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19-07-24 09:20 |
豹竹涧,位于我的家乡山东平度市区约四公里,为平度旧八景之一的“豹竹云台”,名字既文雅,又蕴含着神秘和朦胧。最高处的莲花盆山就像一条巨龙盘曲而卧,形成了口细、颈长、腹大的葫芦谷,谷底豹竹随处可见,有一种说法是竹叶斑斑点点,极像豹子的皮毛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竹子旁边的奇形怪石状如虎豹而得名,豹竹涧命名的本义仍是个迷。哪种释义已无所谓,豹竹涧环境的幽雅静美、涧谷幽深,已征服了无数游客,吸引着不知多少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赶庙会。 家乡自古就有逢农历三月三到豹竹涧游玩、赶庙会的风俗。曾流传着:“三月三游豹竹涧,桃红柳绿艳阳天”的说法。儿时经常听祖母讲起她几次到豹竹涧赶庙会的经历:“我和你的两个二奶奶、一个大娘,走着到豹竹涧去赶庙会,人真多,真热闹,还有唱戏的。上面那一眼小井,常年不干,水真甜啊!”我那时就依稀知晓祖母她们到豹竹涧去并非游玩,而是烧香拜佛,我惊叹于她们这些小脚女人,竟步行十几里去赶庙会,她们是为了心中的信仰而去的。而我那时听了祖母对豹竹涧的美言,也渴望到豹竹涧去,我是本着豹竹涧人多热闹、景色迷人而想去的,只因年少而无法成行。 前几年,我和妻子去畅游了一次豹竹涧,实现了珍藏在心中多年的美好愿望。这一游不要紧,妻还真有瘾,我也有意,一拍即合,商定了重游豹竹涧。农历三月三日,我和妻一大早就起床了,匆匆吃罢了饭,打点行囊,挎上相机,就开车出发了。 这天,风和日丽,春风煦煦。汽车疾驶在由市区往北往东的公路上,迎着初升的太阳,扑入视野的是一片春光,一路春色;车里播放着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歌曲,恰经“欢乐之声”点歌房,心情好极了,车速也加快了。 不觉快到了牌坊,停下车,托人看管着。这时就见旅游区前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有骑着“老头乐”带着老太太的,有骑着摩托三轮车拉着老婆孩子的,有骑着电动车的大闺女、小媳妇,还有当村一边走一边欢快拉呱的年轻女人们,看那高兴劲儿,就知道拉呱的主题肯定是“三月三赶庙会”。而来往更多的当属开着私家车的,我俩赶到的时候,就见车辆已摆了一大溜,大概有几里远。 走进豹竹涧旅游区,只见不远的路旁就是一片茂密的竹子,我猜想这就是“豹竹”,便不失时机举起相机,不停地按着快门,“咔嚓、咔嚓”,将这一片带有豹竹涧象征意味的竹子定格在镜头里,将美丽的瞬间化为永恒。我在和当地在青岛工作的小伙子聊天时说:“怪不得叫它豹竹呢,长得像豹子一样凶猛,一般竹子在北方长不这么好,而它们不知在这里已长了多少年,越长越旺盛。”小伙子不住地点头:“是啊,是啊。”可能是因为年轻,对那片竹子没有过多的见解。 豹竹涧内,水丰竹茂,石奇松异,千年道观古木参天。蜿蜒溪涧,多飞瀑流泉,山川的灵秀,汇入了山涧。我们沿谷而上,路旁不时有小溪流出,泉水清澈见底,发出“叮咚”的声响,敲击着欢快的心房。有时顿然蹲到小溪边,洗一下手,擦一把脸,真想鞠一捧清清的泉水喝。心想,这有山有水的地方真是好啊!怪不得有这么多人来呢,于是我就想到了祖母从前说的那眼井,曾让我遐想了许多年。 峰回路转,举目仰望,在群山环绕的山涧里就是唐代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始建的云台观,它气势雄伟而秀雅,在群山环绕青松古木簇拥下,微微现出高大殿宇的飞檐,美丽壮观的高阁,横跨在弯弯的溪流间,是多么的洒脱与浪漫。清初邻县胶县文士张谦宜慕名登临云台观,大为惊叹,当即写下“树杪涌飞甍,阁跨溪涧曲”的妙句。这是对云台观的最好见证。当我们攀登到东山上俯瞰云台观时,同行的崔女士惊叫道:“你看,在这里看云台观多漂亮啊!”我几步就赶了过去,一看又是一道美丽的风,假若先前是壮观的话,现在就是秀美。我又是不停地拍、拍。云台观久负盛名,上千年来,一直是家乡最有名气的道观,不知延续了多少年,一直香火颇盛,前来烧香许愿、祈福消灾者络绎不绝。 云台观得名于观内一块兀起的巨大磐石,称为“云台”。触景生情,我想起了一段美丽的传说,听家乡老人们说,在“云台”附近生长着一片茂密的豹竹,竹叶滴下的露珠,天长日久,就在云台上穿成几个深坑。有的像钵子,有的像碗,大小、深浅不一。这些光滑圆圆的深坑,能雨前生云,预示着雨的到来。这个美丽的传说虽不足信,可儿时耳闻目睹的经历却犹在眼前。那时天大旱,庄稼不收就吃不上饭,被逼实在没法,祖母就和几个邻居老太太一起,到各家化缘,带着香纸悄悄地到豹竹涧云台观求雨。可能是巧合,不几天就下起了大雨,老太太们可乐坏了,认为到云台观烧香拜佛真灵验。 观内的茂密翠竹都写进明清人的诗里,大加赞美。明朝进士毛宗鲁登临云台观后,曾欣然写诗曰:“隐雾数层傍林馆,新梢粉褪豹纹斑。”是说这里的竹子上有状若豹子身上的斑纹,写出了这里竹子的特征。明朝另一位进士官贤来豹竹涧赠诗曰:“风萧响处秋风动,豹竹空余月夜回。”称竹子为“豹竹”,他认为豹竹涧的来历来自于“豹竹”。清初布政使官靖共写诗赞曰:“旁蹲奇石多如虎,莫怪漪漪似蔚文。”他认为丛竹旁的奇石状若虎豹。 登临云台观,见游人如织,观内因庙会而一场热闹,有男女老少一起跳广场舞的;有老太太们打腰鼓、扭秧歌的,另游客们驻足观看,同行的一位朋友说:“过去到了三月三这天,都是唱大戏,搞得很隆重,现在唱戏的少了,都改成跳广场舞、打腰鼓了。”我说:“这是随时代而变。”说完,我又想起了祖母到豹竹涧赶庙会听戏的热闹景象。 在观内各个庙宇前,都簇拥着众多的游人,烧香烧纸,香焰袅袅婷婷,点上了香纸,就到轮流着到几个庙宇间,在心中虔诚地膜拜,各抱不同的心愿而祈求,大抵有求子、求财的,有求平安的,有求驱除病魔的,还有为家人来祈求的,也是自己的心愿罢了。 据说,过去豹竹涧的云台观聚居着很多的道士,住持道长们“羽化登仙”后葬在云台观东面的山坡上,都是用长条石垒砌而成,点散在美丽的青山绿水间,形成了道教墓地独特的风格。 游览这些墓地时我一直记着,不能漏掉一段美丽而神秘的传说,我的心愿就是想寻找拜谒“李真人”墓地。突然间,我发现了“李真人”的墓地,顿觉一阵惊喜。我站在“李真人”墓前细细端详,他的墓也是用长条石垒砌而成,墓葬格外高大。明嘉靖年间的“李真人”是一位名重当时的“黄冠”,被称为“仙人”。传说“李真人”羽化前曾对他的弟子们交代后事,弟子们便问:“师傅,您什么时候回来?”“等到十八年后的一天,观内锣鼓不敲齐鸣,那就是我回来了。”“李真人”羽化时,捧手静坐,不食不动,身体始终不倒。等到十八年后,万历吏部尚书掖县人赵焕来游山时,对云台观中的一切都十分熟悉,并且此时锣鼓齐鸣。听到锣鼓齐鸣声,“李真人”的弟子们知道师傅又回来了,都出观相迎赵焕,赵焕来到观内,对着“李真人”拜了三拜,“李真人”的遗体訇然倒下。这时,弟子们都认为赵焕就是“李真人”转世,朝着赵焕跪拜,齐声叫:“师傅”。这段美丽而神秘的传说已在家乡民间流传了数百年,几乎妇孺皆知,更给豹竹涧增添了许多神秘诱人的色彩。 游览豹竹涧,我的思维始终游走在神秘与真实间,游离于历史与现实中,使我将过去的美丽传说幻化于现实的美丽景色中,这就是我游豹竹涧的收获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