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0728710 |
2020-04-15 11:36 |
管仲《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隔墙有耳”常用于劝人说话要小心,免得泄露秘密。但是偷窥窃 听均非君子之行,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 [attachment=2074565] 然而大观园里是没有秘密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看起来是一对,连下人兴儿都知道;袭人做了准姨娘,黛玉约着湘云忙着过来道喜;史湘云身在贾府之外却知道林黛玉绞了她为宝玉做的扇套子;......否则,也不会引起这一场场的纷争了。 最为突出的两次窃 听事件恰好发生在薛宝钗和林黛玉身上:[attachment=2074566] 第二十八回宝钗扑蝶,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人说话:“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attachment=2074577] 原来是小红和坠儿在此说心腹事,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薛宝钗金蝉脱壳,嫁祸给了林黛玉,自己没事人一般堂皇而去。[attachment=2074568] 古往今来的读者对于宝钗嫁祸林黛玉义愤填膺。也有人为宝钗开脱,说她是无奈之举。但是君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薛宝钗身为大家闺秀听见别人私语,不说赶紧走开,反而“煞住脚往里细听”,这又岂是闺秀所为?可笑的是薛宝钗反而认为小红、坠儿是“奸淫狗盗之人”,宝钗从一开始就做错了,更何况后来还嫁祸于林黛玉。 用贾母的话来说“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attachment=2074569] 无独有偶,林黛玉也酷好此道。第三十二回林黛玉听说史湘云来了,便急急地来到怡红院,窥察二人的动向。因为之前清虚观打醮,贾宝玉知道史湘云戴了个金麒麟后,特意将张道士送来的法器中,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留了下来,意图送给史湘云。[attachment=2074570] 而且林黛玉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或鲛帕鸾绦,皆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attachment=2074571] 不想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宝玉还说了这样一番话:“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attachment=2074572] 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attachment=2074573] 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 虽然林黛玉的担心是多余的,但是这一番偷听也让她翻来覆去,愁肠百转。如果林黛玉不是存了这样的一段心事,又如何会病入膏盲,终于不治而夭呢。[attachment=207457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薛宝钗因为金玉良姻的说法而关心宝玉,爱屋及乌连她房里的猫儿狗儿都关心过度;林黛玉因为木石前盟的誓约而关心宝玉,闹出一段段悲喜交集的故事来。 唯有心底无私,方能到达天地宽的境界,无论宝钗看起来的大方得体,还是黛玉的尖酸刻薄,其实都摆脱不了情的困扰,爱的纠缠,让她们短暂的青春充满了悲伤的气息。[attachment=2074575]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还记得王熙凤带着宝玉去宁国府做客,回来的时候正赶上焦大醉骂,宝玉听了忍不住问道,什么是“爬灰的爬灰”?凤姐听了,连忙立眉嗔目断喝道:“那是醉汉嘴里混唚。[attachment=2074576] 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说没听见,还倒细问!”唬得宝玉连连认错。连大字不识几个的凤姐都知道非礼勿听的道理,即使听到了也要当作没听见,何况是满腹经纶的钗黛呢,终究还是为情所困,难逃情关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