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0728710 |
2020-04-27 12:13 |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红楼梦》中凡出现“十二”字样,均照应十二钗。十二支宫花恰好可以照应金陵十二钗。 [attachment=2079012] 谁是惜花人呢?家住江南本姓秦,这不由让我们想起了秦可卿。秦可卿的判词有一句“情天情海幻情深”,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遇到了警幻仙姑,可巧的是警幻仙姑的模样和秦可卿一模一样,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这一描写则说明了警幻仙姑掌管着天下女子的过去未来,身上也兼具了天下女子的优点。[attachment=2079013] 《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薛姨妈道:“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得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attachment=2079014] 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串联起来了十二钗。按照薛姨妈的吩咐送给了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每人二支,黛玉二支,剩下的四支薛姨妈说“给了凤哥吧”。看了这样的安排很是疑惑,既然十二支宫花照应了十二钗,为什么唯独剩下了最重要的秦可卿?[attachment=2079015] 当我们看到后面的时候豁然开朗。周瑞家的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凤姐正在午休,平儿见了周瑞家的便到这边来:“你老人家又跑了来做什么?”周瑞家的忙起身,拿匣子与他,说送花儿一事。平儿听了,便打开匣子,拿了四支,转身去了。半刻工夫,手里拿出两枝来,先叫彩明吩咐道:“送到那边府里给小蓉大奶奶戴去。”[attachment=2079016] 其他人都是二支,唯独给了凤姐四支,薛姨妈大概也料到了王熙凤与秦可卿的密切关系,有了宫花一定会和其分享。但是为什么不直接命周瑞家的送给秦可卿两支呢?因为秦可卿毕竟属于宁国府,周瑞家的女流之辈送去太不方便了。王熙凤也是吩咐彩明送过去的。因为彩明系未冠小童,也就是一个小男孩,既可以和男子见面也可以和女子见面。[attachment=2079017] 周瑞家的送宫花一路走来埋下了许多伏笔,例如王夫人说为什么不给宝姑娘留着,薛姨妈说薛宝钗啊古怪着呢,最不喜欢花儿粉的,从来不戴这些东西。后来贾母游大观园的时候,发现宝钗房里清净朴素,一色玩器皆无。前后描写是一致的,烘托薛宝钗无情的性格,也预示了她孤独寂寞的后半生。[attachment=2079018] 周瑞家的将宫花送与惜春,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一处顽笑,见周瑞家的送花来,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一句玩笑话正印证了惜春的结局:可怜绣户后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attachment=2079019] 那周瑞家的又和智能儿唠叨了一会,便往凤姐儿处来。为什么在周瑞家的送宫花的路上安排一个智能儿?除了对惜春命运埋下伏笔之外,也暗写了一个人物——秦钟。[attachment=2079020] 正因为智能儿经常和师父出入贾府内宅,才会通过贾宝玉和秦钟结识,从而留下了一段风流案。秦钟在秦可卿送殡途中,住在馒头庵,和智能儿流连缱绻,两情相悦。后来智能儿还私逃进城看望秦钟,结果惹得秦业大怒,赶走了智能,责打了秦钟。秦钟一病呜呼,而智能不知下落,一对苦命鸳鸯便这样分崩离析。[attachment=2079021] 馒头庵实际名字是水月庵,因为它家馒头做得好,才起了“馒头庵”的诨名。水月庵让我们想到了“镜花水月”;馒头庵让我们想起了妙玉最爱的那句诗“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无论看起来多么美好圆满,最终转眼成空。[attachment=2079022] 秦可卿、秦钟姐弟二人正印证了太虚幻境的一副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秦可卿可以照应上联,秦钟印证下联。[attachment=2079023] 而他们的父亲秦业,则让人想到“宿孽总因情”。“业”是佛教词汇,分为身业、口业、意业,也就是说你一切的行为均为“业”,“业”是因,而“报”是果。善业善报,恶业恶报,所以要修业,修得今生修来世。[attachment=2079024] 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秦氏一家在《红楼梦》中极为短暂的出场,犹如整部《红楼梦》的序幕,通过情的指引,拉开了以《红楼梦》以“情”贯穿的悲剧。秦氏一家的悲剧又像是整个《红楼梦》悲剧的缩影,转眼之间一个家就烟消云散了。秦业代指天下痴情的父母,秦可卿指天下痴情的女子,而秦钟则是天下痴情的男子。[attachment=2079025] 来自情天,去由情地。情天情海幻情深,一生为情所惑,何时绝情而醒?秦钟临去之时向贾宝玉嘱咐:我们竟自误了!为何所误,正是为情所误。若干年后,贾宝玉悬崖撒手,绝情而去,才真正地了悟了。恐怕此时此刻,他才能明白秦钟的遗言。他用自己一生的时间,用无数女孩子的眼泪终于完成了自我了悟,自我救赎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