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苹果制作了一部大热的美剧。 角色够飒够酷,以致有人称之为职场版《致命女人》, 故事够狠够毒,也有人认为它可比肩《新闻编辑室》。 如今,第二季终于回归。 只播一集,豆瓣开分8.9。 彪悍的开局,暗示着又一场腥风血雨的到来。 今天,鱼叔想跟大家聊聊它——
《早间新闻》第二季 The Morning Show Season 2 两年前《早间新闻》刚上线。 就有人表示,这是一部我们无法拍出的剧。 还有人大胆构想国产剧会以怎样的方式翻拍: 杜拉拉升职记+我和老板谈恋爱。 没错,这又是一部描写职业女性的典范代表。 正如海报所展示的,两位目光如炬、风姿飒爽的女性角色占据了绝对的c位。 她们同样是本剧的绝对核心。 而饰演两位女主角的,也是两代的美国甜心代表。 一个是《老友记》里,大家熟悉的詹妮弗·安妮斯顿。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922/b3858b12040a4385ad9280a63558f5f3.jpeg) 另一个则是早年因《律政俏佳人》大火的瑞茜·威瑟斯彭。 两位女神如今年龄虽然都不小了。 不过气质依旧出众,一颦一笑尽显魅力。 而她们所演绎的两个角色,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首先,是电视网的当家主持—— 艾莉克丝(詹妮弗·安妮斯顿 饰)。 她搭档米切(史蒂夫·卡瑞尔)主持《早间新闻》,一直备受美国观众喜爱。 15年的主持生涯,让他俩成为了「国民偶像」。 然而,一条突发新闻打破了原本平稳的事业。 米切卷入了当时正盛的「METOO运动」,被多名女下属指控性骚扰。 事件迅速发酵,米切也惨遭解雇。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 作为搭档的艾莉克丝,不得不在当天的直播中独自播送这条消息。 同时代表节目组向所有观众道歉 。 此次事件成了整个故事的开端。 艾莉克丝用智慧与果敢缓解了节目受到的负面影响。 但这并没有为她赢得电视台高层的青睐。 是艾莉克丝业务能力不行吗? 恰恰相反,她的工作几乎无可挑剔。 临场应变,现场采访,她总能成为掌控全场的那个人。 真正的问题不在业务能力,而是外在魅力。 艾莉克丝最初被观众喜爱,是因为她年轻时塑造的「美国甜心」形象。 而如今不比当初。 15年过去了,再加上常年在凌晨3:30开启工作,她的脸上早已显露衰老。 在高层眼中,现在的艾莉克丝已经无法再为观众带来性幻想。 在失去了黄金搭档之后,更没有了价值。 事业不顺心,家庭也不省心。 工作的特殊使她无法兼顾陪伴家人。 女儿不亲密,丈夫要离婚。 艾莉克丝的生活一团乱麻。 但艾莉克丝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 而是要振作起来,为保住自己的事业而奋斗。 她前脚播送完道歉新闻,后脚就跟团队讨论解决方案。 希望将自己塑造成女权支持者。 继而将危机变为转机,让自己的事业平稳过渡。 艾莉克丝并非大家想象得那么傻白甜,更不是什么理想化的媒体人。 她不会瞻前顾后,挂念旧情,而是非常务实,手段利落。 眼下,握在她手中的剧本,就是努力在职场纷斗中活下去。 相比艾莉克丝的现实变通。 另一个女主角布莱德利(瑞茜·威瑟斯彭 饰)则要纯粹和激进得多。 她做了十多年的记者,雷厉风行,脾气火爆。 但也因此,工作处处碰壁,始终不如意。 单位换了一家又一家,晚三年入台的后辈都混得比她好。 然而,时来运转。 因为一段言辞激烈的采访视频,布莱德利突然火遍网络。 还阴差阳错地受邀成为《早间新闻》的采访嘉宾。 随后更是被电视台高层看中,成为接替艾莉克丝的人选。 艾莉克丝不愧是老江湖。 眼看来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她选择主动出击,来了一招博弈双赢。 抢先宣布了布莱德利将是她的新搭档。 如此一来,《早间新闻》变为双女主持。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922/949696a62e8f4cf7a082b73810f96da6.jpeg) 布莱德利堪称「人间清醒大师」。 她清楚自己的上位,不过是高层斗争的棋子。 但她也不是任人拿捏的乖乖女,反倒成了节目中的「定时炸弹」。 比如,在采访米切事件的受害人时,她没有按照事先写好的剧本进行。 反而想借此机会挖自家电视台的黑料。 这样的出格举动,让包括艾莉克丝在内的许多人惴惴不安。 担心她毁掉《早间新闻》。 但也有高层欣赏她的风格。 认为只有这样反叛的表现,才可以撼动艾莉克丝的地位。 这股事业之火,到头来依然是权力之争。 作为一部职场大女主剧,《早间新闻》的精彩并非只是为了营造女性逆袭或者撕斗的爽感。 更是通过两位女主在媒体行业上的进取与挣扎,呈现了职场女性所共通的难言困境。 剧中采用双女主线。 两人的风格截然不同。 一个求稳,谨小慎微,圆滑处世。 一个求真,不顾一切,深挖猛料。 但同时,她们又都是相似的。 她们都独立要强,业务水准高,事业心爆棚。 对于女性在职场中遭受的困境,都有着相互理解之处。 而职场性侵的话题,也是贯穿全部。 主持人米切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地对多名下属施加侵犯。 一切都依赖于背后纵容的公司环境。 整个《早间新闻》节目组对此都难逃其咎。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10922/3866a195cc944df5b161874b9e62fd4d.jpeg) 当受到性侵的女员工向高层告发。 高层没有道歉,也没有要处罚当事人,而是当即给她升职。 这显然就表示了高层对此的默许。 「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忽视。 这才有了这么个集体沉默的环境,从而间接助长了施暴者的狂妄。 更是将被害者进一步推向了深渊。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10922/c5120f9a508a476fa4375af119ea6da3.jpeg) 而即使是如艾莉克丝这样的王牌主持人,她依然要面临男性高层的施压。 最后还是靠拿出美国观众,才赢回颜面。 她的身上,虽然没有发生性暴力。 但职场上这样的公然打压,离职场暴力也不远了。 当然,作为一部聚焦媒体行业的职场剧。 它也不仅是专注于女性的视角,也对整个媒体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 其中,就特别以metoo事件为中心,串起了不同层面的现象。 关于韦恩斯坦、名人性侵等话题早就聊过不少。 《早间新闻》则另辟蹊径,全程采用了一种相对客观化的视角。 让观众跟着同样不明真相的角色们,共同审视这场事件。 首先是艾莉克丝。 作为台柱子,艾莉克丝对米切事件的反应十分微妙。 她最初发表的直播透露着一些对米切事件的关注,而没有将他一棒子打死。 因为出于对搭档多年的接触了解,不相信他是会犯罪的人。 其次是米切。 本剧给了米切充分的表达空间。 当全网讨伐他时,他却在一个劲地喊冤。 一边是层出不穷的指控,一边是声泪俱下的控诉。 到底是不是冤枉,观众也看得一头雾水。 米切只说着,出轨、一夜情怎么也违法了。 自始至终,米切都在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发表着漂亮的观点论证,以辩解自己的无辜。 他甚至认为「metoo运动」是一场对男性的迫害,让自己沦落于此。 一番「我不为自己申冤就完蛋」的发言,好似有理有据。 这也正反应了媒体行业中经常被混淆的核心问题: 是相信真相,还是相信观点? 即便米切的观点说得多么精彩绝伦。 最后真相大白时,米切的那番「义正言辞」全都变成了丑恶的嘴脸。
![](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922/e51e9fcc4fef462d9831ab1731f741e1.jpeg) 除了讲「METOO」这样的大事件。 《早间新闻》也试图探讨了其他关于媒体或舆论的问题。 比如,布莱德利虽然能力强,但因为性格从未得到过升迁机会。 却意外因为一段怒怼路人的短视频,火了。 这么一件小事,一举戳破了这个社会成名的荒谬性。 还比如,这个视频中被布莱德利怼的小哥也很典型。 来参加示威活动,却不知道为什么来。 被问为什么要抗议,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被问急了,只想着动手推搡。 类似的人和事在现实中层出不穷。 他们不在乎事件真相,只关心有多少乐子可言。 参与其中,只因为可以趁机发泄自己的情绪。 而这也正是如今的网络现状。 更关心情绪,而非真正的立场。 「他们以想要的方式知晓新闻,随心地添油加醋。」 这也正是这部剧有趣的地方。 它没有采用一种片面化的政治正确,而是用更多样化的角度展现这场运动中不同立场的人们。 这样展现出的内容,更加全面,更加真实。 潜移默化中,也让观众思考—— 新闻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运动的意义到底又是什么? 《早间新闻》也没有对此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而是将所有的判断都交给观众。 或许,新闻的真相本身就难以定义。 一切都取决于不同角度的观察与理解。 第一季中有个细节如今看来就很值得玩味。 剧中的角色感叹,2019年很糟糕。 而剧外的我们都知道,接下来最糟糕的一年才刚开始。 到了第二季,时间线正式迈入2020年,不可避免地将迎来另一场大事件—— 新冠疫情。 后续剧情又会如何发展,鱼叔已经按耐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