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这些表现你有吗?可能是腰肌劳损[11P]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这些表现你有吗?可能是腰肌劳损[11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18-06-03 10:30


❖ 上班一直坐着,腰部酸胀还有刺痛?
❖ 腰疼的时候用拳头捶捶就能好点?
❖ 劳累的时候重休息的时候就能减轻?
您也有这些问题?可能是腰肌劳损。
常听人说腰肌劳损,但是腰肌劳损到底是怎么回事?
1
什么是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2
腰肌劳损有什么症状?
a.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b.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
c.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
d.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3
引起腰肌劳损的原因?
除腰部本身的局部病变外,引起“腰肌劳损”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急性腰部扭伤未经及时合理的治疗,而形成慢性创伤性瘢痕及粘连形成,腰肌力量减弱发生疼痛。
腰部慢性积累性损伤。职业原因需长期弯腰工作者,或因姿势不良,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被牵拉状态,久之腰肌产生慢性损伤,出现腰痛。
无论慢性累积性损伤,或由急性损伤遗留为慢性腰痛,其主要病理是肌肉纤维充血、水肿及肌纤维间或肌肉、筋膜纤维间发生粘连、炎细胞浸润,使腰肌正常滑动受到影响。当腰部活动,特别是腰前屈位时,受损腰肌即受到牵拉刺激,通过神经反射表现出腰痛症状。
在这些致病因素中,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以局部疾患(外伤、扭伤、劳损、退行性病变、炎症等)及体位姿势不良为主,是骨科及康复门诊遇到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4
如何治疗腰肌劳损?
避免过度劳累,急性损伤期应卧床休息1-3天,逐渐恢复活动。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炎药,做理疗、推拿、按摩等舒筋活血疗法。
坚持适当功能锻炼。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为我们推荐一套由他的团队拍摄的脊柱保健操。本套保健操是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精选了7组动作,锻炼针对性强,动作简单有效。
适用范围广:尤其适合患腰椎疾病(如腰肌劳损、轻度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和腰椎手术后病人康复锻炼,长期伏案工作人员存在腰背不适的,以及其他平常运动量不大的健康人群都可以做。
本套脊柱保健操,大家做时因人而异,由少到多锻炼;推荐一天做2-3次(早晚/早中晚),每组动作每次做10-15次。
视频
动作要领

第一节:仰卧位--屈伸腿
本节操的要点在于缓慢的屈腿,再缓慢的伸直,左右腿交替,重复上述动作。

第二节:仰卧位--直腿抬高
在腿伸直的状态下缓慢的抬高,根据自身情况,尽量抬高到60度以上,再缓慢的放下,双腿交替进行。切记腿不能屈曲,而且放下的过程不能过快。

第三节:背桥--五点支撑
双腿屈曲,稍并拢,双手放在身体的两旁,以起到支点作用。缓慢的抬高背部和臀部,呈搭拱桥姿势。此姿势保持3到5秒,再缓慢放下。

第四节:背桥--三点支撑
在上一节操体位的基础上,双手抱于胸前,同样缓慢的抬高背部和臀部,呈搭拱桥姿势。此姿势保持3到5秒,再缓慢放下。
第五节:小燕飞--头胸后伸
俯卧位,双手背后,交叉,双腿伸直。缓慢抬起头和胸,使背部后伸。根据个人情况,尽量抬到最高点后坚持3-5秒,再缓慢下来。

第六节:小燕飞--直腿后伸
俯卧位,双手放于胸前,伸直双腿,先后伸左腿,根据自身情况,尽量抬高,至少约30度,并在最高点坚持3到5秒,再缓慢放下,左右腿交替进行。

第七节:小燕飞--整体后伸
俯卧位,伸直双腿,伸出右手,同时后伸右手和左腿,根据自身情况,尽量抬高,至少约30度,并在最高点坚持3到5秒,再缓慢放下,再换左手和右腿,重复上述动作。
5
如何预防腰肌劳损?
1.防止潮湿,寒冷受凉
2.急性腰扭伤后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3.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
4.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
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在僵坐一小时后要换一个姿势。同时,可以使用腰部有突起的靠垫为腰部缓解压力,有助于避免出现腰肌劳损。背重物时,胸腰稍向前弯,髋膝稍屈,迈步要稳,步子不要大。
5.防止过劳,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
6.使用硬板软垫床,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一张10厘米厚的软垫。
7.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

沙漠之虎 2019-06-21 12:01
劳逸结合还是比较重要的


查看完整版本: [-- 这些表现你有吗?可能是腰肌劳损[11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