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20-10-13 21:12 |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中国有超过2.7亿的高血压患者,全球高血压患者超过14亿人。世界高血压联盟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在全球范围内提高防治高血压的意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今年“世界高血压日”推迟到10月17日。 10月8日是第23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图片源自2020国际高血压学会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
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明显3岁以上人群都应测量血压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专属”,但目前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明显,甚至十几岁的青少年也饱受高血压困扰。 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刘敏向记者讲述了让她印象极深的两个青少年高血压病例。其中的一例患者年仅19岁,今年刚结束高考,就诊时发现血压高达180mmHg/110mmHg。另一患者年龄更小,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因头晕、乏力一年就医,检查时发现收缩压超过180mmHg。“这两名患者才十几岁,但确诊高血压时,身体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均出现了肾功能衰竭。”刘敏遗憾地说。 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李玲认为,青少年高血压高发与诸多因素有关。“熬夜、高钠饮食、肥胖、焦虑、抑郁等都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从而导致高血压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今年全国高血压日的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高血压”,高血压专科指南推荐3岁以上应测量血压。刘敏提醒,每个人都应测量并知晓自己的血压,尤其是出现头晕、乏力症状的人群,一定要尽快测量,早诊早治。要像了解自己的身高、体重一样了解自己的血压。
高血压并发症严重侥幸心理不可取
高血压作为“隐匿的杀手”,部分患者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没有症状不代表高血压不会对身体产生损害。当症状出现时,高血压往往已经对健康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如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脏功能受损、眼底出血等。 王先生刚过而立之年,血压高达200mmHg/110mmHg,自觉没有任何不适的他并未在意。王先生的姐姐怕他身体出什么问题,慕名找到了河南省医学会高血压防治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赵海鹰。 详细问诊后,赵海鹰表示需要完善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及病情进展。王先生对此不以为意,“没有症状,为啥要检查呢?”随即离开了医院。 两个月后,王先生的妻子和姐姐再次找到了赵海鹰寻求治疗。原来,王先生前段时间因突发脑出血被送往医院ICU急救,抢救费花了20多万元,虽然保住了性命,王先生却因此瘫痪了。究其病根,正是他没放在心上的高血压。 赵海鹰提醒,中青年人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低于老年人,加之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便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不用治疗。这种想法极其错误,一旦确诊高血压,应尽快寻求专科医生帮助,积极进行治疗。
规范治疗远离高血压危害
李玲表示,专科医生能够快速定位病因,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因此确诊高血压后一定要积极寻求专科医生帮助。她向记者介绍了一个特殊病例的情况。 患者为年轻男性,每天固定的时间段内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鉴于症状表现,患者首先前往消化科进行检查,胃镜、肠镜等多项检查未发现异常后,偶然来到了高血压科。经诊断,其血压呈波动性升高,可能是焦虑导致的躯体化症状。通过抗焦虑治疗,患者的血压最终恢复正常,恶心、呕吐的症状也未再出现。 刘敏提醒,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进行血压管理,定期测量血压,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 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和规律服用降压药,降压治疗要达标。很多人出于对“降压药会造成副作用”的担心,只在身体出现不适时,才会服用降压药,甚至因此拒绝药物。对此,刘敏表示,降压药的副作用并不可怕,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在适应证范围内合理用药,一般都是安全的,千万不能因噎废食。 赵海鹰表示,高血压需要长期监测和规范治疗。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健康风险。她提出八条建议: 一、定期测量血压,健康人群应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血压不稳定人群应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 二、控制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g。 三、补充钾离子,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四、减少油的食用,每天不超过25g,食用油宜选植物油。 五、要补充优质蛋白,可以适度吃一些肉类,增加酸奶、低脂奶、脱脂乳等乳制品摄入。 六、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建议多喝茶水,但茶不宜太浓。 七、戒烟戒酒。 八、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每天可进行30分钟~40分钟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