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峥萧瑟 |
2016-02-11 11:08 |
三国演义后期,如果说到战争,首推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再就是姜维的九伐中原,在我们看来,姜维的这种军事动作,完全是为了继承老师诸葛亮的遗志。但是,细细品味秋风五丈原的桥段,会发现诸葛亮从来没有这样的意思,姜维也没成为他的指定接班人。 [attachment=1462351] 在蜀国阵营中,姜维属于后来者居上的人物。最早献身曹魏的国防事业,军事才能不须说,连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都曾一度败于其手,可见此人本事了得。这样的人才,在蜀国不多见,但在曹魏阵营中却是不少,像司马氏兄弟、邓艾、钟会等人,都是出了名的将帅之才。从来物以稀为贵,姜维在魏国有这些人给比着,倒也显不出有多么优秀。
或许就是蜀国人才匮乏的缘故,诸葛亮遇到此等人物,顿时有了收降之心。于是采取离间之计将姜维收到了麾下,目的就是精心调教,为将来的蜀国留下一个统帅三军的得力干将。而姜维,在魏国本就不怎么显山露水,见诸葛丞相如此看重,自然也就乐得归降了。事实证明,姜维的选择没有错。有了诸葛亮的倾力栽培,姜维的军事智慧日臻成熟和完善。唯一的不足在于,姜维年轻,威望和地位还不足以驾驭大局。因此诸葛亮垂危之际,并没有让姜维完全接替自己的位置。
秋风五丈原。当李福奉刘禅之命前去询问诸葛亮后事的时候,诸葛亮先推蒋琬,再荐费祎。两代丞相人选都安排妥当了,却唯独对姜维没做特殊交代,可见诸葛亮并没有让姜维独当一面挑大梁的打算。
这让姜维很伤心也很失望,本想继承诸葛老师遗志,以攻为守,为蜀汉赢得更大生存空间。但孔明的交代非常清楚,三权分立,各负其责,自己作为军事干部,要想获得爵禄地位就只能依靠军功。于是姜维连连上表,定要出师北伐。早前,诸葛亮是六出祁山,后来姜维却是九伐中原,比诸葛老师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显然,蒋琬、费祎都是宽济博爱、墨守成规之人,对姜维穷兵黩武、一意北伐并不感冒。意见有分歧,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于是费祎就出面做姜维的工作:“吾等不如丞相亦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原,况吾等乎?不如且谨守社稷,以俟能者。”不料姜维却说:“人生如白驹过隙,似此迁延岁月,何日恢复中原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见姜维不听劝告,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问题是,打仗不仅要花钱,而且还是要死人的。胜了劳民伤财,劳而无功,败了却免不了招致非议。何况,朝廷的银子都用到了打仗上,刘禅的花钱问题自然就显得捉襟见肘。更加上姜维常年领兵在外,与领导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时间长了,流言蜚语满天飞,搞得姜维很被动。本来北伐就不被人看好,形势的发展对姜维极其不利。而后来在对宦官黄皓的处理问题上,姜维偏偏又与最高长官刘禅发生了分歧。
姜维忠诚,忠诚的人喜欢认死理,非要去找领导理论。这一来就闯祸了,虽说刘禅有修养,最后还是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来:“卿何容不了一宦官耶。”此语一出姜维明白了,自己不比诸葛老师,在皇上心目中的位置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经此一事,姜维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和处境。正在愁眉苦脸的时候,还是郤正给他出了个主意:“可奏知天子,前去沓中屯田,一者,得麦熟以助军食;二者,可以尽图陇右诸郡;三者,魏国不敢正视汉中;四者,将军在外掌握兵权,人不能图之;五者,足以避其祸乱也。此乃保国安身之法,可早行之。”姜维一听恍然大悟,于是依计而行,屯田避祸。开荒的开荒,种地的种地,一副繁荣景象。
要说郤正的主意不可谓不好,问题是军队是一个战斗集团,你不去搞军事训练,却在那里搞起了“农副业生产”,军队变成了“生产队”,军人变成了农人,原有的军事机动性随之消失,战斗力大大削弱。
这让魏国有了可乘之机。邓艾分明看出了蜀国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最终不顾钟会的冷嘲热讽,毅然决然率领“敢死队”偷渡阴平,奇袭成都,于是刘禅投降。看大势已去,姜维只能勉强支撑,诈降钟会,杀害邓艾,做垂死挣扎和最后一击。
想来诸葛亮不让姜维“接班”也是有道理的:生逢末世,君王昏庸,再大的本事也难成大事。倘若姜维接手诸葛亮的全部事业,蜀国必将陷入更多的、无谓的的征战杀伐之中,直至像自己一样——到死方休。于国于民,有何益处?与其做无谓牺牲,不如分散姜维的权力,再给姜维找几个对手加以牵制,让蜀国自生自灭,顺应历史潮流。
对于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姜维并不理解,倒是后来司马昭说得极其到位:“人之无情,乃至如此!虽使诸葛亮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