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0-07-23 07:41 |
转眼间,在曼彻斯特已住五天。孔先生一家人非常热情,孔夫人风玲年轻,漂亮,精明,能干,还会做一手地道的中国菜。听说我们要去曼城,专门向公司打报告请假在家侍候我们。孔先生的中医诊所也关门歇业,天天陪我们观光赏景。真是亲不亲,故乡人! 那天,我们从网上订七点半火车去曼城。七点十分到达伦敦滑铁卢火车站,准备上车时,工作人员说:对不起,你们跑错站了,应该去尤斯顿站(Euston)坐车。 我们赶紧从站口下地铁,去往尤斯顿。好在伦敦的每个火车站与地铁相连。到达尤斯顿站时,已经是八点十分,误点四十分钟。如果重新买票要花人民币2000多元。因为英国人出行都是提前订票,临时买票很昂贵。女儿找到车站工作人员解释误点原因,一个白皮肤,蓝眼睛,胖胖的乘务员朝我们做个怪相,笑了笑说:没事,你们坐八点半的车吧。 因女儿要赶回去上班,便把我和老公交给这位异国兄弟,让他带我俩上车。我想如果在国内这火车票是一定要作废的。英国还真是一个高度文明,非常人性化的国家。这是我和先生第一次在异国他乡单独出行,女儿一路发微信,怕我们走丢了。好在曼彻斯特的站牌是汉语拼音,不然,那些英文字母他不认识我,我们认识他,真的不知道在哪里下车。语言不通,在国外还就是一个瞎子,一个聋子。 火车到达曼城站,远远看见一位白净斯文,中等身材的中年男子和一个长得白里透红的小帅哥东张西望,像在找人,我和先生判断肯定是孔医生和他儿子小爱德华。他也瞧见了我们,向我们一边招手,一边喊着哥哥姐姐辛苦了,他乡遇故知是多么感动啊! 走出车站,孔医生带我们去一个中国餐厅吃丰盛的午餐。国外车站不像中国火车站这么阔绰,下车要东转西弯走几里路才到达出口,国外车站很方便,就像坐公交车一样,下车走几步就出站。 吃完午饭,爷俩带我们去观赏曼彻斯特的市容市貌。曼彻斯特看上去现代化的气氛浓厚,比伦敦的高楼大厦多。孔医生介绍说:曼彻斯特是英国第二大城市,国际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金融、工业、文化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集中火力轰炸这座城市,改写了曼彻斯特古老的历史,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二战以后新建的。 曼彻斯特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拥有重型机器、织布、炼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700多种行业。在读古老的世界文明史知道:曼彻斯特孕育了世界全新的纺织工业,开创了工业革命的先河。1764年,兰开郡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开始了从纺织机器发轫的工业革命。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1789年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装备纺织厂,从此这里的棉纺业发展得更为迅速。 下午我们来到阿尔伯特广场休息。位于曼彻斯特心脏地带的阿尔伯特广场建筑群林立,包括图书馆、会展中心,以及哈雷 管弦乐团的成名地——布里奇沃特音乐大厅。这里最具特色的标志当属一座建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哥特式建筑,由阿尔弗雷德·沃特豪斯设计。广场为了纪念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而命名,是许多徒步游客游览曼彻斯特的出发地。我们还去了广场旁的曼彻斯特政府大楼,政府大楼一楼是对外开放的,可以参观,可以照相。看到许多夹着公文包的政府要员来来往往,门口没有持枪武警站岗放哨。 从市中心去孔先生家开车只要十多分钟。孔先生家住曼彻斯特南部的别墅区,是一个两层欧式小楼,结构合理,美观,前后两个小花园,后花园比较大,里面种满了花草,蔬菜,还可以打蓝球,羽毛球。孔先生说,这房子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有一百多年历史。门前这条通往市中心的路叫“国王路”,当年希特勒轰炸曼城,破坏了市中心的一些工厂和公共设施,这里的民居和道路没有受损害。 孔先生儿子小爱德华,十三岁,聪明可爱,德智体全面发展,小提琴已过十级,篮球,足球样样都行,他现在一个天主教学校上初中。学校是全免费的,还免费供应午餐,提供书本笔墨等学习用具。另每周发二十英镑牛奶补助费,一年就是九百多英镑,折合人民币一万多元。小爱德华悄悄告诉我,他把这钱存起来了,准备给奶奶来英国买飞机票,你看小家伙多懂事。 孔先生带我们去看了小爱德华的学校,参观了曼彻斯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位于曼彻斯特市中心,是一所没有围墙、开放型的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以生命科学、工程、人文、经济学、社会学、与医学为最。迄今共产生2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英国第8名、欧洲第11名、全球第33名。曼彻斯特大学的约翰·莱兰兹图书馆藏书规模位居全英大学第三,仅次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校前身是建于1851年的欧文斯学院,1880年升格为维克多利亚曼彻斯特大学,1903年被正式命名为曼彻斯特大学。曼大以教学严谨,学术风气自由著称。我们在这里看到不少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这里还可免费参观图书馆,博物馆。学区里建的最高的最豪华的楼就是教堂。 在曼彻斯特期间,我们还去了英国最古老的德比郡。德比郡位于是英国中部,离曼城三小时车程。我们是自驾游。一路奔驰在美丽的大草原上,美景如画,目不暇接。现在才知道,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画家达芬奇,威廉·荷加斯笔下的画是真实的自然风光写照。 德比郡面积2,631平方公里。人口90多万。首府马特洛克建在山顶区东南边,四周群山环抱,依山傍水,房子也顺着山势而建,顺从自然姿态,没有一点造作。这个首府所在地的建筑,丝毫没有破坏山川河流的走势,找不出一点都市的影子,好像是一个边远乡村。这里北部为高原,最高点海拔636米,大部分高沼地为国家公园。中部为丘陵,多石灰岩溶洞。南部有较开阔的河谷平原。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哈顿庄园,就坐落在德比郡山顶区国家公园的心脏地带(怀河边bakewell小镇附近),是著名的电影拍摄地,先后在这里拍了三个不同版本的“简爱”。拍摄了电影“伊丽莎白”,“傲慢与偏见”和“波琳家的女孩”。因时间紧,没能去实地体验古堡风貌,只是站在马特洛克最高的瞭望塔观赏这座十七世纪就很出名的美丽城堡,想象着它古老浪漫的故事。 马特洛克在1893年就有了电缆车,当年它是世界上最陡的缆车,坡度为1比5,上升91米。因为我恐高没坐电缆车,直接徒步登山,别有一番风情。沿着山脊攀爬,坐在缆车上的老外们在高空与我们打招呼,伸出大拇指称赞我们厉害。我们爬上顶峰,正好是中午,天空特别通透,观远处美丽的村落,古老的城堡,远古的石崖,如画的山川,绿色的原野,如在眼前。近处的山峰怪石嶙峋,开满了奇花异草,风光无限。 山脚下两条河流环绕着这美丽古老的小镇,田野一片静谧。南边优美的德文特河边拥有18世纪至19世纪兴起的大量棉纺织工厂,初具现代工厂原型,它曾是阿克莱的发明被第一次运用到工业生产规模中的地方。工厂的工人宿舍群仍然保存完好,从这些古建筑群可以看出当年的工业繁荣发展。这些建筑已被英国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曼城期间,我们还去参观了曼联。从孔先生家去曼联只要十几分钟,这个叱咤风云的足球场,看上去比较破旧,主球场正门外是三球员穿运动服,拿着足球的雕塑,从大门走进去,满眼是商品化到极点的曼联商品,虽然商品很贵,但服务员的态度很友善,我当然只是看客而已。曼联成立于中国的光绪四年,是铁路工人的业余足球队,光绪十一年转为职业队,逐渐成了大布瑞特恩足坛上最受欢迎的足球队。1958年,曼联第1次夺得欧洲冠军杯,随后第2次冲击冠军杯,曼联用了整整80年才蜚声世界足坛。因我对足球不太感兴趣,在那里照几张合影留念就离开曼联。 伦敦的大街小巷几乎是几百米就有一个教堂,但是很难找到中国的道教,佛教寺院。我在网上查到曼城有个佛光山。刚好孔先生的朋友刘医生是佛教徒,我们在刘医生的带领下去曼城佛光山朝拜。这是个两层楼的寺院,门口挂着中文牌匾“曼城佛光山”。门上一幅对联写着: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这是世界佛门泰斗星云大和尚为弘扬佛法投资兴建的,大和尚也经常来这里布道、讲经说法。进门第一眼见到一尊汉白玉观音神雕像,我非常兴奋,像是见到久别的亲人,感动的热泪流满脸颊。英国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国度,自我来到达伦敦的第一夜开始,就像有一床被子闷在头上,总是异样感觉。今天自见到观音菩萨的那一刻,突然神清气爽。二楼供奉地藏王菩萨。那天刚好一位比丘尼带着几位华裔信徒共修《地藏经》,她们很热情邀请我一起共诵《地藏经》,觉得无比殊胜。 住在曼城的日子是非常幸福的时光,每天早晨去公园打太极拳,傍晚去郊外溪边散步,看潺潺流水,观夕阳慢慢落下。孔先生一家待我们比亲人还亲,特别是他儿子小爱德华,天天粘着我们讲家乡的故事,不管他们走得远,根还是在中国。孔先生说:英国的物质生活,人文环境真的很好,但我在这里永远是一个过客,我还是热爱我自己的国家,希望中国强盛,希望自己的家兴旺发达! 女儿在伦敦几次打电话催我们回去,我们只能恋恋不舍离开他们一家人返回伦敦。送我们上火车时,小爱德华哭了,我说:乖孩子不哭,我在家乡等着你们的归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