麦特大桥(G318)-易贡乡-八盖乡-尼屋乡-嘉黎县城-麦地卡乡-林堤乡-良曲乡(G558)
藏东河谷秘境,易贡藏布 过了通麦天险,驶离318国道,此行才算是正式开始。 曾经的通麦天险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建起了现代化的大桥,如今投入使用的是2015年通车的📍通麦特大桥。在同样的位置一共分布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座跨江大桥,原来的两座已经暂停了车辆通行,如今三座大桥成了通麦天险的一道风景线。 桥下向北的支流便是📍易贡藏布,“易贡”在藏语中是美丽的意思,“藏布”则代表着江河的意思,所以我们能在藏地看到各种不同的藏布,比如大家熟悉的雅鲁藏布、帕隆藏布等。 顺着江水逆流而上,就开始了易贡藏布的探索之行,不一会儿就会到达一片开阔的水域📍易贡湖,易贡湖并不是天然湖泊,而是由于1900年章龙弄巴特大泥石流堵塞易贡藏布的河道,形成的堰塞湖,后又有2000年的大滑坡再次堵塞河道,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在易贡湖南岸,有着西藏唯一的规模化茶场,📍易贡茶场。当年,十八军和后续部队部分官兵进藏后留驻在易贡,负责建设军垦农场,部队官兵从四川蒙顶茶场引进四川中小叶茶树并试种成功。自此,西藏有了历史上第一块成规模的茶田。 茶场内,一座二层小楼前的石碑上用红漆书写着“将军楼”三个字,这就是原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将军的办公居住地。场部机关办公地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藏自治区党校校址(1983年搬迁到拉萨市)。 茶场的茶田依偎在易贡湖旁,茶园经高山雪水浇灌,得冰川雪野之灵气,受充沛阳光之沐浴,这样的茶想想都好喝,可以在茶场买一些带走。 从易贡乡开始,就进入了易贡藏布的核心地带,打开卫星地图,你会发现已经被雪山包围了。经常一个转弯就能看到山谷尽头突然出现壮美的雪山,像开盲盒一样给人惊喜。 美景之下,是潜藏的危险。易贡藏布是整个西藏地区最容易发生洪水的地方,这里的桥基本上今年修好了,明年雨季就又冲毁了,所以几乎看不到钢筋混凝土的桥,都是这种临时桥梁。车开上去有些晃悠,桥下就是滔滔江水,还是很恐怖的。 易贡藏布最有名的就是路基与江水齐平,即便是连续几天晴天没有降雨的情况下,拐弯路段的江水也非常汹涌,不敢想象雨天是什么样一副场景。 冰川融水和雨季丰沛的降水从山上裹挟着泥沙、树木,稍不留神就可以将路基冲毁,因此穿越易贡藏布过”河“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车速一定要慢,不然车牌就会被水流冲走 由于雨水充沛,草木也格外茂盛,沿途都是斜顶的小木屋,家家户户的小房子都很别致,是不曾见过的藏式民居。 温暖潮湿的河谷也让这里的藏族朋友种起了玉米等农作物,正值秋收,很多人家门口都晾晒着大玉米棒子,恍惚间还以为穿越到了东北。
尼屋乡,藏北小江南 世人皆知被称为“藏地小江南”的林芝,却不知在西藏北部也藏着这样一个“小江南”。每到四五月份,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尼屋乡也迎来了漫山桃花盛放的春天。 峡谷深处的村庄由于交通不便,长时间相对与外界隔绝,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如果你春天的时候造访尼屋乡,也会不由自主称赞这里是最后的桃花源吧。 十月份的尼屋乡当然早已没了桃林加持,但这里还有更吸引我的📍依噶冰川。 依噶冰川是大陆型冰川,有着非常壮美的冰川瀑布群和冰塔林,非常轻易就能走到冰川脚下,能够见到只有纯净的冰川腹地才能见到的蓝冰。但是由于前往依噶冰川的路况比较差,导航也难以找到,知道的人并不多。
依噶冰川本来是此行的重头戏,结果在前往必经之路依噶14村的路上,却发现不让游客进了。经过和值班民警的交谈才得知,由于年初西藏冒险王在此遇难,大批网红蜂拥而至,出于安全考虑,当地政府不得不采取了如此措施。
去年因为泥石流封路未能进入,今年又因为这种原因封路,天灾人祸,终究是因为缘分未到吧。在地质灾害多发的藏地旅行,这种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来年再有机会亲近这片秘境吧。
在民警的推荐下,我有幸参观了计划之外的📍拉日本巴,这座雪山脚下塔寺合一的白塔,修建至今大约有2600多年的历史,相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属于藏传佛教“宁玛派”四大白塔之一。 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接近黄昏,转完塔的当地群众正提着喂鸽子的玉米粒返程,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看我们远道而来特意为我们开锁,邀请我们进入塔内参观。白塔内一共有三层,供奉着莲花生大师、释迦摩尼等,佛像保存非常完好、栩栩如生。
▲塔内的木梯非常陡峭,几近垂直 白塔四面墙刷上了蓝、白、红、绿四种颜色,再加上金灿灿的装饰,组成了独属于藏区的五种颜色,蓝色代表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红色代表火焰,绿色代表河水,黄色代表土地。走过藏地这么多白塔,这是我觉得最别致的一座。
海拔最高的湿地,麦地卡 在尼屋乡修路工人到热情指引下,我们得知从尼屋乡到嘉黎县城已经修通公路了,关于路况那位老乡的原话是“我修的路我还不知道嘛,两个小时就能到嘉黎”。于是我们决定顶着夜色上路,实际上这条路的路况远没有那么好,大多数路段只有路基铺设完成,耗时比预测中要长。
▲这样的隧道你走过吗 夜间行车也有一些意外收获,出了隧道,车前方突然有一些幽微的反光,驻车仔细辨认,居然是野生鹿群,看上去是一个四口之家。鹿群可能早已习惯了往来的车辆,倒是淡定,远远站在那里看着我们。而我们又惊又怕,想起藏族朋友说这山沟沟里每天都会有狗熊造访,停留十几秒后赶紧继续赶往📍嘉黎县城。 嘉黎县城是穿越麦地卡湿地必经的落脚点,“嘉黎”在藏语中是“神山”的意思,这是一座被雪山环绕的县城,在城中就能轻易看到雪山。 在正式穿越麦地卡湿地之前,可以去县城南边的📍嘉乃玉错,驱车十几分钟即可到达湖边。早晨的时候山间雾气还未消散,湖面非常平静,远处的雪山倒影其中,湖边牛羊悠悠,一派祥和静谧。 嘉黎县往西到达📍麦地卡乡,就进入麦地卡湿地边缘了。麦地卡湿地的穿越路线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东西穿越,出了📍林堤乡之后下道往西走,行驶在宽阔无人的湿地之中,没有道路,只能跟着前人的车辙走,这条路线难度大、路况复杂,爆胎和陷车是必然的。 另外一种则是南北穿越,从林堤乡到良曲乡,虽然导航上找不到路,但实际上已经修成了一条可以通行的省道。由于此行车队之中只有一辆车有绞盘,保险起见我们选择了后者,东西穿越就留给经验丰富、准备充足的越野老炮吧。 📍麦地卡湿地有着“高原绿肺”之誉,平均海拔4900米,在这片总面积近896平方公里的湿地内,冰碛丘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河流错落其间,大家熟知的拉萨河就是从这里起源的。 南北穿越线路前面三分之二都行驶在开阔的草原湿地之中,后面三分之一是山路,路况比想象中好很多。 从麦地卡乡出发,五六个小时可以顺利穿越出来,算是比较悠闲的行程。中间会途经几个小村庄,没有补给,要自备干粮,可以在途中风景优美的地方下道找个地方野餐。 从麦地卡湿地穿出来之后,就到达了川藏中线上的📍良曲乡,往东可以去往萨普神山、焫茸冰川等绝世秘境
行前须知 车辆:此行或许是天气好也或许是运气加持,一路上都比较顺利,路上偶有泥石流滑坡路段也被及时清理干净,但由于有些碎石和保通路段,小轿车不建议前往,换了AT胎的四驱SUV可以勉强通行,最好的当然是硬派越野车了。整体来说,这条路线还不够成熟,比较适合有经验的越野爱好者前往,也可以在拉萨或者成都等地包越野车前往。 加油站:从通麦到嘉黎县这段路程中有两个简易的中石油加油站,一个位于易贡湖北岸的易贡乡,一个位于尼屋乡忠玉村,导航上搜不到,去到当地问一问老乡就能给你指路。麦地卡湿地全程没有加油站,一定要在嘉黎县城加满油再出发。 食宿:易贡乡易贡茶场附近有几家私人开设的民宿酒店,尼屋乡政府有简易的扶贫宾馆,条件比较简陋,备好干粮,做好露营准备。嘉黎县城食宿选择较多,建议在此处留宿休整。 海拔:易贡藏布全程海拔在3000米左右,大多数人都能适应,不会有强烈的高反。麦地卡湿地全程海拔都在5000米上下,长时间的高海拔停留很容易高反,穿越之前氧气瓶、葡萄糖、布洛芬备好,做好保暖工作,及时补充糖分,关于如何预防高反就不详细展开了。 放眼整个藏区,还有很多不为人知却又景色绝美的路线,我们的读者之中也有不少越野爱好者,欢迎安利你们走过可以与之媲美的线路,来年我来安排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