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0728710 |
2021-05-26 14:22 |
贾元春省亲是贾家最后的高光时刻。秦可卿称之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看似风光实则是釜底抽薪,并不是好事。 元春省亲的所有花费皇帝一分钱没出,都是贾家自掏腰包。那么盛大的皇家礼仪,花钱如流水。荣国府就算有两代荣国公的积累,经过这一顿消耗,也所剩无几了。[attachment=2170030] (第五十三回)贾蓉等忙笑道:“你们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里知道这道理。娘娘难道把皇上的库给了我们不成!他心里纵有这心,他也不能作主。岂有不赏之理,按时到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顽意儿。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这二年那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 贾家在贾元春省亲前虽然落魄,那是贾赦、贾珍、贾政等人有官不好好当,没有了实权带来的额外收益,只靠祖宗遗产生活,不如往日蒸蒸日上的荣光。但是家底积累还是颇为丰厚的。否则不敢也无力修建大观园,迎接元春省亲。 然而,贾政、贾赦等人在元春省亲这件事上“应对失策”。他们认为这次省亲应该与早年他们在南方修建海舫时接驾花的钱一样,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要日后皇帝给他们一些利益,很快就能赚回来。此番省亲不过就是垫钱。[attachment=2170031] 可惜,皇帝让贾家失望了。贾元春省亲花光了贾家家底,皇帝却毫无表示。不过是年节有点赏赐,与贾家操办省亲花费的几百万比较杯水车薪。贾政此时也悔不当初了! 荣国府没钱了,代表着日后贾宝玉继承敕造荣国府时没有家底傍身,无法保证富贵生活。所以,王夫人反对宝黛姻缘,支持金玉良姻,是她认定的可以联合贾家、薛家、王家,形成合力反哺扶持贾宝玉。 王夫人疼爱儿子的想法,与薛姨妈疼爱儿子的做法如出一辙,不愧是一奶同胞的姐妹。她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完全不是从大局考虑家族以及儿孙未来的出路。只顾眼前自然又是失策![attachment=2170032] 金玉良姻表面看是能帮助贾宝玉过的更好一点。问题是贾家和薛家都会成为王家控制的“傀儡”。那时候王家一家独大,王夫人、王子腾、薛姨妈等长辈死了,表兄弟们怎么可能再像亲兄妹们那样客气。还不是谁强谁能予取予求。 贾母不同意金玉良姻的原因,主要也是荣国府不可以再与王家有过深的纠葛。薛家没有家主,薛姨妈早都依附于娘家两个哥哥。薛宝钗嫁给贾宝玉,等于王家女儿又嫁入荣国府。到时候荣府三个媳妇都是王家人,贾宝玉和贾琏又都不算强人,未来不堪设想![attachment=2170033] 林黛玉虽说父母双亡,身体不好。可书香门第出身本就可以引领贾家改变现在“文不成武不就”的尴尬转型失败。有林黛玉和李纨两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媳妇扶持。贾宝玉这一代不用想了,下一代贾兰们未尝不能出息。 改革就要有阵痛,不破不立。贾宝玉这一代坚持转型,贾家未来仍旧可期。站在长远的发展立场,林黛玉无疑是贾家衰落破局的关键。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抄家结局之上。毕竟衰落与抄家是两码事。有关联却不是必然![attachment=2170029] 贾家在第三代弃武从文失败才是衰落标志。如果老老实实守成,衰落难免却不会败亡。再消减开支,节约用度,还有爵产收益,再撑几代都不成问题。 然而一场省亲大观园的“失策”让贾家耗光全部家底。只能铤而走险妄图翻身。而王夫人追求的金玉良姻,更是饮鸩止渴的错误,代表退步的发展方针。贾家穷了,心不踏实了,才导致了抄家结局。就算不抄家,贾家也难有下一代中兴的希望。[attachment=2170028] 其实李纨和贾兰母子日后的成功,是佐证宝黛姻缘的正确。她们的成功也建立在贾家破而后立的基础上。如果贾家不抄家,贾兰也未必能够厚积薄发。但不论如何,李纨的出身和教养,是贾兰复兴贾家的最关键。 林黛玉无疑是另一个李纨。却被贾家无情抛弃。如此贾家连续失误,不亡又能如何?元春省亲,金玉良姻不过是浮云罢了,却被孜孜以求,实属可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