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守着三百年造纸遗存,铅山武夷山,82岁老人的廊桥遗梦[48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守着三百年造纸遗存,铅山武夷山,82岁老人的廊桥遗梦[48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18-10-09 11:02


提起武夷山,很多人自然就想到了福建武夷山市。其实整个武夷山脉绵延550公里,是闽赣两省的界山。蔚为壮观的武夷大裂谷,峰峦叠嶂,植被丰富,沟壑纵横,水系发达。

来过多次武夷山,对桐木江的水和万亩竹海印象最为深刻。漫山遍野的毛竹浩瀚无际,有水竹、苦竹、斑竹、紫竹、凤尾竹。深山溪流淙淙,四处竹影婆娑,进入万籁俱寂的竹海深处,突然就与世隔绝了,只有光影漫射,无数蝴蝶飞舞。

北麓的铅山武夷山,清明时节大量的新鲜嫩毛竹,成为制造连四纸等纸品的主要原料,这一带成了古代铅山造纸业的主产地,鼎盛时期有2000余张纸槽,成就了江南纸都的辉煌。直到80年代,由于现代工业的冲击,铅山手工造纸技艺与造纸作坊一起,才淡出历史舞台。

离开铅山武夷山镇王村大坑,沿着一条乡道,去往连通八闽的八大关隘中的温岭关。途中车辆很少,偶有装满毛竹的货车,因超载车体肥胖翘头甩尾。狭路相逢时,惯性带着车身,还未交会,长长的毛竹就先冲了过来,惊得一身冷汗。

愈往山里去,手机渐渐无了信号,导航失灵。山下一小村庄人烟寥寥,向路边玩耍的8、9岁男孩打听,小孩朗声回答:这儿是和尚坪村,山顶两块矗立相向的石头,是两个没头和尚,他们的头被雷劈掉了。抬头一瞧,真像!

隔着小溪,有一排空荡荡的老式房子,静默在夕阳余晖下。说明这儿从前有很多人活动过,那些房子是干什么的呢?

总算看见了一户人家,两位80多岁的老人正干活回家,先进门讨口水喝。杯子里有淡淡的油腥味,是炒菜锅烧的开水,很乡村的味道。82岁的杨学贵老人,武夷山垦殖场退休工人,育有四儿两女,现在和小儿子一家住一起,四世同堂的幸福老人。

桥那边一排白色瓦房,是有300多年历史的和尚坪造纸厂旧址,老夫妻俩10几岁就在那学徒,烧柴、煮料、剥竹丝、晒竹丝。鼎盛时有五口王锅,主要做土报纸,卖到石塘纸号,出口国外印刷报纸。铅山连史纸是与宣纸齐名的纸品,可对于土报纸还是第一次听说,据老人说,它的来历和抗战有关。

抗战时期交通阻塞,机制钢笔书写纸匮缺。反应敏捷的河口纸商,与槽户合作研制,在毛边纸浆中放入明矾等物,使所产纸张不渗水、不滞笔,有良好的吸墨性能,既利于钢笔书写,还可用作铅印书报。当时铅山是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部,印刷的《前线日报》采用的便是这种纸,故名“土报纸”。

汉朝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传到铅山后,聪明的铅山人迅速把它做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成为明清时期江南造纸中心,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纸上富贵生涯。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数处记载了铅山造纸,给予了高度评价。明清时期,铅山人有十分之四都在从事造纸业。“舟车驰百货,茶楮(纸)走群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江右商帮”,主要经营的就是茶叶、瓷器、纸张、苎麻、夏布等物品。

从上饶出行前,原本就打算到鹅湖撑石村寻找造纸遗存,没想到和尚坪村过去就是江南纸都石塘的主产区,曾经风云过铅山的造纸史。“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遗憾的是,有72道繁琐复杂工序的手工造纸几近失传,如今铅山像杨师傅这样,懂得配料、抄纸的老工人已所剩无,古法造纸遗址也濒临绝迹。

“英将、石塘纸槽多,八都、十都粮食窝”,说起这段历史老人心有戚戚,他用当地流传的顺口溜,概括着武夷山一带的造纸盛况。和尚坪造纸厂在最好的时候,有2、3百号人,光绪年间有过一次“和尚坪暴动”,是造纸工人不满朝廷欺诈揭杆起义后失败。这些历史渐渐被后人遗忘了,在企业改制时,连厂房也卖了。这三百历史遗存,又该由谁来保护?

老人大半生围着造纸和武夷山转,59年造纸厂转垦殖场管理,71年并入生产队,他成了拿工分的农民。73年恢复垦殖场后,继续造纸植树造林,纸厂萧条后才转到王村分场做养路工,62岁退休。杨奶奶一直是家属工,身体看上去不错,快80岁人还满头黑发,经常帮小儿媳妇干活,这不,正晒着萝卜腌菜呢。

小儿子外出打工,留下儿媳小杨照顾老人和俩孩子。小杨娘家紫溪,嫁过来8年,早已习惯了和尚坪安静的生活。她也想过出去打工挣钱,但带孩子出去生活成本高,加上两个老人年岁大了,身边离不开人。

杨爷爷手里被刺扎了,小杨赶紧忙着拔,一家人关系很融洽。小杨是个勤快人,种菜、养鸡鸭,每天在家做好早点,骑车送到5里外的王村卖,中秋节还做月饼卖。

山里生活寂寞冷清,老两口用力所能及的劳动,填充着每一个简单的日子。也好在是深山,这些有历史的老厂房,才没有被无所不在的房地产开发消灭殆尽。

他们还可以每天相互搀扶,过桥去河对岸的造纸厂遗址,回忆回忆往事,对曾经的辉煌,做最后的告别。对于年迈的他们,这也是种精神慰藉吧
云南有这么一个地方,它将中国和缅甸区分开来,但你一不小心就会出国,这个地方叫银井寨,位于云南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边。

它却是中国最友好的边界线,银井古寨与缅甸相连,房屋、田地、村寨之间相通,犹如《桃花源记》里面的记载一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缅两国人们经济文化交流极为繁盛,大家相处融洽,没有任何交通障碍。

就是这样的境况使得中缅两国在这个村落里的距离尤为特殊,边界处建造了一个“一寨两国水井”,踏过了这个水井你就相当于出国了。类似的标志还有“一屋两国”、“一桥两国”等,还有以水沟、土埂为界的。

这就会出现缅甸的牵牛花爬到中国的墙面上去开花散叶,中国的瓜藤跑到缅甸去结果,由于太近了,中国的母鸡跑到邻国缅甸居民家里生蛋的情况,也是常出现的,不仅动植物,同时连动植物,连人都能随便都能“出国”。

这里的“留学生”很多,缅甸的小孩早上到中国上课,可以到银井边防小学读书,午饭就回到缅甸家里吃,一天起码“出国”两次,而且也不需要签证什么的,全程畅通无阻,这待遇也是很牛了,更有趣的是中缅双方通婚的时候,来回娘家婆家都不带怕的。

虽然是两个不同国家,但是走路只需五分钟就搞定,分分钟变成两小无嫌猜的邻居关系。由于银井寨地理位置实在太过特殊,也成为中国最友好的边界线,但是除了当地人,其他人都需要办理通行证。

目前银井古寨也开发了旅游业,内部很多建筑都进行了翻新,当地人热情好客,很多人家都开起了家庭旅馆,用于招待游客,自己顺便赚个小钱,银井寨旅游业的开展为当地人增加了一项颇有收益的经济来源。

这样奇特的寨子的确能激发大家的好奇心,在这里你能领略不同国家之间的风俗人情,体验中国最友好的边界线,这么方便程度很难想象不是在巴铁呢,也能体验到两国文化的交融互补,住在这里的人可以说是相当尴尬了,母鸡到邻国下蛋,还要出国去捡回来,邻国的小孩到中国上课,一脚跨一个国家,随时都能和外国人接触,简直像从小就见惯了大世面一般。

一寨两国人,出门就出国,小孩到中国上课,母鸡到邻国下蛋。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世代相承。设想一下,不是同一国家的人,两小无猜的一同长大会什么样子?
旅行,可以一解她这么多年的不快,而且是旅行让她明白,不要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而且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不要什么。

旅行与不旅行的女人,人生是不同的。
唯有旅行,既让你及时审视内心,又让你抬头看到诗与远方。
生活中那些不爱旅行的女人,常常以自我情绪为中心,陷入小我。那些爱旅行的女人,识时务,活得通透,也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这让社长想到了当年说辞就辞的鼻祖:“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顾老师。

顾老师辞职之后,用了挺长一段时间去旅行,这一路,她不仅遇见了山河大海,也遇见了爱与未来。


出于对旅行的热爱,夫妇俩人还开了一间民宿,让旅行的梦继续,也为了遇到更多有趣的人,遇见更多风景。

她把旅行融进了人生,而对于热爱旅行的人来说,旅行,会让我们找到了信仰。一个有信仰的人生,不管成不成功,至少不会迷茫。
旅行,让她看清生活,也看清了自己。
就像她说的:“其实辞职不是因为勇气,而是对自由生活的底气和渴望。”

只有走过的路,才知道有短有长;只有经过的事,才知道有喜有伤。去了地方多了,就算再次跌入繁琐,也不怕,因为旅行能褪去精神世界里的污垢,让人重生。
如果哪一天你累了,那就不妨给自己一场旅行吧,去和自己和解,去和过去画上句号,回来,一切重新开始。
你可以去一趟西藏,看一次布达拉宫,走一次八廓街,感受雪域高原的雄壮,感受信仰的力量。

你可以去一趟新疆,看天山壮观冰川映衬着宁静湖水,看禾木、白哈巴原始古村,炊烟袅袅。

你可以去一趟西安,看十三朝古都下的长安城依旧繁华。

你可以去一趟泸沽湖,看梦中的那一抹蓝色。

你可以去一趟九寨沟,邂逅涅槃之后的壮美。

你可以去一趟甘南,碧草蓝天,美得超乎想象。

图片源自网络
你可以去一趟故宫,触摸历史,穿越光阴。

©故宫博物院
你可以去一趟元阳梯田,去看看天地间最美的曲线。

你可以去一趟东极岛,让心流浪,让思绪飞翔。

你可以去一趟乌镇,一个人也超适合去。

你可以去一趟安昌,那有江南水乡最美的模样。

©古镇安昌
你可以去一趟色达,体会何为“色达之后,再无色达”。

©云路樵歌
你可以去一趟洱海,那里人间胜景,一生必去。

你可以去一趟凤凰,烟雨朦胧,大美湘西。

你可以去一趟呼伦贝尔,天地苍茫,马头琴悠扬。

你可以去一趟荔波,绿色仙境,满世界的清新。

©云淡风轻得微蓝
你可以去一趟重庆,魔幻山城,巴适安逸。

你可以去一趟稻城亚丁,那是一个上帝眷顾的地方。


我们经常说地球是一个水球,大面积都是海洋河流,由于地形变化或者其他因素,地球上的江河海流有数不尽的小岛,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地球上面积最小的的小岛,只有306平方米,小到只能容纳一个屋子和一棵树,也被称为是全球最“孤独”钉子户,四面全是水,随时可能被涨潮的水淹没。

如今生活压力社会压力让人们喘不过气来,经常听见人们说梦想就是一家人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无忧无虑的生活。而这座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小岛就被一个家族买了下来,成为自己的领土。而在这样小面积的小岛上生活也着实不易,为此这个家族的人为了在这个小岛上建造房子也是想尽办法。

法律上的岛是规定必须面积要大于一平方英尺并且必须高于海平面才可以称作为岛。所以这个家族的人为了让自己的领土成为一个岛屿,费尽心思在这个小岛上建造了一个小屋子和种了一棵树。如今这棵树已经长得非常大了,在树下还可以放两张休憩的椅子,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这个家族的人将这个岛上每一分土地都利用得非常透彻。这个家族的人将这座小岛变成了真正属于他们的领土,成为了这个家族度假旅游的专属景区,在小岛上一眼就可以望到无边无际的大海还可以和海鸥相伴嬉戏。在家中就可以感受到海边度假的舒适而且不用担心被外人叨扰。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和舒服的度假方式可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吧。虽然这座小岛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但是它四周全是海水,而且只是比海平面高一点点,如果有暴风雨导致海水涨潮或者海平面上升,那么这座小岛就很有可能被海水淹没,辛辛苦苦的建设就会被海水所吞噬成为一望无际的海洋中的一个角落。


smen 2018-10-09 11:07
酸甜苦辣的人生啊


查看完整版本: [-- 守着三百年造纸遗存,铅山武夷山,82岁老人的廊桥遗梦[48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