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徽派最大古建筑群查济古镇许溪河畔,有一家远近闻名的老豆腐坊,经营这间豆腐坊的主人是一对双双年满71岁的查姓老夫妇,膝下儿女都已经家庭幸福美满,有远嫁上海北京,也有陪伴在身旁的子女,个个事业有成。然而,他们依旧日益操劳,只为经营这家已经祖传三代的老豆腐坊。图为安徽省领导到老豆腐坊调研的照片,它家的豆腐坊有着独家的口味,获得村民、游客一致好评。
图为查爷爷在豆腐坊忙碌的晨景,他每天四点半起床,然后是磨豆浆、煮豆浆、做豆腐,…所有忙下来的时候已经上午十一点了。查爷爷老伴是村里过去红白酒宴的大厨,有一门上好的手艺,她做的炸豆腐、臭豆腐令人回味,不少村民、游客直接打包带走,在他家待一小会儿,会见到临近村民到他家购买豆腐。
“我们的豆腐出名、好卖,不仅因为价格实在,主要是我们的手艺祖传三代,大家都习惯了我们做的豆腐。”在查家的老豆腐坊吃一顿早餐,臭豆腐、豆浆、豆腐脑一起通吃了,不过10元钱。附近村民每天上午拿10元钱过来,可以带走一袋子豆腐干,够吃一两天了。图为老豆腐坊奶奶吃早饭,忙碌一个上午,他们九点才开始吃早饭,稀饭、豆腐干和咸菜,看不出来他们也是全面小康的家庭了。
图为老豆腐坊夫妇早点,就地坐在厨房里吃了起来,简陋简单。“习惯了,也没什么。”他们说话简单、热情,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图为豆腐坊的豆腐渣,他们从早上四点半到晚上六点都在忙碌与豆腐有关的事情。
图为做好的豆腐,一板接着一板。

老豆腐坊的厨房,全是豆腐和豆腐模具。
图为豆腐坊的厨房。
图为豆腐坊的黄豆在许溪里浸泡发酵,每天都浸泡4小时,然后捞起来等待清晨四点半磨豆腐。
豆腐网,传统的架子。
图为老豆腐坊老夫妇制作的臭豆腐,真的是一口一块。

图为老豆腐坊的豆腐脑。
图为老豆腐坊的臭豆腐,游客和村民都喜欢打包带走。

老豆腐坊老板查爷爷,饭桌之间还有年轻的风范,丝毫看不出来已71高龄。

老豆腐坊招待客人的饭菜,全与豆腐有关。

豆腐坊老夫妇做的饭菜,色香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