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19-07-07 08:15 |
这次行程的终极目标,就是去雨崩,去看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就是太子雪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称为“太子十三峰”,以其巍峨壮丽、神秘莫测而闻名于世,主峰卡瓦格博,海拔高达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藏语为“白色雪山”之意,俗称“雪山之神”,被尊奉为“藏传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传说原是九头十八臂的煞神,后被莲花生大师教化,受居士戒,皈依佛门,做了千佛之子领乃制敌宝珠雄师大王格萨尔麾下一员神将,从此统领边地,福荫雪域。峰型有如一座雄壮高耸的金字塔,时隐时现的云海更为雪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早在30年代美国学者就称赞卡瓦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卡瓦格博和其周围诸峰,虽称“十三峰”,但语意是取“十三”这个藏语里的吉祥数,其实不是准确的十三个雪峰,而是较多山峰的统称。其中线条优美的面茨姆峰,意为大海神女,位于卡瓦格博峰南侧,传说中,此峰便是卡瓦格博峰之妻;五佛冠峰与卡瓦格博峰之间的是传说为卡瓦格博和面茨姆所生的儿子的布迥松阶吾学峰;意为“五佛之冠”的吉娃仁安峰,是并列排立的五个扁平而尖削的山峰,位于面茨姆峰北侧。
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们保护神的居住地,人类一旦登上峰顶,神便会离开他们而去,缺少了神的佑护,灾难将会降临。所以,在藏民的祈祷下,迄今为止,有记录的总共有9次攀登梅里雪山,全部失败。其中:中日联合攀登有4次,日本单独攀登1次,美国人攀登4次。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最后一次对主峰发起了冲击,结果遭遇大规模雪崩,所有队员全部遇难,自1996年后,国家明令禁止不允许攀登梅里雪山。人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方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若一心与自然为敌,只意欲征服自然,则必将以灭亡告终。
到梅里雪山的人,没有一个不想去看日照金顶的。因为高原和雪山的天气变化异常,终年被云雾笼罩,不轻易展示其神秘的容貌,一年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能看到这种奇观,而这几十天时间又大部分集中在晴好的冬季,大雪封山的季节游人是很难进到梅里的,所以说只有有缘人才能有幸见证这可谓千金难求的美景一刻。常常听到有人在梅里守候了十几天,或专程前来十几次却还是悻悻而归的故事。更神奇的是传说只要有日本人进山,梅里就不会现出尊容,去年有个段子,说一个新加坡人在飞来寺住了八天,都没能看到梅里,无奈地下山去了。导游和他开玩笑,问他是不是有日本血统,他一本正经地申辩说没有。下山后,他心犹不甘,又折返回来,终于看到了梅里的尊容。看到之后,他长舒一口气说,我回来不是为了看金顶,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日本血统。
小路大师这趟出来就是冲着日照金顶来的。减装备减粮草将长枪短炮三脚架全部打进背包后,小路长吁一声:“拼人品的时候到了!”
车子一路经过玉龙雪山、石卡雪山、白茫雪山等知名雪山,但也许是因为大旱缘故,雪山都融化的差不多了,只剩下星星点点的雪白。这些都不重要,天蓝、云白、山花烂漫看着神清气爽就好了,看雪山,还看梅里雪山。
一路颠簸,终于来到飞来寺。还未进村,刚刚转过山坡到观景台,大家就呼叫着冲下了车子。午后的梅里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白雪皑皑云雾缭绕,山峰在云雾中忽隐忽现犹抱琵琶半遮面,远远望去,太子十三峰一字排开,净蓝的天空中只在山顶拉出一线白云,好似梅里雪山手捧着哈达在欢迎大家的到来。从香格里拉请的藏族领队尼玛次里高兴地说:“虽然你们有几个看着像日本人,你们的丽水话听着像日本话,但你们都是好人,明天一定会看到日照金顶!”戴着好像鬼子军帽的遮阳帽的无事和驴皮马上拿下帽子,呵呵笑着说:“人品好,人品好!”
在飞来寺入住的客栈虽然不是赫赫有名的“梅里往事”,但打开窗户躺床上就能看见梅里雪山。想着明天就要早起等待神往已久的日照金顶,一个个早早就回屋上床,却不知道是过于兴奋还是高原反应,辗转难眠。只有格子一个人偷偷溜进了“梅里往事”,是去体验梅里风情还是继续寻找在丽江不得的艳遇还是去蹭网、、、、、、不得而知。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还是漆黑,一个个兴奋的人儿都已经陆陆续续爬上了天台,裹着厚厚的冲锋衣端着相机手机等待天亮。大师就是大师,小路早就架好了三脚架调好位置优哉游哉地点了支烟看光线。伪 大师虹儿雨影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学习机会,纷纷拿了相机上前求教拍日出的秘技,哄得小路洋洋得意了一把。
天开始渐渐地亮起来,原本还有几缕的云雾也都逐渐散开了去,墨蓝的天空开始染上浅浅的紫色,不一会,紫色开始转成紫红,淡红、淡白、、、、、、整个天空都亮起来时,一缕阳光打在完全没有一丝云彩遮掩的卡瓦格博峰的峰顶,刚刚还是激动兴奋的呼叫声忽然就静了下来,只听见一片咔咔的快门声。不一会,金色从峰顶倾泻下来,把整个山峰都染成了金色,也照亮了山腰上那一条云彩好似将军肚子上的腰带。身边,面茨姆峰、五佛冠峰、布迥松阶吾学峰全部都染成了金色。不一会儿,金色慢慢褪去,雪山变成了白色,天空也变成了美的让人窒息的蓝色,还有各式各样的白云开始慢慢涌现,加入到圣境里的聚会。整个日出只持续了不到五分钟,天台上的人们却恍若隔世,神奇的梅里,绝美的梅里日出,好到爆表的人品啊!回过味来,大家马上将手机上的照片整理发微,微博微信QQ博客,让所有的家里蹲的好友们羡慕去吧!眼馋去吧!砸手机摔电脑去吧!生怕气不死人的流浪牛还加上了一句:幸运如我,梅里眷顾!相比这些个疯魔癫狂欣喜若狂的人儿,最淡定的莫过是洞洞妹妹了,被吵醒的她掀开窗帘看了一眼金顶,说:“不错,挺漂亮的。”翻个身继续睡觉。最虔诚的一定是尼玛次里了,当大家看完日出下楼吃早饭时,他刚从外面走回来,已经转完塔拜过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不过即便是他也都很惊奇今天会有这样完美这样的日出。
吃完早饭就出发前往世外桃源——雨崩村。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缅茨姆峰和五冠峰下,是距神峰卡瓦格博最近的一个村子,四面群山簇拥,中间一片谷地住着二十几户人家,自今只有一条人马驿道通向外界,犹如世外桃源般轻易不为世人所识,必经爬山涉水,付出艰辛,才能让你走入这雪山下宁静的小村庄,许多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这才是梦境中的香格里拉。
车子沿着澜沧江大峡谷的峭壁开凿出来的碎石路开到西当村后,便没路了,从西当到海拔3700米左右的南宗垭口,有12公里的连续上坡的山路,而从垭口下到海拔3200米左右的雨崩村,还有6公里的下山山路。这18公里的路程,要全靠徒步或者骑马才能进入。流浪牛一路上早就将在高原缺氧的状况下爬坡的艰辛说得千难万险,带了一大堆摄影器材的小路大师早就铁了心打定主意是骑马了,做为南方部落资深老驴的虹儿看了一眼前方的山路,更是毫不犹豫斩钉截铁二话不说雄赳赳气昂昂地带头走向了马夫。初次远足走长线的杜鹃和向阳葵、行囊整个交给了胖胖的素素教授本来有些犹豫,见流浪牛背着个包豪气地说来雨崩就是要徒步的,顿时踏实地说:“牛,你徒步,咱就跟着你走成了。”搞得流浪牛没走先出了一头汗。一行十二人,五人骑马七人徒步。
开始的路还是比较平坦,坡度不大,沿途有很多杜鹃花,我们走走停停,走一路拍一路,也不觉得辛苦,几个人有说有笑的就到了第一个休息站,这时几个骑马的也才刚到,自然收到大家热烈的嘲笑,硕大的虹儿压着一匹矮小的好似未成年的小马唱着山歌上来,不屑的对几个徒步的说:“谁骑马啦!谁骑马啦!没文化,他们那个叫骡子好不好,不叫马。你们走个路就叫驴行啊,咱骑得这叫驴子,这才叫驴行。”
过了休息站,坡度陡了,路也难走了,开始进入大树参天的原始森林的爬坡路段,加上高原爬山比平时累很多,大家的速度就慢了下来,经常走个一两百米就要停下来歇一下大口地喘几口气,尤其快到第二个休息站时更是一段直线爬坡,胖胖被那个大包压的脸都白了,还好有素素和驴皮接力才背了上来。一路上,上去下来徒步骑马的驴友还是很多的,进出的当地藏民也不少,说是进去转山朝拜的。下来的驴友们都会热情地给上去的喊一声“加油!”告诉他们胜利就在前方不远处了,还有些好心的驴友会告诉他们一路数着电线杆走,数一根少一根,数到102号杆,就到了南宗垭口,下坡,就省力多了;当地的藏民都很质朴善良,迎面相遇都会笑着抬手道一声:“扎西德勒”。就在加油声和扎西德勒的鼓励下,七个徒步者终于爬到了著名的第二个休息站,因为这里有著名的方便面墙,方便面桶一个套一个的垒起来的墙。一般人走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都累坏了,时间差不多也是正午时分,都会在这里好好补充一下能量,有干粮的这时就赶紧拿出来减负,休息站也有粑粑酥油茶和炒饭,不过吃的人最多的还是方便面,其实也不贵,10元15元的,要知道这里的东西都是背上来的。方便面吃的多了,也不知道谁的创意,一个方便面墙就这么出来了,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
休息站到南宗垭口的路更是难走,加上体力消耗殆尽,填饱了肚子腿却发软了,一路上就这么数着电线杆往前。还好,这一段路上到处挂满了五彩的经幡,山风吹动着一个个经幡,仿佛是在迎接的每一个人,为每一个人喝彩,带给每一个人祝福,同样,五彩的经幡也给了徒步者信心和勇气,终于,102杆,到了。垭口的风有些凉,但这是舒爽的风。过了垭口,全是下山的路了。
下山就不觉得很累了,也不会大喘气,所以一路也没有很刻意的休息,只有在看到雪山、看到鲜花、看到飘逸的树胡子时忍不住停下来拍几张照。这段路很快就走到了签到站,骑马的早就在这边等着了,因为最后一小段是都要徒步的。快到村子的缘故吧,最后这点路仿佛杜鹃花都格外鲜亮,空气都特别纯净,脚步都特别轻快。转过一个弯,雨崩就蓦然出现在眼前,几间小屋、一缕炊烟、远处的雪山、山谷中的农田、清脆的脖铃声,感觉是那么非常的非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又好像是那么的不真实,仿佛曾经来过?或许是在梦里相见?但现在我们确定,我们已经站在雨崩的土地上。
上午十点十分出发,十六点三十分到雨崩。十八公里行程,历时六个半小时,精神亢奋,身如灌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