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他赴宴只为见到心上人,不想收获第一桶金,人生从此开挂 [5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他赴宴只为见到心上人,不想收获第一桶金,人生从此开挂 [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19-04-02 10:27
            
《红楼梦》是一本为人处世的智慧奇书,让我们在对《红楼梦》的解读中找到人生真谛、处世智慧。它持久不衰的魅力在于:以最小的面积,惊人非凡地堆积了最大量的处世智慧!
有道是:“天下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戴了面具的必然。”
话说红楼梦里的甄士隐是一个秉持出世态度的神仙一流人品,每日只知观花修竹的中产阶级,而贾雨村则是一个寄居在葫芦庙每日靠卖文维持生计的穷文人,也可以说其人是一条暂时被困沙滩上的潜水龙,是一个入世的世俗落魄穷书生。
甄士隐与贾雨村,这两个一仙一俗看似格格不入之人,那么,是什么样的因素,让他们息息关联,交集在一起了呢?

对此可以用歌德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话来诠释,歌德说:“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前进。”
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的故事,往往离不开他后面那个女人的推波助澜。很多时候,往往是,一个伟大的女人有意无意地成全了一个男人……
这个故事的起因还得从贾雨村中秋节前一次到甄士隐家玩时,偶然遇到的甄家一个叫娇杏的丫鬟说起。
当时这个眉清目秀仪容不俗的丫鬟出于好奇,曾回头看了贾雨村几次,落魄中的贾雨村就以为对方有意于他,还“自谓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而有些想入非非。
贾雨村看到有女孩欣赏自己,可想到自己虽有满腹的才华,眼下却一身的穷样,就自惭形秽,恨不得自己能马上金榜题名、高官厚禄,以博得此女子的欢心,从而抱得美人归,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从此对娇杏的日思夜想就困扰了贾雨村……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天晚上,面对伊人不得见的相思愁绪,贾雨村对月抒怀,吟诵了红楼梦里的第一首思念娇杏的情诗。
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这首情诗表达了贾雨村对娇杏的思念和发愿,自己将来蟾宫折桂,第一个要报答的人就是娇杏。

所谓心诚则灵,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也许是贾雨村此时思念娇杏的心情太诚恳真切没有一丝杂念,感动了上苍,就在他对娇杏念念不忘,期待中秋节这个团圆日能有机会到甄士隐家见上娇杏一面时,忽然一阵敲门声让贾雨村从对娇杏的思念中回到了现实中来。
原来是隔壁邻居甄士隐上门来邀请自己去他家赴中秋宴,甄士隐是娇杏的主子,贾雨村当时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难不成是自己的真情被娇杏感应到了,感动了上苍,间接让甄士隐来约我去他家,然后就能见到心心念念日思夜想的娇杏了,不是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我谢绝这次甄士隐的邀请,那不知又要何年何月才能见到很少出门的甄家丫环娇杏了呢。
出于这样的念头,贾雨村二话不说,就大步流星跟着甄士隐来到他家。

可惜贾雨村来到甄士隐家后没有见到日思夜想的娇杏,但却意外得到了甄士隐给他赴京赶考的大笔赞助。
贾雨村对甄士隐给的一万元钱却并不在意,好像人家给他这笔钱是理所当然一样。剖析他内心深处的想法,也许他认为这是托娇杏的福,否则自己当时不会那么痛快答应甄士隐,不因娇杏来甄士隐家自己也就不会得到这些赞助了。
一切的一切,还是拜侥幸所赐,贾雨村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心里越发思念娇杏,想要上京赶考获取功名的心思更为迫切,难怪他第二天就猴急着上路了,连等着与甄士隐打个告别的招呼的时间都不愿意耽搁了,为了娇杏,他什么都不管不顾了,他决心为了这个心爱的女人豁出去了,拼尽全力来赌一把,好得到功名后把娇杏娶到手,早日抱得美人归。

贾雨村得到甄士隐的赞助后,赴京赶考获取了功名,当上了县长,如愿以偿娶到了娇杏,人生从此开挂。但贾雨村求取功名的动机不纯,也就注定了他今后不会有好结果的下场。
为人处世,理应从容不迫,拥有一颗淡定的心才能做好每件事,所谓良因美果。

假正经也 2019-04-02 11:32
贾雨村是甄士隐最失败的的一次投资!

至尊狼王 2019-04-03 00:03
这个看来也是一只有信念之人

ad123456 2019-04-03 08:10
甄老头瞎折腾自以为能耐梗,养出个白眼狼

白海豚 2019-04-23 15:11
贾雨村求功名不纯也就有不好下场。

一号侦察兵 2019-05-03 15:00
意外的收获,总让人狂喜


查看完整版本: [-- 他赴宴只为见到心上人,不想收获第一桶金,人生从此开挂 [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