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爹 |
2018-09-22 14:49 |
女性朋友们有一位亲戚 每个月都会来拜访一下我们 她就是传说中的“大姨妈” “大姨妈”这个亲戚有点不好伺候 经常会在我们身体闹个别扭 …… 而黄小姐就更“惨”啦 ↓↓↓ 每逢经期就“屁股”痛,还便秘,31岁的黄小姐被这个症状折磨了十个月,近期在我院找到了原因——骶前间隙长了巨大囊肿,就像一个“大土豆”。
现实中的大土豆... 我院副院长、结直肠肛门外科一区主任黄美近教授表示,该病发病率仅为1/40000,长得这么大则十分罕见!
怪事!身体里长了个“大土豆” 骶前?囊肿?相信光是听到这两个词,很多朋友都是一头雾水。但是黄小姐就中招了! 约10个月前,31岁的黄小姐(化名)发现,自己不仅是每个月“总有那么些不自在”,而且在此期间,“屁股”(骶尾部)还会不间断地出现剧烈疼痛,每次至少坐立不安疼个10来分钟,整个人都不好了。再加上便秘也来捣乱,让她是“有苦说不出”。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约有大半年,自觉不妥的黄小姐在当地医院做了MRI检查,结果提示直肠后间隙占位性病变。此时,骶尾部的疼痛已经加剧到无法忍受的地步,多方求医无果的情况下,心急如焚的黄小姐最终辗转来到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找到黄美近教授。
▲影像中,囊肿的成像清晰可见,占位极大 据接诊的叶俊文主治医师介绍,在距离肛门2厘米处就可以摸到了直肠后壁一个软软的肿块。该院结直肠肛门外科黄美近教授凭借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经过缜密的问诊,再结合完善CT及MR检查,最终确定了病因——原来黄小姐体内骶前间隙处竟然潜藏着一个巨大囊肿! 黄美近解释,正常人的骶前间隙就是两层膜,骶前筋膜跟直肠系膜,如不长东西基本上直肠是贴着骶尾骨下去的,一般宽度仅有5mm左右。在这么小的间隙中长出来的骶前囊肿,如果一经发现,一般是建议积极的手术治疗。 他指出,首先,囊肿有恶变的可能;其次,囊肿可能会继发感染,从而增加彻底切除的难度,术后感染和复发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最后,早期没有处理的囊肿会逐渐增大,使完整切除变得更加困难。鉴于黄小姐的病情已刻不容缓,手术治疗迫在眉睫。 天无绝人之路,“曲线救国”妙手除病 前文讲过,骶前间隙是一个潜在间隙,前方是直肠,后方有骶尾骨的保护,操作空间极其狭小,周围结构复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平日我们总说“拔出萝卜带出泥”,何况现在骶前这个狭小空间里塞了个这么大的“土豆”,该怎么用最小的伤害方式挖出来呢?一条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此次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 黄美近坦言,此次手术,可谓“瓶中取物”,要从细窄的间隙取出硕大的囊肿,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唯有“另辟蹊径”,不走常人路,方有新生机。分析了种种利弊后,黄美近做出了一个决策:经腹经骶尾双入路骶前囊肿切除术。
▲换个角度看“大土豆” 这个囊肿如同一个巨大的白色幽灵,压迫着每个人的心;无影灯下,每位医务人员都绷紧了神经。 在麻醉科、外科医护人员们默契利落的团队配合下,先让患者仰卧,使用腹腔镜经腹游离囊肿上极,而后再改成俯卧折刀位,经过骶尾入路,游离囊肿体部及底部(过程需去除尾骨,离断肛门括约肌后再重建。),正如“挖土豆”一般,对囊肿来了个360度无死角的全包围。
▲黄美近教授在手术 柳叶刀一寸寸深入,在医生手里似乎拥有了生命,灵蛇般游走,准确避开所有可能诱发患者危险的暗礁。终于,黄美近教授团队大胆采用的“曲线救国”之术,灵巧而精准地将这个足有10cm大的囊肿成功连根拔除!
(图片可能引起不适,小心选择查看)
10x8x4cm!这么一个巨大的囊肿,折磨了黄小姐十月有余,终于在医护人员的妙手下结束了它“为非作歹”的生涯。 看似惊人的处理方式,实际却将对患者的伤害减到了最小,术后观察,黄小姐的排便、排尿等功能均完好无损,周围神经也没有造成损伤,伤口愈合后就很快出院了。 小知识: 骶前肿瘤也称直肠后肿瘤,是发生在骶前间隙的一种组织来源多样的少见肿瘤,其中以发育性囊肿最为常见,根据其不同的来源胚层,可分为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尾肠囊肿及畸胎瘤。 骶前肿瘤发病率极低,多个大型治疗中心报道其发病率仅为1/40 000。由于其位置深在,成无痛性生长多见,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多于女性妇科检查时发现。 它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常由于囊肿的压迫和感染表现为骶尾部或者肛周的疼痛而就诊。常常与肛周感染性疾病、骶尾部藏毛窦等疾病难以鉴别。
虽然广大女性对“大姨妈” 有一丢丢烦 但有的时候她还是能对 身体亚健康提前做出预警 还是功不可没的 所以请广大女性善待“她”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