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木鱼 |
2016-06-10 20:38 |
孙悟空因为“怕死”,所以到处去学长生不老的法术。经过苦苦寻访,终于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有一个疑问,就是孙悟空最初拜师的老师是谁?毫无疑问,是须菩提祖师。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他是释迦牟尼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第一”,什么叫解空?就是悟到万事万物的空相,这不就是“悟空”吗?难怪他成了孙悟空的老师。 须菩提出生在古印度一个婆罗门教的家庭,刚出生时,家里出现了神异,所有的黄金宝贝、生活用具等都不翼而飞,家里“悟空”,空空如也,父亲以为生了妖怪。请来算命先生卜卦,却说这是喜兆,将来会成为著名人物,尤其是明白什么是“空”,因此取名“空生”。 孙悟空第一任老师就是“空生”“悟空”,老悟空教新悟空,公悟空教孙悟空。进入“空门”,不管能不能长生不老,反正石猴子是认认真真听课,认认真真做事,从来没有偷懒过。 某一天,须菩提祖师上课了,这节课上得真好:“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我们讽刺某些说大话的人,一开口就是“天花乱坠”,胡说八道。可是,这个“天花乱坠”原是褒义的!传说最为信佛的梁武帝时,某天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空中突然出现了“花雨”——天上的鲜花纷纷落下来。后来用以形容油嘴滑舌的人——多么冤枉啊! 地涌金莲的金莲,是一种花卉,又叫千瓣莲花,象征纯洁和美好,在我国的云南省有出产。须菩提相当于特级老师中的特级,讲得这么好!天上的花落下来,地下的花长出来,我想形容讲课讲得好的,没有超过这个形容了! 虽然祖师爷课讲得好,但是必须要找到知音才行,如果伯牙没有遇到钟子期,就没有高山流水的佳话。祖师爷很失望,讲了几千年的大课,那些弟子个个木头呆脑,没有听出“天花乱坠”的效果。今天祖师爷很幸运,他遇到知音了!这时,“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终于有人听懂了!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遥远的一个人——六祖慧能! 慧能年轻时,家里非常穷,只能到山上砍柴挑到集市去卖。某天卖给一个客店准备离开时,听到了一个客人在诵经,当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慧根受到启发——顿悟了!悟到了什么?是不是悟空?我不敢说,但是他是明白事理,相当于孔子“四十而不惑”吧,一理通百理懂,心灵明昭,生命中的智慧全部一时流露出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智慧?慧能便问诵经的客人,您念的是什么?客人说,我念的是《金刚经》。慧能问,您这部经是从哪里来的?客人说,是湖北黄梅五祖那里来的。于是,慧能动了到黄梅求法的念头。 从这点上看,孙悟空灵台方寸山“悟道”,是不是脱胎于六祖悟道的故事?须菩提看到那些“木头”学生一千年都没有开窍,不如一只来了几年的猴子。祖师爷非常高兴,在猴头上敲了几下,背着双手装着生气回房去了。这个猴子猜出了“三更传法”的哑谜——这个故事也是脱胎于五祖传法给慧能的故事。 这时候,祖师爷教给了孙悟空什么东西?他说了“显密圆通真妙诀,借修性命无他说”的真言。显、密、圆、通四字,是佛道修证的真工夫:“显”者,表现于外、验证于外,属于刚道;“密”者,内化于内、存之于内,属于柔道;“圆”者,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属于中道;“通”者,识于权变、通晓变化,属于达道。它属于修行“四心法”,如果深入学习实践,可以为圣,可以为仙,可以为佛——也就是当初老猿猴告诉孙悟空,你要躲避阎王爷,只有成为仙佛才有可能! 孙悟空从听课悟道,到学习“四心法”,经过实践,他又悟到什么?他是悟到菩提心了。原来,这颗能使自己成圣成仙成佛的心,就在自己身上,从来就没有缺失。 孙悟空拜须菩提为师,实则是拜自心为师而已。难怪孙悟空拜师后必须离开老师,最后成佛也没有找到老师,因为成佛了不需找,菩提心就在自己的身上。 孙悟空初悟菩提心,为什么说是初悟,是因为只是从道理上明白,还要从实践上证明,所以才必须跟唐僧师父去取经,整个西游取经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修证的过程,实现了从理上的明白到事上的明白,这才是真明白!
那么,菩提心是什么?《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即有心求道的人,立下坚定的志愿,然后一辈子做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做多了做扎实了,就成佛了,这个发心就是菩提心。菩提是直译,翻译的意思是“觉悟”,菩提心是“觉悟的心”。如果用专业的话来说,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上求佛道,是自己完善自己,最好成为圣人、成为佛祖,你才有大本领去度人。下化众生,就是超度别人,让人人跟你一样,都是一个个好人善人,将那些不善的人、穷凶极恶的人都教育好,人人转变为好人。 孙悟空拜须菩提为师,就是要拜自心为师,拜觉悟的心为师:首先,通过上求佛道,让自己学习到做好人的道理,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才是通过你的言谈举止,来影响身边的人,进而影响社会的人,只要人人都充满爱,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孙悟空找到了真正的师父,明白了道理;通过不断的刻苦实践,不断完善了个人的品性,最终成为圣贤,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