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速效救心丸与硝酸甘油能同用吗?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速效救心丸与硝酸甘油能同用吗?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wcg112233 2016-12-17 06:40

许多患者因为不了解这一点,往往在发病危急时盲目乱服这两种药。针对这一现象,专家忠告说,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时应该了解这两种药的区别和用法,才能在身体不适时根据症状合理用药。
  
  但需要提醒的是,这两种药切忌同时服用,在症状缓解后应及时就医。
  成分:“中西”两不同
  许多人都以为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是用来急救的,区别不大。对此,专家指出,尽管它俩看似药效相同,但成分却有所不同,前者是纯中药制剂,后者则是化学制剂。
  速效救心丸
  速效救心丸由川芎、冰片等中药组方,主要功能是行气活血、祛淤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
  川芎具有辛温走窜、活血化淤的功能;
  冰片味辛、苦,性凉,入心肺经,具有开窍醒神、辟秽化浊的作用。
  两味中药合用,相得益彰,能理气、活血、止痛,并化淤开窍,使心脉通畅,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良药。目前已有药理学研究阐明,速效救心丸能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平滑肌、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粥样动脉形成、降低血黏度,并有显著的解痉镇痛的作用机制。
  
  硝酸甘油片
  硝酸甘油片属于西药,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从而扩张血管。其主要成分1,2,3-丙三醇三硝酸酯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平滑肌和其他组织内的环鸟苷酸增多,调节平滑肌收缩状态,帮助血管扩张。硝酸甘油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救:“术业”有专攻
  速效救心丸与硝酸甘油除了成分有别以外,所针对范围也各有侧重点。
  专家介绍,前者重点在于改善心脏本身的微循环,而后者的重点则在于使外周血管扩张,减轻心脏负担。
  速效救心丸
  一般来说,速效救心丸适合在有先兆时服用,主要用于高危人群突发的心绞痛症状。
  专家指出,工作压力大、既往血压血脂较高,或出现过心绞痛但尚无明确诊断者,都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应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
  在急性发作时,可以先在舌下含服4粒或嚼碎再含到舌下,加速药效,通常在服用后几分钟即可生效,并有效防止猝死。如果用药10分钟症状不缓解,可酌情再服用4粒~6粒。
  若连服两次症状不缓解,则应及时前往医院。
  由于速效救心丸是纯中药制剂,有效成分都是从天然药材中提取的混合成分,因此服用速效救心丸在急救时不会影响疗效,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心绞痛,主要用于缓解心绞痛的急性发作,但长期服用可能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专家建议,冠心病患者应在家中常备硝酸甘油,并最好随身携带。
  典型心绞痛表现为阵发性胸闷、憋气、胸痛,发作时可能感觉压榨痛或闷胀,甚至感到窒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此时使用硝酸甘油可有效缓解。
  初次服用时,可以先含服一片,3分钟之内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如果药效不明显,待5分钟~10分钟后再含一片。
  但如果连续含3片,症状都不缓解,则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疾病,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需要提醒的是,为保证硝酸甘油的药效,患者应注意存放,避免高温或暴晒,应该避光、密封,并在阴凉处保存。
  用药:“双管齐下”不可取
  
  救心药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等同于“救命药”,当心梗发作时,几粒药丸可以在短时间内救人于危难。
  生活中,一些心血管病患者在心脏不适时,常常自行服用急救药物以缓解症状,但由于盲目追求药效而同时服用两种药物,以期达到“双保险”。
  事实上,误用过量急救药物,不但无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能诱发低血压,甚至发生休克。
  由于两种药物成分复杂,容易掩盖病情,不利于医生的后期诊断。因此,患者在突然遭遇心血管意外时,应遵医嘱选用合适的急救药物,切忌同时服用多种同类药物,更不能过量服用。
  患者如果同时服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救心药,可导致血管扩张,血压迅速下降,以至患者进入致命的休克状态。
  一般单独使用一种药物1次~2次后,症状基本可以得到缓解,患者没有必要同时使用两种药物。
  为了让药物在短时间内奇效,患者在含服急救药物后,还应掌握正确的服药姿势:立即平躺,使身体保持水平,保持呼吸通畅,有助于帮助患者控制血压,降低心脏负担。
  此外,专家提醒患者:
  急救药物大多只能缓解一时的症状,为患者争取到急救的时间,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患者冠状动脉出现堵塞的问题。一旦被患者忽视,则可能在短时间内令心肌梗死等急重症病情加重,威胁患者生命。
  因此,患者在服药后如果症状得到缓解,仍旧要前往医院,接受进一步诊断、治疗。


查看完整版本: [-- 速效救心丸与硝酸甘油能同用吗?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