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8-05-24 11:38 |
曾在去年大手笔开出100亿元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慈善捐款,东方园林的董事长何巧女为此收获了一片赞扬声,但这位赢得世界好评的“慈善人士”欲在资本市场融资10亿元却不被买帐,落下了“最惨发债”的尴尬名声。
5月21日,东方园林公布其2018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结果:原计划2个品种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的公司债券,最终发行规模合计仅5000万元,几近全部流标。
东方园林作为PPP明星企业拿着AA+的评级,发债也吃了“闭门羹”。流标事小,“借新还旧”的算盘可还如何打下去?
统计数据显示,东方园林2015年-2017年以来拿到的订单数量约在70个左右,涉及金额高达1200亿元,且几乎全部为PPP项目。
众所周知,PPP项目的投资周期长,回款慢,十分考验企业的现金流能力。此外,今年一季度国家财政部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加大了PPP规范清理力度,发改委也严禁地方以PPP等形式违规变相举债。
作为PPP龙头,东方园林受政策冲击较大;而且,投资者对于其未来两到三年的偿债能力预期也十分悲观,才造成了当下的尴尬境地。
企业举债发展的模式或到头
今年以来,债务违约的新闻不绝于耳,之所以这波违约在大家耳边充斥,是因为今年的情况和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的违约案例主要集中爆发在民营上市公司中。
据券商统计,去年8家新增的违约主体中,仅有1家是上市公司,而今年6家新增的违约主体中,有5家是上市公司。
今年新增6家主体,分别是亿阳集团、神雾环保、富贵鸟、凯迪生态、中安消和上海华信。
相较于国企而言,民企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更大,而且对融资的依赖也更大,在债券市场持续调整后,许多有发债需求的主题被迫取消发行,融资受阻,信用违约事件就增多,由此又导致市场度民企债更加谨慎的情绪,形成了恶性循环。
除了东方园林再融资受阻的情况外,还有一些已经陷入债务危机的企业,面临着多只债券到期的对付压力。
分析来看,当前这一轮违约触发的主要原因是,或是在去杠杆和强监管下,部分企业再融资的严重受阻,而且这波违约可能才刚刚开始。
根据2018年一季度财报显示A股多数板块筹资现金流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行,反映了融资环境偏紧对企业经营活动已经产生实质影响,也让市场对企业后续盈利状况产生担忧。
此前,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全国政协的专题协商会上发言指出,要使全社会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被市场解读为,举债发展的模式将走到尽头。央行主管媒体近日也发文称,违约事件是市场出清的选择。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企业融资金额约为3.8万亿元,比2017年同期锐减了0.96万亿元,比2016年同期锐减了1.63万亿元。减少的万亿元,很大程度上缘于股债两市融资条件收紧。
分析目前的再融资渠道来看,随着资管新规的正式落地,尽管存量理财产品的过渡期有所延长,但“去杠杆、去刚兑、去通道”的监管态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债券方面,资金表外转表内、资管产品净值型转型均伴随着对信用风险容忍度的下降,净融资很难大幅上升,表内贷款亦受资本金、行业政策、风险偏好等制约,除非有进一步政策支持,短期内或难以弥补再融资缺口。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在报告中分析称。
根据海通证券的分析,2017年底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依然处于高位,其中房地产、建筑、综合行业的杠杆最高,建筑和综合行业中有不少城投公司。其他杠杆率较高,或者去杠杆背景下杠杆率反而明显增加的行业还有电力及公用事业、家电、汽车、交通运输、电力设备、商贸零售等。
如果说本轮违约的驱动因素是再融资压力增大,那么,违约潮要想退去,就必须是融资渠道的重新放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