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1-05-09 07:38 |
宁荣二公共有八个儿子,形成京城的直系八房。可得了富贵的只是嫡长子。 宁国公死后,嫡长子贾代化袭爵,为世袭一等爵。 荣国公死后,嫡长子贾代善袭爵,平袭荣国公。 二代爵位继承,证明荣国公虽是弟弟,爵位却比哥哥宁国公高一等。 嫡长子出生比弟弟们早,就获得绝大多数的富贵。其他儿子只能继承父母私产,且还要与嫡长子均分,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打个比喻,宁国公有四个儿子,遗产一百块钱。爵产占据大头有九十,都归嫡长子贾代化。剩下十块钱,贾代化和其他三个弟弟均分,一人再分两块五。贾代化有九十二块五,弟弟每人两块五。这就是贾府继承的现实。 “本是同根生”,世袭和不世袭的差距极大。至于嫡庶倒还好说。从唐以后,尤其明清,庶子与嫡子继承份额相同!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势是能保证绝大多数财富的集中,以牺牲其他子嗣的利益,换得家族富贵保有量和维持社会地位。
当然,贾家的继承主要在爵位的世袭。爵位只有一个,不可能均分,礼法并不允许。 贾家世袭的特性使得长房基本执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其他子嗣则不然。他们原本就少的财产,由嫡庶子嗣均分再均分。除非子弟“白手起家”,势必越来越穷。孩子少的如贾代儒三代单传还能坚持,孩子多得像贾芸、贾芹等几脉,早都难以为继了。 不过,嫡长子继承并非一成不变。贾府第三代就双双出现了变故。宁国府的情况尚属正常范畴,荣国府却是出了大变故。 宁国府贾代化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敷,次子贾敬。贾敷八九岁时夭折,爵位不可避免地落到贾敬头上。
可贾敬却志不在此,他聪明学习好,凭借一己之力考中乙卯科进士。如果贾敷活着,贾敬完全可以靠自己能力由进士入仕。这是所有有志向的世家子弟的梦想和骄傲。不靠祖荫,说出去都很牛。 如果贾敷不死,宁国府会形成双驾马车的发展格局。爵位和科举并重,也为贾家后代子弟树立学习标杆。 可惜贾敷死了,贾敬再有才能也要放弃继承爵位。宁国府的大好局势被破坏不说,反倒让无心世袭的贾敬将宁国府带上歧途!“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说得就是这个事。 荣国府的情况比起宁国府更复杂。贾代善也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两个儿子双双成人,贾赦袭爵,贾政“自力更生”,一切按部就班,谁知意外还是出现了。
不太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荣国府的继承完全脱离了嫡长子继承。贾赦固然袭爵,爵产却由没有继承顺位的贾政继承了。 两房分治的现实让荣国府由此分裂,人为的形成双驾马车。只是实力不再是1+1=2,而是<1的“败家”格局! 荣国府分裂对贾家来说是致命的切割。两房分治使得爵位、爵产再也无法弥合,衰落不可避免。 那么,荣国府为什么会在贾代善之后,由贾赦、贾政共同承袭家业呢?曹雪芹通过贾赦、贾政的名字,隐晦透露出来。
贾赦,字恩侯。看似歌颂皇恩,但也有另一个意思。就是贾赦犯错失去继承权。贾代善死前上本,为他求得开恩赦免。虽然继承了爵位,却失去了爵产。 贾政,字存周。这个很好理解。周文王的嫡长子伯邑考自谓才德不如弟弟武王姬发,让贤让位,姬发以嫡次子名正言顺继承王位。贾政字存周,说得就是他继承爵产敕造荣国府的正当性。否则,以他嫡次子的出身,是没有资格继承的。 按说贾赦不成器应该罢黜,改由贾政继承。可贾代善不忍嫡长子一无所有,死前上本求了皇帝宽宥赦免。皇帝乐见荣国府分裂削弱贾家,也算皆大欢喜。此举过后,贾府元气大伤,却也让皇帝少了戒备之心。
荣国府的继承还有波澜。到了贾政时期,嫡长子贾珠突然去世。一如宁国府贾敷死,贾政继承。贾宝玉也由此被推上前台,成为和贾琏一起的第四代继承人。 贾家的衰败,既有自身的问题,也有皇权的干预。背后贾赦堕落,贾敷、贾珠之死也未必没有因由,就不再延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