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也 |
2017-04-15 14:00 |
近年来,资金“脱实向虚”趋势明显,资金空转、实体经济“喊渴”。其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的融资问题更为突出。 年报显示,2016年工行个人经营性贷款减少388.19亿元,下降13.2%;建行涉农贷款余额1.69万亿元,较上年减少1540.55亿元;农行县域金融业务不良贷款率为3%,仍高于该行平均不良率。 (小标题)建行率先发力以事业部制推进普惠金融落地 普惠金融工作的推进,关系到小微企业、农户、低收入人群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日前,建行率先发力,成立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协调推进该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同时在总行层面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承担普惠金融业务的牵头工作,推动政策落地。 实际上“事业部制”在三农、小微领域早有尝试。农行股改上市时就开始推进三农事业部改革,如今早已落地。目前该行的三农事业部以县域金融业务为主体,在治理机制、经营决策、财务核算、激励约束等方面具有一定独立性。截至去年末,农行县域金融业务总资产突破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 而继农行之后,邮储银行也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并在内蒙古、吉林、安徽、河南、广东等5家试点分行落地。该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拥有专业化财务核算体系、专项资源配置政策、独立的绩效考核机制、垂直的审查审批体系等,有效促进三农业务发展。2016年末,邮储涉农贷款余额9174亿元,同比增长22.7%,在全行贷款余额中占比达30.5%。 工行在推进小微企业事业部方向上探索三年,建立起小微金融业务中心专营模式,成立了小微金融业务中心198家。截至2016年末,工行小微企业信贷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8%的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公司贷款平均水平。 从上述各行案例中可以推断出,一旦形成与服务对象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业务模式、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撑体系,制度改革就将对普惠金融发展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小标题)与互联网金融“联姻”探索大数据风控模式 除率先以事业部制落地普惠金融政策以外,建行与蚂蚁金服的“联姻”也引发市场关注。 专家认为,大型银行在普惠金融服务中存在短板,缺乏针对个人、小微企业等群体的大数据风控模式,这大大影响金融交易的成本问题。 “要激发大行发展普惠金融活力,首先要降低普惠金融业务的交易和运作成本。”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卫表示,银行要打造专门的运营机构、风控体系和操作系统,迫切需要加大与互联网机构合作,提升自身大数据运用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大行更容易发挥网点多、覆盖广等优势,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等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扶贫精准度。 而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则明确提出,要积极引导各类普惠金融服务主体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金融产品,降低交易成本。(劳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