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0728710 |
2020-07-31 11:02 |
《水浒传》中的晁盖之死,是一件大事。其中的原因则众说纷纭。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金圣叹在《贯华堂刻七十回总评》中就说《水浒传》“通篇皆用深文曲笔,以申明宋江之弑晁盖”,并且按照这个思路对原文做了不少修改和批注,明确暗示宋江乃是真凶。 [attachment=2107155] 晁盖率军下山后,原文是“宋江再叫戴宗下山,去探听消息”,金圣叹改为了“宋江密叫戴宗下山去探听消息”——这个“密”字,把宋江的用心刻画的栩栩如生。再比如晁盖中箭之后,原文是“却得呼延灼、燕顺两骑马,死并将去,背后刘唐、白胜,救得晁盖上马”,金圣叹改为了“却得三阮,刘唐,白胜五个头领死并将去,救得晁盖上马”,还特意加了个批注:十个人入去,却偏是五个初聚义人(三阮,刘唐,白胜)死救出来,生死患难之际,令人酸泪迸下。单写初聚义五人死救晁盖,便显出满山人无不心在宋江,而视晁盖如无也。[attachment=2107156] 到了近代,胡适对金圣叹虽然极为推崇,但是对于他把《水浒传》“凌迟碎砍”的做法并不认可。同时代的鲁迅先生,也觉得金圣叹的版本有点主观。在这些大师的影响下,后来新修订出版的120回版《水浒传》相比于金圣叹的版本,又有了不少差别。也正是因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水浒传》已经经过了多次修改,各种版本内容不一,所以在分析“晁盖之死”时,经常会从书中得到前后矛盾的结论,所以有不少人就干脆认定晁盖就是被史文恭射死的,没有那么多阴谋诡计。[attachment=2107157] 目前网络上比较常见的,有两种120回版《水浒传》,一种是金圣叹修改的版本(简称“金版”),以“楔子”开篇、以“梁山泊英雄惊恶梦”为大聚义结局,原本被金圣叹砍成了70回,后来又被其他人补成120回出版。很多人咬定宋江就是凶手,基本上也都是以金版为依据。第二种是后人,在明代袁无涯刊本基础上,修订的版本(简称“袁版”),未经过金圣叹的改动,上海人民出版社、岳麓书社等都采用了这个版本,流传最为广泛。[attachment=2107158] 《水浒传》到底有没有“深文曲笔”的阴谋论?晁盖到底是被谁杀害?老郑以为大致如下: 晁盖这次带了二十个头领: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白胜——注意其中林冲、刘唐、三阮、杜迁、宋万、白胜都是老梁山的嫡系,其余则大都是新近上山的头领。宋江的主要亲信花荣、李逵、戴宗、张顺以及军师吴用,晁盖一个都没有带。 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弯,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却得呼延灼、燕顺两骑马,死并将去,背后刘唐、白胜,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众头领且来看晁盖时,那枝箭正射在面颊上;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三字,林冲叫取金枪药敷贴上,原来却是一枝药箭。[attachment=2107159] 众将引军回到水浒寨上山,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瞑目而死。 问题来了!箭上明明白白刻了“史文恭”三个字,晁盖为什么却说捉得“射死我的”?晁盖摆明了不认为射箭者是史文恭! 之后宋江巧妙篡改了晁盖的遗嘱:“晁天王临死时嘱付‘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此话众头领皆知。这就算是给史文恭定了罪,为自己上位铺平道路。 所以,杀害晁盖的真凶或许另有其人。[attachment=2107160] 那么,宋江会指使谁射这一箭呢? 第一怀疑人花荣,他的箭法好,外号“小李广”,又深得宋江信任,在箭上做个手脚,刻上史文恭名字就会神不知鬼不觉。他不随晁盖下山,恰好可以趁夜进入密林,完成任务后急速退回山寨。 第二怀疑人董平,此人箭法出众,德行较差,只要宋江重金收买,他干这事易如反掌。但宋江做事缜密,还有吴用高参,董平并非亲信,万一泄露机密,自己就将偷鸡不成蚀把米。所以,宋江再笨也不会出此下策。[attachment=2107161] 第三怀疑人孙立,此人有两大特长,一是金鞭使得好,可与呼延灼一较高下,固有“病尉迟”之绰号;二是箭法好,与花荣应在伯仲之间。但花荣目标太明显,又没有跟随下山。孙立与宋江关系尚可,只要宋江重用并许诺,孙立完全有可能乐于走此险棋。但孙立在宋江面前的可信度是个疑问,把这么机密又阴险的活儿交给他,宋江吴用能放心么? 总之,几相比较,还是花荣最为稳妥。他最后吊死在宋江墓前,说明是宋江的心腹,铁哥们,他办事,宋江大哥放心!然而,水浒悬案,查无实据,花荣说到底是最大嫌疑人而已。不信,你去问问施耐庵施大爷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