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火爆节目主要靠什么? 有的靠大咖,有的靠流量。 有的靠“演”,有的靠“唱”,有的靠“撕”。 但今天这档节目都不靠这些,就靠一张嘴。 别说看不上,因为它的质量直接硬到你没话说。 主持人大赛
这档节目曾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王牌节目。 如果硬要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它,其实就是主持人选秀大赛。 但是,《主持人大赛》的精髓并不是“秀”,而是“赛”。 如今,每年的选秀比赛节目层出不穷。 快消娱乐的比赛方式,更是成为许多人一夜爆红的跳板,其中的水量不言而喻。 然而,《主持大赛》从1988年首办到2011年,23年只举办了6届。 别看次数少,但含金量极高,由节目出来的选手,如今几乎都是业界精英。 第一届的鞠萍、程前。 第二届的王志、曹可凡。 第三届的撒贝宁、沈冰。 以及后几届的李思思、胡蝶、王宁。
如今,这档节目时隔八年回归,一开播就爆了。 一晚上上了数个热搜,贡献了五个关键词。
打开B站看比赛,你会看见如下场景。 年轻的朋友都是“慕名而来”。
而看完比赛,都会有这样的感叹: “神仙打架”,“我的脑子可能不是脑子,我的嘴可能不是嘴”。
要说硬质量,《主持人大赛》绝对是由内到外的。 节目主持人,“北大还行”撒贝宁,从节目流程到气氛控场,再到幽默逗趣。 不可谓是“放心纵火犯,严肃惹人爱”。
节目的点评嘉宾,康辉和董卿。
节目的17专业评审,各个来头不小。 有央视名主持:敬一丹(《焦点访谈》《东方时空》),鲁健(《今日关注》《新闻60分》),朱迅(《正大综艺》《星光大道》),高博(《非常6+1》《经济与法》)等。 也有,如北大新传副院长俞虹,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许强,这样的央视领导、高校教授,业界和学界专家。 总之看起来就俩字:专业。
当然,些这只是节目外壳,而节目的内容才是王道。 不得不说,《主持人大赛》是我今年看过最痛快的节目。 首先,节目是“无明星流量,无话题炒作,无娱乐内容”。 其次,央视的制作将其他综艺的反复剪辑,环节拖沓,时间注水的毛病统统甩掉。 两分钟介绍完嘉宾,一分钟介绍规则,比赛就正式开始。
每期有十二名选手,分为新闻类和综艺类两组。 每组前三名晋级了下一轮。
比赛有两个环节: 3分钟的自我展示,有提前的备稿。 90秒的即兴主持,临时选题。 总共加起来270秒,时间一到必须停止。
没有背景成绩介绍,不需要抒情落泪,不和主持人唠嗑,一上台直接主持内容
在第一个环节中,主持人要尽可能展现自己的主持特点。 比如,新闻类选手,理工科学霸龚凡。 她不是科班出身,却用自己理工专业的优势,为观众带来一次非同寻常的科技新闻。
同时,她还用自己编写的程序为撒贝宁现场作诗,让现场紧张的气氛瞬间变活泼。
另一个选手赵思衡,走的是“相声式主持”路线。 抖包袱是一个接一个。
当然,会说话,能主持,有特点这只是基础门槛。 90秒即兴支持,才是考验一个优秀主人最重要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选手抽到选题,没有时间准备,马上开始节目主持或新闻评述。 央视驻北美分台记者邹韵,抽到选题是“勿需让座的老人”的新闻。
她从“本分和情分的交融”作比喻。一步步将新闻延伸到“中国为何能走过五千年的风霜”。 最后提炼出思想,这是“高贵的大智慧的复杂的精神”。
文艺类第一位选手尹颂,他曾经担任过春晚井冈山分会场的主持人。
他抽到的选题是“家乡的思念”。 从为理想奋斗的年轻游子,再到异地思家的过客。 他引用了余光中的《乡愁》,将观众带入情景。 最后踩着点邀请出对应主题的虚拟嘉宾,点出了节目的性质。
在即兴主持里,选手不仅要逻辑思维清晰。 也要时不时引经据典,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最后的收尾,更是要照应现实,升华主题,前后呼应,展望未来。 这样脱口而出的主持,都是妥妥的高考满分作文。
《主持人大赛》还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严谨性和专业性。 主持完毕,不需要问你什么梦想,评委直接打分。
打分机制,17位专业评分占60%,必须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 400名大众评分占40%,没有最佳票选奖。 最后评分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而在评委打分的时候,点评嘉宾的发言也是言之有物,精炼高效。 在即兴评述“抗战老兵亲吻国旗”的新闻时,选手最终将评述走向了抒情。
按正常情况下,这样的讲话,无论是逻辑还是情感都很不错。 但是,主持人康辉却说,这段主持缺少了“态度”。 总结起来就是:没有发散思维,结合现实论述。
文艺类选手孙鹏飞,即兴主持了《家乡的骄傲》的选题。
董卿在点评时,提出了一连串问题: “它为什么好吃?是土壤,阳光还是其他自然条件好?它好吃到什么程度?销到了全国全世界多少个地方?它给农民,给整个城市带来了什么不同和变化?”
董卿问出了问题,更点出了重点。 主持就像写作,最重要的就是“立意”。
别以为只有点评嘉宾金句频出。 到了一些新闻议题上,主持人撒贝宁也展现出了优秀主持人的思维素质。 在“最敬业的变脸”的新闻评述中。 选手看见的是“坚守”二字,从而带着正能量去赞美这种行为。
但在选手比赛结束后,撒贝宁却给出了另一种角度。 那就是关于服务业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服务更是一种艺术,而不是应该机械化和统一化。
《主持人大赛》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最终让节目大大区分于其他综艺,而成为了一档具有严肃观赏性的节目。 至于娱乐性,这并不是《主持人大赛》的首选。 当然不是一点没有,撒贝林的幽默机智,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这样的尺度把握,比其他主持人的胡乱搞笑风格高级太多。
主持人这项职业,在中国从来不缺优秀的个例。 但是能够做到顶尖级的却少之又少。 记得几年前,在《我是歌手》中孙楠突然退赛,汪涵教科书级别的救场,被人连连称赞。
由于职业原因,人们看见的总是主持人在台前谈笑风生,光鲜亮丽的一面。 而他们为此背后付出的心血却鲜有人知。 从普通话咬字发音的基础,到思维训练和知识储备,这些没法一蹴而就,只能日复一日的练习。
当然,像撒贝宁这样上得了《今日说法》,玩得开《明星大侦探》,可严肃可搞笑的主持人也是可遇不可求。 其实,主持风格并不是限制发展和舞台的原罪。 需要的是你对得起“主持人”三个字的能力和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