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n |
2021-04-09 11:19 |
近期香港电影就一个字: 难。 先是吴孟达、廖启智这些老戏骨相继离世,接着是有36年历史的UA院线破产..... 接踵而至的打击,让“香港电影已死”又双叒泛起。 跟以往发牢骚式的感慨不同,这一次来得更声势浩大......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745B655A81557763CFE449A5CBF143F35705803F_size763_w381_h209.gif) 但也正应了那句话—— 只有在最低谷的时候,才知道谁是朋友。 一个人,一段采访,让Sir这个老港片迷再次眼眶泛泪。 果然,这么多年,没跟错人。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4915D0A7DFA0E83A54C716B70725EC3BCE869D3F_size4_w1080_h432.png) 不怕得罪人。 今天讨论“香港电影死没死”,已成为一场哗众取宠的“撕逼游戏”。 前段时间,两位“香港KOL”就这个话题来了场世纪大论战(撕逼)。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44806F251B05E48364E86DA6AE06E1DA97D49610_size115_w1080_h608.jpeg) △ 图片源自:香港01 人称“灯神”的萧若元(也是当年《跛豪》《上海皇帝》编剧),在Clubhouse上发表了“香港电影已死”的言论。 言之灼灼:香港的电影工业没前途。 失去工业基础的香港电影,早已今非昔比,未来电影业要恢复机会等于零。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55376B44DE2892302A05A55072848F8DE1F92502_size550_w1080_h607.png)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首先激动的是位“前业内人士”。 一位叫游学修的网红。 这位从演员转战视频平台的90后,先是在clubhouse上和萧若元争论,事后还拍片回应—— 香港的黄金时代即使过去,但我不会缅怀过去,会闯出自己的路。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7B1AC47CCE80694FDAE7C7DB7624DD8EBFF9B40B_size343_w1080_h562.png) 刚开始,两人讨论还算业务切磋。 很快,气氛不对了。 萧若元阴阳怪气地“奉劝”年轻人——拍网络视频不是拍电影,那是“煮饭仔”(过家家)。 游学修反嘲萧若元:世界变了,老人家别不懂装懂。 一方是倚老卖老的前辈,一方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在各路媒体的煽风点火下,两人一时成为城中话题。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64C7087429962794405FFE4A7E975C7665BB49C9_size7_w619_h34.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9BCFACC76D30CB1EDF1D1FE3B5D7015F8CA16D26_size2_w596_h39.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586BFA0C8B3421A918E34FA742268CCE81ACF1B7_size6_w568_h37.png) 这时。 一个真正的电影人突然发话。 访谈中,主持人谈及到“香港电影是否已死”,他不指名道姓,但语气冷硬地回答—— 那位先生会做生意,但不懂电影 他依靠电影赚钱,但不是从事电影的人.....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21D9EE8198235402D9074EA8104A207F3378700A_size93_w1073_h878.jpeg) 他还奉劝年轻人千万不要被这些人误导,这是句废话。 看到这。 很多影迷都知道,他叫杜琪峰。 这话,非常杜琪峰。 更杜琪峰的是—— 这话传到“肇事者”萧若元耳中,仿佛一剑封喉,他没有像对游学修那样反驳,而是又拍了条短片,语气和缓地称他是香港最出色的导演(视频里他给出了肯定的回复)。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77B3FC1A37FF09E79CEE3BC33A1B7663E78E0DA_size165_w1058_h218.png) 骂人不一定需要勇气。 但“骂”人骂到别人服,甚至反过来夸,这是他的底气。 而杜琪峰,从来就是那个戳破皇帝新衣的小孩。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B575E5C91B610EA846586BB1578F0187076528F7_size6_w1080_h432.png) 杜琪峰爱骂人,香港影坛皆知。 刘德华曾评价: “天生的骂人机器。”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D1BED4C1E0290CFA24784FA1A6904C3A6F784841_size465_w1080_h605.png) 当年拍《天若有情》,杜琪峰是监制。 每次拍完摩托飙车戏,卸下头盔,刘德华总会下意识拨弄下被压扁的头发。 一次,两次,三次,杜琪峰终于忍不住了:“Cut!你们这些偶像爱美如命!”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F859537C0FAEA6C290DD9C2973241B9D83DAAE95_size402_w1080_h597.png) 不是针对刘德华。 杜琪峰也批评过另一个偶像。 谢霆锋。 “他们太多负面新闻了!好像谢霆锋,我以前看好他,他刚出道的时候,有机会大红,但是太多负面新闻对发展肯定有影响。” 也不是针对偶像。 在他的价值体系里,连“香港电影金像奖只是一个小圈子的活动。” 因为郑秀文屡屡失宠,杜琪峰气了10年:“我相信把班评审是看完所有的电影,但出色的演员没有奖,反而做得普普通通就拿奖。”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4A121109546E20B83B4CBCA0EB3EE9CD8FEFCD0_size31_w775_h476.jpeg) “反而做得普普通通就拿奖”,这话谁没想过,这话谁又敢说。 杜琪峰承认自己脾气火爆。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ED253192C366144CCA4F95DD6FC9443F187D789D_size92_w925_h96.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EBF719505D9D961230181F4421F6A2F529DB63C7_size415_w932_h650.png) 但火爆背后,更无可隐瞒的,是他对电影真正的尊重。 尊重不是那种动动嘴皮子的夸奖。 嘻嘻哈哈你好我好大家好,抱歉,那就是一团和气集体完蛋。 尊重是有条件的。 在职场上,这个条件就叫专业。 通常都是那些 根本没有一个专业水平 这样就很动气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5B51BF2DA25F53C9476A3340DA7AD0F23FAAF666_size25_w573_h383.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E208D48ACC10162CBF63B6B9401350C5270C1BBE_size80_w929_h99.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B83091B5F4E80D6702E215DC658F27EB2E86BDFD_size78_w1080_h81.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BE50A0078EB99E81106E13A10C9305EF182C02AC_size55_w556_h80.png) 他骂刘德华狠吗? 当然狠。 时至今日,即使刘德华如日中天,还是会被杜琪峰责备。 每回演得不好,他都会直接叫刘德华过来看监视器,“你看,你看,你来看看你怎么演”。 不像别的导演把天王捧在手上。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D59B7F68D2375A41BD90EACF825B6942A18EE0C2_size734_w873_h664.png) 但,也恰恰在他不留情面的批评下,刘德华拿下了人生第一个金像影帝(《暗战》)。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F99B2851BA2198E156D4B1CAC6CC1BDA4347211_size40_w640_h506.jpeg) 这种高标准的专业,也指向杜琪峰自己。 1980年,杜琪峰就拍了自己的银幕处女作《碧水寒山夺命金》,彼时杜琪峰已在TVB爬滚打8年,参与制作了包括《民间传奇》《京华春梦》《射雕英雄传》和《鹿鼎记》这些经典老剧。 《碧水寒山夺命金》是他首次主导。 今日看来,这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武侠片,不算出色,也不至于烂到发指(豆瓣6.1)。 但杜琪峰不能接受。 以“不够好”为由,杜琪峰重回TVB,跟王天林等前辈再度进修。 直至6年后,才应黄百鸣的邀请拍出《开心鬼撞鬼》。 此后,杜琪峰在一众畅销商业片中此起彼伏,从《城市特警》到《八星报喜》,《阿郎的故事》到《审死官》…… 1993年,杜琪峰又做出破格决定。 导火线是《济公》。 《济公》是他与周星驰的第二次合作(上一部是《审死官》),收近5000万,位居当年香港票房第一。 如果《审死官》和周星驰的合作还算顺利,《济公》对杜琪峰来说则不堪回首。 “感觉那个人(周星驰)不需要我这个导演,他在镜头前走来走去,摄影机跟着他走便可以。”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052288762B40B370C7E73CB10D5FE08561CCCFEB_size37_w536_h394.jpeg) 周星驰才是主导,自己仿佛可有可无。 假如一个导演,在片场除了喊“action”和“cut”,而没有自己的作者意识,那电影何须导演? 他开始思考自己作为导演的意义。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E904181881F54A2A76B0A58668FCFFFA06BACC8D_size367_w1000_h535.png) 1996年,杜琪峰终于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 银河映像。 从诞生之初,银河映像就相信并死守一个宗旨: 不创新,毋宁死。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E3D25C347A323A5D159179B1BB26982F74FFE708_size6_w1080_h432.png) 幸或不幸。 银河映像一开始就面临“死局”。 97,98年,盗版横行,东南亚市场锐减,再加上好莱坞电影的无限制引进,香港电影跌到亲妈都不认。 市场之差,不是某一部电影,是所有电影都惨。 一夜之间,全香港不管如何游说或压低制作费,也找不到老板投资。 拍电影,再也不是讲赚不赚钱,而是讲大家信不信。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81AF7D31D7D61666E39B20371AC5EC75C05FECE6_size562_w812_h466.png)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杜Sir向好友,台湾的媒体大亨邱复生要来了250万。 250万怎么拍(当时一部电影最低也要500万)。 但也幸亏世道艰辛,不仅片酬可以堂而皇之地压低,连道具,都能“恬不知耻”地问演员借。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2CD951C62BA17BCE18765172655F4E1C87BBCCBE_size80_w1080_h608.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94A26E972D6E79DAE5359B1AF5A6A2BB5876C4BC_size14_w1080_h92.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BDE0F607B4D2251CBBC7DBBA2C14D2B415C4280A_size23_w1080_h147.jpeg) 19天后,《枪火》诞生。 好搭档韦家辉看后就一句话:这是你最叼的电影。 这部“一穷二白”的小破片,不仅让杜琪峰连获金像金马最佳导演,也一举奠定了日后被疯狂追捧的杜氏风格: 冷峻、克制、反高潮。 更直接地说: 反类型化的创新。 最典型的是高潮枪战。 相比动辄枪炮轰鸣的传统港风,杜琪峰更偏向以静默的张力去积蓄能量。 并在瞬间倾泄而出。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56A292D42ADA6B5809D392CF6E7EAF88C662747D_size7392_w800_h450.gif) 最典型的是: 杜琪峰的电影里,子弹是有额度的。 《枪火》里,你能听到每一颗弹壳落地时的清脆响亮。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E292C6E70E5CA03E7006C801C6CC6845E54B54F_size4997_w800_h450.gif) 《毒战》里,毒贩与缉毒警在校门前火。除去最初发现彼此时爆发了几段连续枪击以外,枪身密度持续但始终稀松。 乃至与其说黑帮片,不如说历史纪录片的《黑社会》,从头到尾开了多少枪? 零。 电影最残忍的一个镜头是: 阿乐听到大D提议两个老大后,不动声色又不可预料地搬起石头砸向对方脑袋。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B10385C914585B9C13A302BFE5334C5AE77FF7CD_size7853_w800_h450.gif) 某种程度,杜琪峰电影里的杀手,小偷,黑帮头目,都不像杀手,小偷,黑帮头目…… 他呈现的是一个更写实的江湖。 江湖里的人有菜要买,有饭要吃,有妻有女要养活,更进一步,他们也是生活的弱者,失败者。 几乎所有杜琪峰都聚焦在一个问题: 我们无法逃避的宿命。 但杜琪峰浪漫又浪漫在: 在普遍而强大的(时代)命运的重压下,他又不自觉地抒发一种侠士的豁达。 影评人梅雪风曾在《毒舌》精准地概括出他的内核。 “隐秘的高贵”。 “他们的所有的选择都并非只是出自于自身的利益考量,而来自于一种更高的价值层面的本能追求。” 就像《真心英雄》不论立场,为了朋友慷慨赴死;就像《PTU》不分对错,“穿了制服就是自己人”;就像《放逐》不惧生死,大决战还能兴致勃勃地来一次大头贴......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4CEABF8F3C374B52344CA1856AA94A6616E6473E_size403_w800_h450.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8512436B4A9E68DFB53C9EE85C611881C19F25E_size80_w1024_h768.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4438662EEB680E92DEE72C61752578088FE91CD3_size42_w1080_h607.jpeg) 这种从绝望生出希望的特色,最强烈的一幕,莫过于杜琪峰最爱的电影,《柔道龙虎榜》。 《柔道龙虎榜》拍于2004年,是杜琪峰献给在上一场疫情中,苦苦挣扎的香港人的童话。 片中最具感染力的一幕是: 司徒宝(古天乐 饰)和小梦(应采儿 饰)在赌场赌钱。 司徒宝是个柔道天才。 但他身体天生有隐疾,视力会慢慢消失。 知道这一点后,司徒宝很快自甘坠落,自暴自弃,酗酒,赌博。 这天。 司徒宝好不容易“运气”来了。 五万变十万,十万变二十,四十万。 但,最后一把,司徒宝还是输了。 在一旁的小梦看着刚刚赢来的四十万一把输光,不甘心,抱起台面上的钱就跑。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8A3387F149AACAE50F485FDB99EEC8D2F5545CA1_size5342_w800_h450.gif) 看着小梦抱着一大堆钱,司徒宝也跟着跑。 跑着跑着,钱纷纷洒落,而后面的追打声也越来越近,但这时,司徒宝反而笑了。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C0234B4F622BA01D0B7CEEFD2B08FD3B0803A10F_size3912_w800_h450.gif) 据说当时在拍这场戏时,主演古天乐不明白为什么要笑。 坦白讲,第一次看Sir也不明白。 对啊,为什么? 现在,Sir慢慢理解了: 这其实是一种成年人的浪漫。 当人生注定不停失去,当生命结局注定死亡,当你真正意识到这种痛苦宿命般的轮回与无解,那么,与其惊慌失措,不如体面而坦然地接受。 这种接受并不消极。 是一种不执迷于结局,超越于结局,只对自己负责的奋斗。 用海明威的话说: 你可以消灭我,却不能打败我。 这也是杜琪峰在采访中不停强调,也身体力行的“乐观主义”。 今天种种遭遇,从前不也经历过。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880848AC2E8FD1E1CFB11BC060BBBC5D72F3930A_size95_w1080_h746.jpeg) 跌宕是必然的,何时都有高、低潮 问题是高潮时,谁得到最多好处 低潮时谁不见了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A535F212629B254F88103E04FA5C9A056575ABCD_size816_w1080_h900.png) 一切都在混沌中,一切都是互相碰撞 最后才撞出模样 你很努力去做,有信念 最终即使未能达成目标 至少你对自己有交代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64DE2377FE9E149EF30014DBF5D2B4CAEA45EE9F_size518_w1080_h561.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E052F79A24503BA4C212447C566E8ED026197F1A_size76_w1080_h69.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9EA4960FAC0B92426B41A1A17943A48B6B36CB54_size73_w1080_h61.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8DBA4377171A899B78884706CD5EA8CF99C1A187_size74_w1080_h58.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FE0AD83DB7E4B004715758977BEF1F3EF287560_size71_w1080_h59.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67B6577B58DC85A1E57168F7FC57AACEB04C9152_size5_w1080_h432.png) 以上绝非鸡汤。 事实上,今天评价杜琪峰,说他是一个“作者导演”,绝对低估。 且不说他和他创立的银河映像,撑起了二十年来香港电影最高质高量的半壁江山。 《枪火》《大只佬》《PTU》《柔道龙虎榜》《黑社会》《放·逐》...... 在这些旗帜背后。 同样站着杜琪峰悉心培养的扛旗人。 《跟踪》的游乃海,《意外》的郑保瑞,甚至于《树大招风》下的三位信新导演,许学文、欧文杰和黄伟杰。 是的。 终于说到《树大招风》。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13F53F78D1FEAA119630772BC25892FEE07E8A0F_size89_w1080_h608.jpeg) △ 《树大招风》 这部不来自杜琪峰,韦家辉的电影,某种程度,也是10年来最银河映像的电影。 解读这部电影的关键词,是风。 这是片名的最后一个字,也是本片最玄乎的玩意。 风言风语,是风。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8C0E08F749AA62EB0171A1377F30B0C6B13D3D7A_size43_w640_h299.jpeg) 风言风语流出地,是一家餐厅——风满楼。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8B5120E477634E1A565C43140144E6FE03D4EE79_size23_w640_h287.jpeg) 看不到,摸不着,是风。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AD86D1AEB736684DD98B397B481C54B952421031_size29_w640_h305.jpeg) 无法还手,尽被捉弄,是风。 树欲静而风不止…… 风就是这个大时代,大格局。 好。 就此打住。 Sir想说的是: 这部电影的三位导演,就是杜琪峰挖掘的。 2005年,他与香港艺术发展局发起了一个叫“鲜浪潮”的活动。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73DD82BD2026AF2B6646319437678B87B983D839_size76_w1080_h587.png) “本着一个原则,就是要给新人机会。不管你是否懂得拍电影,只要你有想拍电影的心,我们就会让你参加。” 尽管早期,“鲜浪潮”面临资金、师资和教学方式等种种困难,但杜琪峰一直坚持。 直至今天。 “鲜浪潮”还在继续。 并培养出包括《树大招风》《一念无明》《沦落人》《翠丝》等优秀的香港作品和导演。 这就是杜琪峰。 在越来越多人对香港电影心灰意冷之时,他还在撑着。 固然,杜琪峰也商业化过,失败过。 但不难发现。 在必要的利益考量之外,他始终珍视自己的作者表达。 用他的话就是:“商业性固然重要,但电影始终是一门艺术,做艺术一定要有热情一定要投入,做这些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可以解释《毒战》,《三人行》后杜琪峰没有再拍过警匪片的原因。 他说过: “中国电影基础的建立,需要我们这样不同的人。”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6A0A40742BFB0738C8B3D1D867D641D9DC9D2876_size493_w1080_h607.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59D56A6B9F2A982289DC85641E8ECE7DF4A3E9E7_size66_w1080_h76.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A2072AE342809F93EED5A0280B990C21B4CD216E_size70_w1080_h71.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1CC76B42B84223BFD0124E1FF17D5A002192373B_size51_w1080_h66.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4F38DD5458AE40987B9842407EE13F145C528F4D_size67_w1080_h77.png) 他也说过: 房地产挣到的钱比电影还多。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0A3F33BF25FBE827B5C3505529BF46E4709015D9_size484_w1013_h495.png) 坦白讲,Sir很少看到一个导演在镜头前如此诚实。 这种诚实,或许正是杜琪峰对电影最大的尊重。 萧若元说如今的香港影坛再也出不了周润发、周星驰这样的巨星,失去了这样的土壤。 杜琪峰反感。 这种反感的本质是鄙夷。 鄙夷那种哗众取宠的投机,鄙夷那种见异思迁的虚无,鄙夷那种自怨自艾的逃避。 在周润发、周星驰之前,难道有人料到未来会有他们吗?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DD424640EA6940631D797A1F6A898CB0E9126411_size364_w654_h448.png) 当主持人苏玉华试探性地暗示杜Sir,越来越多的题材禁忌时,他反而是告诉大家不必纠结禁忌。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A5EF23FD57E79C54D17E09402770F51062C08819_size110_w1080_h897.jpeg) 甚至告诫年轻人,身为创作人和电影人,其实不需要挑战什么。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FC4139A174F185B44C4FBF0A8399D8DA530A5EA8_size494_w1011_h574.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B79B4870AEFEBD433782F9BFE1F5A7BCE503E9AD_size74_w1023_h61.png) 杜Sir向现实投降了? 当然不是。 对他来说,不干了,才是真的投降。 认清坚如磐石的现实,继续拍下去,这才是真正爱电影的表现。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592B77B22B0396D8A98E2B101D3D3CC28FC321EE_size460_w1027_h556.png) 难道还看不出来。 他在劝告年轻人继续拍电影的同时,也在一步步地逼近自己—— 你所表达到底是发自自己内心的,还是说外在附加的?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42A6DC0BB83F9A58A2AA91FBA275FB8E8EB81F5D_size613_w1022_h570.png) 刻意地回避现实,和刻意去表达现实。 两者都是对现实的扭曲。 一部既没故事,也没表达的烂片,塞再多的隐喻也是烂片。 把政治正确,道德正确当作电影的唯一追求,久而久之,既伤害电影,也伤害现实。 年轻一代香港电影人总怀念那个黄金时代,可当年当真全然自由与辉煌? 正如陈可辛所说: “香港80、90年代最辉煌的时候,数字很好,但是非常不健康。我们的电影不是直接面对观众的,我们的电影是面对每一个市场的买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