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河西走廊游之十六,之十七,溯源于羌塘高原,唐蕃古道上的母亲黄河.....[75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旅游讨论 -> 河西走廊游之十六,之十七,溯源于羌塘高原,唐蕃古道上的母亲黄河.....[7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1-01-21 17:58
作息于门源县市区吃完早餐,小车准时出发赶往地处羌塘盆地中,唐蕃古道上的母亲黄河。
说起母亲黄河,大家一定会被坐落在黄河中下游之间“黄河壶口瀑布”的千军万马般的气势所震撼。黄河大合唱中“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歌词激励着华夏各民族奋进。
母亲黄河流域经过了我国三个阶梯的地貌特征。在流经的三个阶梯阶梯中,在第三阶梯的华北、胶州平原是一马平川,流入渤海湾;
在第二阶梯的黄土、蒙古高原上,黄河又是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圣河,拐出了华夏民族的主体部分,铸就了中原文化。(见笔者劣作,“黄河长城畅享”系列游记)
饮水思源,那么流淌在藏北的羌塘盆地里的黄河“天上之水”又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风范呢?
打开地图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藏北羌塘高原上不仅是高原的冰川雪峰多,还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由此造就了蜘蛛网般的天然水系。据资料介绍,羌塘地区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的湖泊区域,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25%。
祁连南坡山脉下的大通河
其实按照我个人的观点,羌塘高原纵横复杂的水系可以用一个横卧着的“人”字来表达。纵观整个的黄河水域河道,主要是由若尔盖湿地草地下游的黄河主干道与另一条叫做大通河的水道组成。一纵一横的两条水道构成了羌塘盆地上的黄河湖泊水系。
其中,“人”字的一撇头部就是流经兰州区域内的黄河,东进后向南流进河套地区;“人”字经过了一撇的头部之后,河道沿着祁连山脉一路西进,广泛地汇集祁连山脉的雪水形成了大通河干道;“人”字的一捺末梢就是若尔盖湿地,在南面开了一条豁口,滔滔不竭的黄河之水由南向北流入羌塘盆地之后,在“人”字的颈部与大通河会合后,又是一路东进,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黄河主河道。或许在兰州市内见到的“黄河第一桥”的命名就是来之于此。
以若尔盖湿地为黄河的上自然水系的蓄水池为中点,其上游水系更为复杂。其主要是以长江与黄河流域的唐古拉山及念唐古拉山为界,两条山脉以北地域融化了的雪水最终都是流进了若尔盖湿地,由此构成了黄河流域水系中的上游的源头。于是水利及交通图上也都是在若尔盖湿地的下游河道才被命名为黄河。
我们在祁连山脉下的大通河畔的出发,小车一路沿着门源X505县道由北向南行驶,不久就到了达坂山豁口。所谓的“豁口”其实就是翻越山脉时,比“垭口”低的通道称为“豁口”。虽说是“豁口”没有垭口道路漫天雪地的奇险,然而达坂山的“豁口”在朝霞中却又是形成了不一样的景色。或许是“豁口”高度相对低的缘故,远眺达坂山雪峰更是鹤立鸡群。近观群峰山头,藏民的经典幡旗也是旌旗招展,渗透着一种琢磨不透的神秘。山路旁又是一条“天路”在凿洞架桥,彰显着土族居民现实的生活。
小车翻过了达坂山豁口,就到了羌塘盆地的的璧上区域。沿着山路的河道向前,车窗旁不时地闪过各种姿态的溪流也是让人目不暇接。有的湍急处如飞珠溅玉,自鸣得意;高台平缓处又是若银湖泻波,很显然又是到了羌塘高原上的原生态森林之中,尽情享受着人生难得一次的旅行。
小车行至青海S105省道尽头,上了张汶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上,穿越了羌塘盆地的核心区域西宁地区高山平原。在笔者的要求下,小车在西宁的曹家堡机场下高速公路,走S206国道继续南下。在公路旁的饭馆吃了午餐,并询问了当地有什么好玩的目的地,饭馆老板告知,在公路的下游处,有一段与公路平行的黄河水道值得一看。
由此,小车继续在羌塘盆地里穿梭前行,也自有一番悠然自得的惬意。虽说还是回民地区,然而在路边的农舍居民似乎都是染上了藏传佛教的黄色,也算是当地特有的风情。
行行复行行,一个半小时后,终于到达了流淌在羌塘盆地里的“天上之水”的母亲黄河畔。
溜达在黄河河畔,耳旁似乎始终回味着《黄河大合唱》的朗诵词“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脑海里的记忆与眼前所看到的黄河产生了强烈的反差。眼前的黄河却是呈现了出奇的端庄与静美,举手投足之间的一举一动又堪称是母仪天下的典范。河面上丝闻不动河水,仿佛就是看到躺在深山里的翡翠池。镜子般的河面,包容着气象万千的蓝天白云。蓝天上的白云在飘,水中的白云在流,难道这就是“天上之水”黄河母亲的胸怀?是的,这就是中华儿女为之骄傲的母亲黄河。
流淌在羌塘盆地的黄河是美的,周边也是透露着一种宁静的安详。在黄河的河道上,一座海黄斜拉大桥飞架东西。远远地望去,斜拉桥上的钢丝就像是高原上卓玛女神的青丝,架风飘逸在河道上飞向遥远的东方。
在河道两旁的公路上,也不时地透露着异域的神秘。村庄边一条条幽静的小道延伸至大山的深处。车路上,不时地会还会出现羊群悠闲地在散步,又仿佛是在告知着远方来的客人,这里才是他们的天堂。
在河道畔的山坳处,一条“七彩的小溪”从大山深处流出来。小溪两畔的众山又是彰显了其“七彩”丹霞山体的魔力,仿佛又是在勾引旅行者的“摄美”情趣。张扬着“青海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浑成的雄壮。
怀着恋恋不舍的告别了“天上之水”母亲黄河,期待着我们下次在大海里再见。


河西走廊游之十七,秋探甘南夏河甘加的八角古城遗址秘境


在青海的黄南州尖扎县,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告别了“天上之水”的母亲黄河。(见上篇《河西走廊游之十六,溯源于羌塘高原,唐蕃古道上的母亲黄河》)小车一路继续南下,去探秘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甘加秘境的八角古城遗址。
文献记载:“古城遗址,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靠山临河,平面呈空心“卐”字,即截去城垣上的四个角形成八个角,又截去八个角上小角,形成八角36个面,俗称“八角城”。在八个角上各筑角墩一个。藏文史书称“卡尔雍仲”,译为“卐”字城”,该城形状似取此字形之意”。藏语中:“卡尔是城的意思,雍仲则是藏文化中的万字符”。
其实在我看来,甘加的神秘不仅仅是在于有了这么一座汉代时留下的“卐”古城。夏河县的甘加乡地处青海省交界处,也是我国唐朝时期,南线“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所在区域居住了大量的回民、藏民和汉人各民族文化的沉淀,由此也形成了具有当地神秘色彩的文化。
该地域的地里环境也很特殊,它处在青藏高原下的草场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因此草地牧场不仅有高原牧场的雄伟大气,还兼顾了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望无际的胸怀,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小车沿G213国道一路南下,车窗外的景色也是跟着前方的道路攀爬不断的变化。一景一变化不时地在眼帘中晃悠,河道旁也是由宽变为狭窄,茫茫地埋没在大山里。一缕斜阳挂上了山峦,又使得大山里的丛林里层林尽染,五彩缤纷。
虽说有时山体会出现黄土高坡上特有的“塬”上风光,然而刹那又被又被沿路的藏传佛教的寺庙及周围环境拉回了现实,这里还是羌塘高原。小车且停且开,享受着大山里的金色年华。
小车一路南下,穿过了羌塘盆地底部,一路爬坡到了青海的同仁县后,换G316国道继续由西向东,奔向神秘的甘南夏河县的甘加乡秘境。
海拔不断地垂直提升,道路两旁的景色也由此焕然一新。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雪峰下的牧区草场。从车窗里放眼望去,G316国道两旁的深秋草场,在蓝天白云下又呈现出一片金黄。连绵起伏的牧场,似乎又像是晚霞中的大海层层叠叠地推向彼岸的远方。
停车驻足高坡上,远眺群峰中的金色草场又是一番忘却不了的记忆。在波澜起伏的金色牧场中,一条白色的天路,像是“卓玛”姑娘手里奉献的洁白哈达,带走了我的思维,悠悠然地飘向遥远的梦乡。近观伫立在连绵的秋草上的山峰,似乎又像是藏族小伙“康巴”守卫着他们的女神“卓玛”神圣地不可亵渎。
微风轻轻拍打在耳旁,似乎又是优柔地吹奏着王洛宾老先生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遥远的“哈达”尽头,真的有神仙居的毡房?
走入金色的牧场,更是有一番意外的惊喜,一头头牦牛似乎是都是经过了精心打扮,有着天外来客般“美髯公”的美须,美不胜收。
车行不久,就进入了甘加八角古城秘境。小车下了G316国道,拐入八角古城入口的一条乡村小道。小道两旁也是秋草一片,感觉已经进入到了草原牧场的深处。小车在乡道上深入至10公里左右,就到了八角古城的所在的央曲河谷区。
停车后,就在遗址古城中闲逛。景区的设施还没有全部修缮完毕,很多工人都在古城内搭建着游览栈道。
或许已经进入至了初冬,没有见到其他游客。然而就在古城的中心位置恰是见到了不一般的山羊一字排开,登着惊讶的眼神,欢迎我们着入境的不速之客。也因为是这个缘故,更加彰显了八角古城遗址的神秘和八角自然村落的宁静。
事实上,景区的可供游览的面积并不大,在古城内闲逛也看不出所谓的“卐”的八角城的特色风貌。
既然到了古城,当然也是想登高望远一睹城外的风光。在杂草丛中登上土垣,然而眼前出现的依旧是杂草丛生的土垣。一墩墩的土垣上长满了骆驼刺仿佛又是在述说着历史的沧桑,会给人以一种原汁原味的沧桑。
围绕着八角古城外围,景区管理修建了一条木栈道。在木栈道上悠闲晃悠,央曲河谷一览无遗,一条曲折委婉的河道在金色的牧草地上流向了远方。河道旁散落着的牦牛,更让央曲河谷赋予了水一般的灵性。
视野穿过河道,在视觉最高的山顶上竖耸立着一根“嘛呢杆”。合什闭目,仿佛就会看到盘旋在山顶上的秃鹫正在超度着凡夫俗子肉体的灵魂,飞进天堂的壮观景象。
视线转向遗址古城的背面,白石崖山脉的山峰似乎是被一柄利剑削平后的山梁,平直地盘垣在天边,看似又像是黄土高原上特大的“塬”。很可惜没有登山,无缘一睹羌塘高原中的“塬”,留下了没有探秘的遗憾。
晃悠在围绕着古城遗址的木栈道上,几乎随时都会给你留下一种历史文化的苍猷与雄浑的感想。马头般的城角烽火台,似乎又是在倾述着当年历史上的辉煌。
栈道边的残壁废墩,几乎又是回到了“古道西风瘦马”唐蕃古道上。在残壁废墩周围的骆驼刺,或许就是南线的“丝绸之路”上最好的骆驼商队补养。想象中的驼铃声声,一步一个脚印地通向吐蕃圣地拉萨。
转完了八角古城遗址,沿着遗址出口的村道上,不知不觉小车到了白石崖下的白石崖寺。道边的白石崖寺似乎又是用另一种方式迎接不速之客的造访。在寺外转经筒的周边,一群牦牛悠闲地过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生活,翻阅着转经筒“古道西风瘦马”的另一个篇章。
小车穿过了白石崖寺,又回到了G316国道上,然而又突如其来的一群牦牛拦住了去路。从它们“哞哞”叫声中,仿佛又是听到了“马儿呀你慢些走”的天籁之音。难道又是这群牦牛恋恋不舍地在招呼着我们的坐骑,挽留着远方的客人,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的离别之歌的飞扬?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怀着一颗忐忑的心与甘加秘境的八角古城说再见了,或许等我再次回来的时候,又会见到一座婀娜多姿,让人敬佩的辉煌。

日出印象 2021-01-21 23:34
河西走廊,前几年去西北的时候朋友开车带我走过。
基本上在公路上一望无际、直接就能看到远处连绵不断的山脉。朋友说天好的时候还能看到祁连山上皑皑的白雪。不过这几年也化的差不多了。上道能开出速度了,感觉风呼呼的。尤其是对面来车会车的时候,呜呜直响的感觉

se4777 2021-01-22 11:28
河西走廊到处都是古城遗址秘境 。

清水河畔 2021-01-23 11:37
冬季景色都还可以

527801728 2021-01-23 15:26
我是不会区这一类地方的,上了岁数不适合去这类的地方,出了意外不值得

dyp123456 2021-01-24 09:41
比较荒凉的地方


查看完整版本: [-- 河西走廊游之十六,之十七,溯源于羌塘高原,唐蕃古道上的母亲黄河.....[7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