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n |
2020-04-28 22:07 |
说到关羽,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有井水处有金庸”,可能有点夸大,但“有井水处有关羽”,那基本上是肯定的。 从史实到故事,再到信仰。千年来,讲史小说、民间信仰、历代皇帝都曾给关羽加持,成就了关羽“义”的化身。
关羽之所以能调动起这些力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最适合承载中国古代社会的普世价值“义”,最终也成为了“义”的人格化身。 01 在《三国演义》里,关羽不是最能打的。 公认最有战斗力的武将,应该是吕布。 “三英战吕布”的桥段里,张飞不敌吕布,关羽助阵,也只能打个平手,刘备加入了,才战退吕布。 温酒斩华雄,斩颜良文丑,都是罗贯中帮打的。
在史书《三国志》里,关羽不仅没那么重要,甚至没那么正面。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关羽刚愎自用,张飞脾气暴躁,他们的死都是因为性格弱点。 陈寿最后还不忘补个刀,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但在中国人心里,是不会注意到这种反差的,因为成圣成神的关羽已经深入人心,谁敢说关羽坏话,我跟谁急。
但真实历史上的关羽,表现确实不咋地。 就拿关羽最为称道的“义”来说。 在《三国志·关羽传》那900多个字里,其实找不到太多能把关羽跟“义”挂钩的内容。 刘禅给关羽的封号是壮缪侯,缪是名不副实的意思。 这可不是个好的谥号,含有对他失掉荆州的批评。 但是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对这个谥号感到不满意,他把史书中关羽的谥号改成了武庙中的封号忠义侯。 这样明目张胆地篡改史实,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少见。 乾隆接受不了这个缪字,因为他不认为关羽犯了什么错。 在他看来,关羽既忠且义,怎么会有错呢? 这应该也是当时中国人心中的普遍感受。
这说明,从陈寿到乾隆,人们对关羽的评价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这个变化得归功于小说。 从史书《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故事变得越来越丰富。 所谓“演义”就是讲史演义,类似今天的评书。 后来有人把说书演义的底稿整理成文字,就形成了最初的三国小说。 我们说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不是说他一个人创作出了全部内容,而是说他是最初做整理工作的那个人。
后来,有出版商出版了三国小说。一开始有了很多不一样的版本,最后,清代的毛宗岗父子修订了一个完善的版本。 我们今天说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指的就是这个最终定本。 02 关羽的形象,从史实到小说的演变过程中,一点点丰富起来。 以现代人的观点,在理解历史人物行为逻辑时,总会多加一层探究,不会用非黑即白的观点去看待某人某事。 但是,在流传过程中,三国的人物形象都是越来越鲜明,越来越黑白分明,越来越脸谱化。 讲故事的人会想尽各种办法,突出人物身上某一个鲜明的特质:曹操奸诈狡猾、刘备仁德兼备、诸葛亮神机妙算,而关羽就是讲情义的代表。 随着三国故事的流传,关羽有情有义成了一种共识。
讲故事的人就会为此增删或者修改情节,进一步强化这种共识。 比如,《三国演义》里,曹操俘虏关羽以后,安排关羽和两位嫂子共处一室,这是在试探关羽的人品。 而关羽这一夜手捧《春秋》,看到天亮,让曹操心服口服。 而关羽一夜不睡,体现的当然是他对刘备有情有义。 这个情节在某些版本的三国小说里是没有的,毛宗岗把它加到小说里,还特别强调这个情节重要,就是因为它充分地表现了两个主要人物的核心特征——曹操的“奸”和关羽的“义”。
曹操爱才,一直想把关羽收为己用。他想关羽把持不住,就没脸再回去找刘备,自然会跟着自己了。 而关羽的坚守,也就不只是在男女关系上保持清白,更是在表达忠于汉室,忠于义兄的决心。 03 三国的武将很多,三国之后也是名将辈出,为什么千百年来,大家都选择了关羽作为“义”的化身呢? 人们强化关羽的“义”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因为关羽特别适合表现“义”。
从人设来看,关羽是蜀汉第一武将。 宋代,人们普遍接受了蜀汉正统的观念,这就让关羽成了一个正面英雄。 而且,关羽熟读《春秋》,这在武将中是比较少见的。 《春秋》是儒家经典,熟读《春秋》,意味着关羽懂得儒家的伦理纲常,也就是“仁义礼”。 关羽因此具备了代表儒家思想的基本条件。
从经历来看,历史上,关羽受到曹操和刘备两方势力的赏识。 他虽然投降了曹操,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刘备身边。 这段“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经历,天然就是描写“义”的剧本。 关于这点,其实是有点难以理解的。 比如说,不管最终关羽是不是回去了,他确实是先投降了。 在那时候的情境下,相比投降,以身赴死是不是更显忠义呢? 因为资料太少,历史并不能给我们提供 答案。 这就给了说书人发挥的空间,只要把“坑”填好了,听众自然也就信服了。
那么,这坑是怎么填的呢? 就是用“义”来解释关羽所有的行为,把他的行为合理化。 具体来说,小说中强化了关羽投降是要“守护嫂子”这个动机。 这样一来,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理就可以解释了。 这个处理就是用“义”解释了关羽的行为。 在这期间,曹操的拉拢,还有前面说的秉烛达旦,以及后面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所有这些故事,都是在渲染关羽的忠义。
关于阵营之争,关羽的故事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疑点,就是义释曹操。 这个情节是小说虚构的。 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大胜曹操,诸葛亮派关羽乘胜追击。 关羽在华容道埋伏成功,最后却放走了曹操。 小说里,诸葛亮是设计故意放曹操走的,但又不明说,还用军法要挟关羽。 但关羽在军法面前,毅然放走曹操,“义”在关羽心中,大于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故事的魅力,义释曹操也成了《三国》中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04 如果你熟读《三国》,可能还有会疑问:关羽之前在许田,看到曹操对汉献帝不敬,明明那么坚定地想杀曹操,在华容道又放弃机会。 故事这么讲,不是自相矛盾吗? 毛宗岗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矛盾,他的解释是,这是因为关羽的处境不同。 在许田想杀曹操,他是想为大汉除奸。 在华容道放曹操,他是想报曹操之恩。 一次是忠奸分明,一次是恩怨分明,所以都是“义”。
这样的解释虽然有点牵强附会,但这确实是“义”真实的样子。 “义”字当头,用义指导行动,那一切就又合理了。 所以,关羽杀曹操是义,不杀曹操也是义。 通过说书人不断地强化,关羽的任何行为,都与“义”挂钩,他自然也就成了“义”的化身,“义”的符号。 可以这样说,《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成功,也是对关羽“义”的表现的成功。 通过“义”,关羽成为了全民偶像,加上其高大上伟光正的形象,进入到信仰系统,成为一个神,也是水到渠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