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20-06-16 11:04 |
诸葛亮作为丞相的治国之才,得到了非常高度评价,这方面古今应该是没有大的不同。《三国志》作者在评价他时有一句话:“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似乎是在说军事才能是诸葛亮的短板。那么,当时的蜀国人是怎样看待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的呢?
(诸葛亮 图片来源于网络) 魏延和李严等人的说法 在蜀国,大概能和诸葛亮讨论军事的也就是魏延了。诸葛亮北伐,魏延请求给他一万兵,让他单独从子午谷出兵,直接进攻长安。诸葛亮以为这条计策太悬,危险性太大,没有同意。因为这件事情,魏延“常常认为诸葛亮胆怯,叹恨自己的才能不能够尽情发挥”。如果说,蜀汉国人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直接看法的话,这恐怕是唯一一条了。尽管如此,魏延这个意见也只是不同意见的争论,还谈不上对待诸葛亮能力的否定。或者说,魏延既没有对诸葛亮有言辞上的看不起,也没有对诸葛亮的指挥在军事行动上有所不满。相反,魏延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军职一再升迁,应该说两人还是上下配合的很好的。这也反过来证明,对于诸葛亮统军以及他的军事才能,即便是魏延也是认可的。 另外就是李严和诸葛亮有分歧,后来被诸葛亮所废。不过,这只是李严伸手要权,也不牵涉诸葛亮的才能如何。 再来看看诸葛亮继任者的看法。 诸葛亮的继任者是蒋琬。蒋琬认为,诸葛亮数次走秦川,道路艰险,运输困难,所以不能成功。在他看来,不如乘水东下,从汉水水路袭击上庸。这种战略很快受到了蜀汉国上层的一致反对,刘禅还专门派出使节到汉中前方专门询问,蒋琬在上书解释的同时,也做了战略上的调整,又回到诸葛亮的老路上去了。 继任蒋琬的是费祎。费祎执政,姜维已经是主要将军了。姜维自负有能力,常常想着大举兴兵伐魏,却总是受到费祎的限制,给他带兵没有超过一万人的时候。费祎说:“我们这些人和丞相差的太远了!丞相都不能平定中原,何况是我们呢!”在这里,费祎和姜维讨论的只是诸葛亮军事方面的能力,没有涉及到治国理政方面。诸葛亮说姜维“敏于军事”,“深解兵意”,听到费祎这种话也没提出反驳意见,可见他是认可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的。 最后再来说说杨戏的赞词。杨戏著有《季汉辅臣赞》一书,许多记述被收于《蜀书》当中,且看对于诸葛亮是怎样评价的:“……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 可以说,蜀汉国人对于诸葛亮的服气不仅仅是在治国理政和法律层面,其军事才能也是无人不服的。 那么,蜀人是不是在故意夸赞他呢?应该说有这种可能,但不完全是这样。蜀汉国有个廖立,他连皇帝刘备以及蜀汉国第一大将关羽都敢贬低,还有什么人他不敢贬呢?尤其是费祎和杨戏,他们在评价诸葛亮时,诸葛亮早已经不在人世了,即便是先前有顾忌,到说话时也已经没有了。又比如姜维率兵出狄道,廖化就评价说:“‘用兵不知道收敛,必然是自取灭亡’,这就是指姜维说的。智力不比敌人高,而力量又比敌人少,在这种情况下还用兵无厌,又怎样能够成功?”要知道,这时候的姜维还是一个执政大臣,人还活着。诸葛亮身前身后都没有这种情况出现,就可知蜀汉国人是真心的佩服。古人不光都是按等级论人,马屁精更是为数不多,蜀汉国也是这样。比如说那个刘巴,张飞想结交他,到了家里拜访也不和人说话。诸葛亮给他讲情他不但不听,说出来的话反而更难听。 所以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无疑是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之一,即便是我们今天的人来看也是如此。诸葛亮军队的数量少,身后的国力也比不上魏国,能取得他的军事成就实属不易。尤其是,诸葛亮的对手是魏国的曹真、张郃和司马懿,和这些久经沙场的大将巨拏对阵而不落下风,没有真本事行吗?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诸葛亮“军事才能”不行这种事情呢?恐怕重要的原因在于治国成绩表现更胜一筹,或者说在当时就是最高水准,无人能够与其相提并论。当然了,《三国志》的作者不能把诸葛亮写得太过完美,这已经有人写有文章专门论证过,在此也就不用多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