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0-12-08 09:12 |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22/abc5ff67c7744a8aa06f928f32ab2934_th.jpg)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选择生二胎的家庭也越来越多,由于有了第一胎的经验,许多孕妈自以为对怀孕期间的各种症状都驾轻就熟,不以为意。但如果妊娠期间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单纯的以为是常见的妊娠反应,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而导致惨痛的结果。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22/fc422efca13946e3896287468561271c_th.jpg) 春节期间,韩女士出现恶心、呕吐,她以为就是平常的孕吐,并没有在意。紧接着出现左下腹疼痛才就诊当地医院,产科超声检查提示胎儿无异常,尿常规提示尿酮体3+,尿蛋白+,建议继续观察。次日凌晨出现腹痛加剧,再次就诊,查无宫缩,考虑“肠梗阻”收入院。给予对症治疗,腹痛症状未缓解,化验提示乳糜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血糖值升高,尿酮体4+,糖4+。考虑“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腹痛原因待查”。以“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宫内孕29+1周;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转院治疗。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22/72d9c9e7d2c14e048e42645f9275a1f7_th.jpg) 急诊全麻下行剖宫产及剖腹探查。发现腹腔内乳糜样腹水,清洗引流。术后送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禁食水、胃肠减压,兰索拉唑抑制胃酸的分泌,生长抑素及乌司他丁抑制胰酶分泌,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持续床旁血滤清除炎性介质,双重血浆置换清除血脂,持续腹腔冲洗清除胰腺坏死物质,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韩女士病情逐步平稳,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停止持续床旁血滤,经鼻肠管逐步恢复胃肠道饮食,痊愈出院。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22/86452eb3e9bb4a8cb8d9df65a062bff7_th.jpg) 本案例情况说明,对于二胎妊娠,即使经验丰富,也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进行常规产检。产检一方面可排除宫外孕,另外也对妊娠期间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尽早进行排查,一旦确诊需及时治疗。韩女士此次发病时血糖最高至31.3mmol/L,尿酮体4+,尿糖4+,酸碱度7.14,糖化血红蛋白8.6%,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明确。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22/166dd86a53da427eb5691955e05a29be_th.jp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icdosis,DKA)是因为患者胰岛素严重缺乏,糖代谢紊乱,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只好动用脂肪供能,而脂肪燃烧不完全,在体内生成酮体,酮体生成过多,超过了组织所能利用的程度时,在体内聚集使血酮超过正常,即出现血酮升高。多余的酮体经过尿排出时,尿酮体为阳性。酮体包括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均为酸性物质,在体内堆积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时,血酸碱度下降,即出现DKA。妊娠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一旦发生DKA,对母儿生命危险极大。对于胎儿来说,早孕期如果发生DKA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中晚孕时,胎儿对酮体耐受性差,加上酮体很容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代谢性酸中毒,使得胎儿死亡率极高,即使胎儿存活,出生后可能出现智力缺陷。对于孕妇来说,DKA主要是因为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威胁生命。严重脱水引起低血压,酸中毒可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以上均可导致孕妇死亡。因此,妊娠期间常规产检十分重要,如果有糖尿病应及时治疗,一旦发展至妊娠期DKA后果不堪设想,应及时正确的处理。主要大量补液,胰岛素控制血糖,维持电解质平衡及纠正酸中毒等,根据孕妇DKA纠正后依据胎儿情况再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22/099e8117ae3c4f46863fa92a3e2c639e_th.jpg)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较少见,国外研究报道其发病率在1/1000-1/12000,主要原因使胆道疾病引起(65.2%-68.0%),由高脂血症诱发的病例极为罕见,且其并发症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闫女士入院前有恶心、呕吐及腹痛症状,腹部超声提示胰腺体积增大并回声欠均匀,胰腺周围积液,胰腺炎。腹部CT提示急性胰腺炎改变,肝大,脂肪肝,入院抽血为乳糜血,甘油三酯5.93mmol/L,可诊断为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22/8723b7b50f864275afe356a6f67e77fe.jpg) 妊娠期妇女在雌激素的刺激下,肝脏加速合成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造成生理性的甘油三酯升高,于妊娠晚期(7~9个月)达高峰,可至正常范围的2~4倍,加之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妊娠期妇女放松对自己饮食的管理,进食油腻食物,使得妊娠期高脂血症发病率增加。高脂血症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HLP)发病率较低,但其对母婴均有极大的危害。有报道称母亲的死亡率可高达20%,胎儿死亡率为10%~20%。HLP对母体的危害是急性胰腺炎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而对胎儿来说主要是急性胰腺炎对子宫的刺激,子宫异常收缩,使得胎儿宫内缺血缺氧,易造成死胎。目前,按照非妊娠急性胰腺炎治疗原则主要是禁食水、胃肠减压、保护胃黏膜、维持血容量,提高胶体渗透压,控制血糖,维持电解质平衡及内环境稳定,及早恢复肠内营养。而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应避免脂肪乳的使用,必要时可通过血浆置换降低血脂。终止妊娠可使急性胰腺炎缓解,应及时终止妊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