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假正经也 2017-08-25 10:36
晚清有一个姓陈号蜕庵的学者曾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一部小说,而应当归入子部。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归入子部,等于说《红楼梦》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野史或“闲书”,而是一部思想巨著。



他说的“子部”,就是指我们中华文化体现于书册形式上的“四部”、“四库”:经、史、子、集中的“子”类,皆为古代大思想家的论说,亦即“诸子百家”的“子”。这就点明了《红楼梦》的巨大的文化蕴涵。这是敏锐的文化眼力与灼见,十分重要。


何谓“文化”?“文”,大家都懂得,那么这一个“化”字如何理解呢?“化”即感化、教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化”,而且古时以异族学习汉文化为“归化”。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必须先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记得甄士隐与贾雨村,但有谁记得他们二人的名字?贾雨村,名“化”,取“春风化雨”之意,表字“雨村”。甄士隐,名“费”。《四书》中有句曰:“君子之道费而隐”,故名“费”,字“士隐”。在雪芹时代,读书识字之人一看都懂,又有义理又有趣味,而且还谐音有双关妙语的匠心。这是独特的汉语文之魅力!


中华文化的特征有两大条主脉:一条是“仁义”二字,这是自修待人之道,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另一条是才情灵秀之气,正是这才气智慧凝结成为一部中国文学史。懂了这两端,再看《红楼梦》,体现的也主要就是这两大方面,即: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道德仁义与才情灵秀之气所缔造的精神事业。


有人问我研究红学多年的体会是什么,就是两个字——“沁芳”。“沁芳”二字又有何重大意义,值得研究五六十年始明吗?这是因为:大观园的一条命脉是沁芳溪,而所有轩馆景色都是沿着此溪的曲折而布置的;是故沁芳亭、沁芳桥、沁芳闸,都采此名。


《红楼梦》中“试才题对额”一回写到宝玉与众清客穿过“曲径通幽处”,见到园中第一处景致:一派好水,一桥一亭翼然水上。贾政欲因水取名为“泻玉”,但宝玉认为“泻”字不雅,提议名为“沁芳”。“沁芳”这个美好的名字的取义当源于王实甫的《西厢记》,莺莺上场时那段唱词:“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芳”即“落花”,“沁”即“浸于水”,正是《西厢》“花落水流红”的“浓缩”和“重铸”——它标出了全书的巨大悲剧主题,即“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字面“香艳”,内涵沉痛。这就是汉字语文的精髓之表现。


黛玉其实并非因病而死,而系投水自尽。警幻仙子歌云:“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且款待宝玉“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群芳髓(碎)”。“沁芳亭”是大观园景致的主线,“泻玉”、“沁芳”正是暗示了众位女儿的悲惨归宿。我之所以反复强调这“沁芳”二字的文化涵蕴,就是为了说明:为什么我说《红楼梦》的主题是用如此一种高雅优美的中华语文独特的手法来表现的,如果你不懂《红楼》与我们的文化的关系,你又怎能懂得它的价值意义,又怎能领会欣赏它的意境之美妙呢?


一位学者说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皆可用一个字来评,《三国演义》——“忠”;《水浒传》——“义”;《西游记》——“诚”;《红楼梦》——“情”。我觉得这四部书讲的都是一个主题,即人才问题。《三国》讲的是帝王将相那一等级的文武人才;《水浒》讲的是强盗人才、绿林好汉、草莽英雄;而《红楼》正是为一批受压抑、歪曲、奴役而又才气横溢的女儿鸣不平。正如曹子(即曹雪芹)借秦可卿托梦给凤姐道:“婶子,你是脂粉队里的英雄!”以前只有“红粉佳人”,且是衬托绿林好汉,而曹子前无古人地创造了“脂粉英雄”一语。

施公(即施耐庵)对曹子的影响极大,曹子甚佩其敢写世人之不敢写,亦欲发前人之所未发,为闺阁掬一捧辛酸泪。《水浒》好汉108位,《红楼梦》出场女子共108人,《水浒》给了曹雪芹巨大的灵智启发。“108”是“12”与“9”的乘积。12乃阴数之最大,9则为阳数之最大。两个都是代表多,两个再乘是108,就是多而又多,最多的代表。所以在佛教里也讲这个108,他们的念珠、庙里敲的钟都是108,这个108不是实数。既然《水浒》写了108位英雄好汉,如此良才被迫害,而曹雪芹不写强盗,不写绿林,所以才改写以“女儿”为书的主题。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太深切了。这部伟大的“子部”既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那它就应该走向世界。《红楼梦》要走向世界,就存在一个英文翻译的问题。但译《红楼梦》是太困难了——这又从另一角度表明了中华文化的极大特点特色。仅“红楼梦”这一题目的译文,我就极不满意。比如,“红楼”一词乃唐诗人用的美好语义,专指富家妇女的金闺绣户,而西方无此文化对应,译出后只能成为“红颜色的多层建筑”!汉语的“红楼”极有内涵。韦庄诗云:“长安春色本无主(音“举”),古来尽数红楼女。”给人以无限遐想。但是英语却把“红楼”译为“两层的红色小楼”,将“红楼梦”译为“A Dream of Red Chamber”,美感顿失,意境皆无。同理,“沁芳”那么优美高雅又暗寓沉痛的文采,译出后只成了“被水浸泡的花瓣”!这样,一切意义、趣味、境界,全部消失——却只剩下一个滑稽感的(外国人莫名其妙的)怪话!如何解决这样的文化传播交流、弘扬宣传?看来还待中西双方努力,而非口号空谈所能济事。




作者    周汝昌


至尊狼王 2017-08-25 10:42
《红楼梦》出场女子共108人。。。这个倒是没留意过

7842949 2020-05-15 16:22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red2003 2020-05-16 08:40
第一次听说,红楼108女子?12是阴数最大?9是阳数最大?

p2p2p2 2020-05-16 11:20
红楼梦里掺杂了很多满族人的文化倒是真的

smen 2020-05-16 11:21
官府文化 粪坑文化


查看完整版本: [--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