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也 |
2015-04-12 16:32 |
三国中有不少有趣的人,事,物,现在把他们整理出来 ,以供一览.不一定堪称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但在三国里可以算得上是之最了. 最有价值的宝贝----传国玉玺.其本身无论从名气和质地来说,都是无价之宝.它的前身是举世闻名的和氏璧,首发现者卞和为它付出了二条腿的代价,张仪差点为它送了命.秦昭王为了得到它甚至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交换.秦始皇灭六国后,用它作为传国玉玺,以示君权神授的象征.秦亡后玺归西汉开国皇帝刘邦.西汉末期,王莽篡汉,派人向汉太后索玺,太后边哭边骂,把传国玉玺投于地,损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金补之.莽败死后,传国玉玺数易其主,最终归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东汉末年,国家大乱,董卓擅权,诸侯讨伐,攻入洛阳.孙坚部下从宫中一井中得之,献于主子.孙坚顿起异心,隐匿国宝,欲占为己有.为此与刘表发生恶战,中伏而死.子孙策因羽翼未丰,将传国玉玺转献袁术,借兵杀回江东,重整旗鼓,东山再起.袁术得此宝后,喜不自禁,遂侈然自大起来,自称为帝.但成为众矢之的的他很快被曹操击败,吐血而亡.国宝归于曹操.魏亡后,传国玉玺归于晋.西晋亡后,传国玉玺便失去踪迹,众说纷纭.此后历朝历代都有宣称自己得到传国玉玺的,但真伪莫辨.传国玉玺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命名的国玺,其价值绝对不可估量.至少在三国时代是如此,它代表了拥有者所建立政权的合法性,简单的说就是"名正言顺".
最重的兵器------青龙偃月刀.三国中最著名的将领关羽的私家兵器,重八十二斤.翻遍全书,没发现有比它更重的兵刃了.兵器中向以斧子最为沉重,虽然三国中有不少使用斧子的将领,如:徐晃,邢道荣,韩德.但就是没说它们有多重.估计远远逊色于青龙偃月刀.所以,要说重量,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应是天下无敌了.
最长的兵器-----丈八蛇矛,三国中最有个性的将领张飞的独门兵器.尽管三国中吕布武艺最高,曾在虎牢关下一人独斗关羽,张飞未分胜负,其手中的方天画戟亦为世间精品.但从没有说过它的重量和长度.应该不会比丈八蛇矛长,可能稍短一些.因此,论长度,张飞的丈八蛇矛可谓是独占鳌头.
最神秘的书-----孟德新书.张松领益州刺史刘璋之命,赴许都请曹操帮忙助刘璋抵御汉中张鲁的进犯.因张松长得面丑矮小,又桀骜不驯,曹操颇不待见.主簿杨修劝张松向曹大丞相认错,并拿出曹操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用兵心得而编写成,尚未对外刊印的兵书----孟德新书拿给张松看,希望借此能改变他对曹操的偏见.但张松看后笑道,这是曹操剽窃来的,其实是我们西川一无名鼠辈写的小儿科,哄人的.见杨修不信,张松便从头到尾把书背了出来,一字不差.杨修大惊,忙找到曹操,告诉了此事.曹操也很吃惊,认为可能真的有古人写的兵法和自己有"暗合"之处,为避免出丑,曹操当即焚毁此书.杨修在旁是惋惜不已.以曹操的奸诈和用兵经验,他写的这部兵书"孟德新书"如能成功对外发行,不但使中国军事史上多了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而且为后人研究曹操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素材.可惜被曹操自己毁掉,使得后世只能久闻其名,未能一睹真颜矣!
最会跑的马-----赤兔马.通体火红,火炭般赤.无一根杂毛.长一丈,高八尺.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渡水如履平地.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本为董卓座骑,为笼络吕布,董卓无奈将它割爱.吕布得此马后,如虎添翼,勇不可挡.后在下邳被部下偷去献给曹操,吕布顿时如同失去臂膀一般,只能困在城中,最后束手就擒.曹操后将此马送与关羽.关公得此马后多次斩将立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马快,往往令对手猝不及防,被其一刀斩于马下.关羽被东吴擒杀后,赤兔马不食数日亦死.演义中唯一介绍的最详细的马,就是赤兔马了.从毛色,形状,大小甚至声音,本领都十分具体,连历经几位名主都没有放过.而该马最大的特点,就是跑的特别的快.
最会跳的马------的卢马.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暂时安身.后奉刘表之令带兵平定江夏的张武,陈孙.得骏马的卢,献于刘表.蒯越见之曰:"此马眼下有泪槽,骑则妨主.张武为此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刘表乃将此马送还刘备.伊籍闻之,转告刘备,劝其勿乘.刘备曰:"深感先生见爱.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伊籍服其高见,自此常与刘备往来.刘表继妻蔡氏嫉刘备劝表立长子刘琦为嗣,密与其兄蔡瑁设计,欲借宴会之名杀玄德.伊籍得知后密报刘备,备急上马而逃,至檀溪,水阔数丈,其波甚急.后面蔡瑁又领兵追来,刘备着慌,纵马下溪,马蹄忽陷.备又气又急,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果妨吾耶!"毕,那马忽从水中一跃三丈,跳到对岸.刘备乃得以逃脱.这的卢马与其说是跳起来的,还不如说是飞起来的.书中没说的卢马跑的有多快,但要说跳,书中还没有哪一匹马能超过它,包括大名鼎鼎的赤兔马.
最香艳的礼物------貂蝉.俗话说的好:"英雄难过美人关",更何况不是英雄的人.东汉司徒王允把二八妙龄,能歌善舞,美丽动人的貂婵一女二嫁,先许吕布,后送董卓.以此挑拨董吕二人的关系,激化了二者的矛盾,最后使这对干父子反目为仇,恩断义绝,互相残杀.对于老董,小吕这对死党来说,女人,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女人是能斩断他们之间牢固关系的最佳利刃,最好的礼物就是最好的毒药.因为这不能拒绝的礼物实在是太香艳了,只要是男人就都会在上面犯错误的.
最动人的诗------七步诗.曹丕篡汉后,为报复其弟曹植曾与自己夺嗣之仇,以不孝之名将曹植抓了起来.为避免外界舆论的非议,命令曹植在七步内成诗一首方可免罪,否则就以欺世盗名之罪杀之.植七步后诗成,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丕闻之,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从殿后出曰:"兄何逼弟之甚耶?"丕慌忙离座告曰:"国法不可废耳."于是贬曹植为安乡侯.植拜谢上马而去.一首五言短诗,能感动的仇人放下屠刀,曹植的文才可见一斑.
最伟大的战略-----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蒙难,四处东躲西藏,派人向曹操求救.操谋士荀彧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操从之.这一策略所获得的好处是极具战略意义的.当时许多各路军阀的文臣谋士,对此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征四方,拒之不顺也!"直到赤壁大时,孙权的谋士首领张昭,亦对此战略的合法性,产生的威力深信不疑.
最正确的决策-----隆中对.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孔明感其真诚,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也.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征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唯将军图之."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最会骗人的人-------曹操.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名字就带有欺骗的意思---阿瞒.打小就会骗人,骗老爸,亲叔叔;长大了,骗同僚,骗下级,骗上级.为了掩盖行刺之计,骗董卓;为了揪出反叛的异己分子,设红白旗骗他们主动现身上钩;为了转移矛盾,嫁祸粮官王垕,砍下他的脑袋,骗军士们说是王垕在克扣你们的军粮;为了防备别人行刺,以梦中好杀人之名,杀了为其盖被的小内侍,骗得左右都对他的鬼话信以为真;为了解决士兵的干渴,"望梅止渴"成了曹操最善良的欺骗;为了离间马超,韩遂,以"涂抹书信",骗得韩,马二人自相残杀;
最忠厚的人------鲁肃.在小说里,鲁子敬一向以唯唯诺诺的老好人出现在读者面前,老是在孙刘二家之间充当没有立场的和事老.脑子似乎也不大好使,拿着刘备亲笔写下的归还荆州的保证书,喜滋滋地给周瑜报喜.公瑾毕竟比他聪明多了,直截了当指出这是刘备给的一张一文不值的揩屁股纸.事实正如周瑜所料.尽管书中的周公瑾以气量狭小著称,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看人方面,他要比鲁肃老到多了.不过要我说,鲁肃是三国中最讲原则的人,那就是"联合抗曹",对这一大原则他始终没有违背过.他终生在为维护这一联合而不懈的努力着,虽然中间也有过一些摩擦,可总的说来鲁肃基本上还是以大局为重,尽量维持孙刘双方哪怕在表面上的和睦.因为他深知一旦双方撕破脸,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后事果真如此,孙刘二家终于为了荆州的最终归属问题而兵戎相见了.刘备一方是损兵折将,但孙权一方也没有得到大的好处,因惧怕强大的魏国来袭,胜利方不得不与战败方握手言和,大家到头来还是和平共处.共同携手走鲁肃提倡的那条路.其后孙刘双方再没有发生过冲突,基本上是枪口一致对外,瞄准曹魏.三国中的关公以守信义出名,只是他坚守的是私人之间的义气,为此抛弃了国与国之间的大义.而鲁肃至始至终为维护孙刘双方的共同利益而忍辱负重,一切从大局出发,待人以诚.在赤壁大战时,屡次瞒着周瑜暗中帮助诸葛亮;战后又东奔西跑,为孙刘二家和平解决荆州纠纷而任劳任怨.他做的所有这些事,归根结底说明了鲁肃本性的忠厚.
最愚蠢的人------曹爽.曹操曾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如本初,景升子,猪犬耳!"只是他没有料到,在他的家族中,竟然出现了一位比袁,刘二人的猪狗儿子更愚蠢的人物.魏主曹叡去世后,官二代大将军曹爽把持国家军政大权,将司马懿封为太傅,明升暗降,尽夺其兵权.司马懿怀恨在心,表面上隐忍不语,甚至伪装风瘫要死的样子,骗过了曹爽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在曹爽与兄弟,部下带着魏主去郊外打猎的机会,发动政变,占领都城洛阳.把曹爽他们关在城外.爽大惊失色,手足无措,回顾二弟曰:"为之奈何?"弟羲曰:"劣弟亦曾谏兄,兄执迷不听,致有今日.司马懿谲诈无比,孔明尚不能胜,况我兄弟乎?不如自缚见之,以免一死."但此时人心还未归服司马懿,一些忠于曹爽的部下还是千方百计的冲出城去,和曹爽会合.其中尤以大司农桓范最为积极.这位曹氏智囊向曹爽建议道:"为夺回政权,消灭司马懿的叛乱,马上行动起来.趁现在皇帝在你手里,大将军印也在你手里,转移到许都,然后立即使出老祖宗的看家宝---挟天子以令诸侯,调外兵以讨司马懿.谁敢不应."爽以全家皆在城中,不肯听从桓范之计.又被司马懿接二连三派出的劝降人马那"太傅指洛水为誓,必不相害"的甜言蜜语打动了心,曰:"我不起兵,情愿弃官,但为富家翁足矣."桓范大哭:",出帐曰:"曹子丹以智谋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犊耳!"痛哭不已.爽令将印绶先赍于司马懿.主簿杨综扯住印绶而哭曰:"主公今日舍兵权自缚去降,不免东市受戮也!"爽曰:"太傅必不失信于我."众军见之,尽皆散去.司马懿前脚得到兵权,后脚就把曹爽兄弟连同他们的铁杆部下全部处死了,灭其三族.曹爽的确是三国中最愚蠢的人,满心以为老实听话就能避祸免死的曹二代,结果是合家大小都去了鬼门关.三国中吃政治饭的人里面没有比他更蠢的人了.
三国中还有许多之最,因时间有限,暂时只能整理出这些,希望道友们多提宝贵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