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也 |
2019-10-13 14:13 |
母亲九十岁出头,有时我带她到小区里走走,每次走过居委会边上的一间小屋,她总是要伸头往里瞧瞧,看看小屋里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母亲对这间小屋有感情,她在这里工作过好几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母亲退休了,她识些字,腿脚还健,居委会安排她到公用电话间做事。我们这个小区人口较多,电话间里放了两张桌子, 两把椅子,两部电话,几条长椅。对方来电话了,接电话的人住得近一点的,我母亲叫对方别挂,马上叫人来听电话;远一点的,请对方留下电话号码,母亲急匆匆赶去叫人来接。小区里常听到母亲尖亮的嗓音:“101室方阿姨,你儿子明天来吃饭,你准备准备。”“306室吴医生,医院里叫你快点去,有手术。”“106室小伙子,有位小姑娘叫你听电话。”……整个白天,母亲从东奔到西,从南跑到北,忙得不亦乐乎。电话间门庭若市,到了节假日,母亲更是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那时,通讯还比较落后,家里有私人电话是很稀罕的事。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私家电话开始放号了 。渐渐的,小区里经常看到拉电话线的工人,看到他们到各家装电话。我也花了三千多元初装费,申请了一个电话号码,到电话局办了手续,又按规定花二百多买了一部指定电话机,家里终于装了电话。 私人电话逐渐普及,母亲的电话亭冷清了许多。邻居张阿姨李阿姨常来和母亲闲聊。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手机逐渐进入普通百姓家。当时有一部摩托罗拉手机是一件很荣耀的事。二十一世纪初,骑三轮车的民工、小菜场的阿姨都用上了手机。母亲的电话间门可罗雀,后来彻底关门。公用电话成为历史。 很快,电话间变成了一个小型服装加工厂,哒哒哒的声音不绝于耳。不久加工厂关了,又开了间杂货店,后来又成了快递公司的收发站……现在呢,小屋里放了几排自动售货柜,柜里放着蔬菜。用手机扫一扫售货柜上的二维码,马上就能收到所购商品。小屋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写某某网智慧小屋。 难怪母亲走过这间小屋,总要停下脚步往里看看,里面究竟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 从高楼大厦平地起到地铁高铁满世界跑,从1G到2G、3G,到现在的4G……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机器人……新事物不断涌现 。 日新月异的世界让人眼花缭乱,新和异,都越来越好。
作者 林伟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