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n |
2015-01-09 18:55 |
杨志在梁山好汉当中,有两点值得炫耀,出身将门,武艺高强。用他自己的话说,“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杨令公就是宋初名将杨继业,能被封侯,肯定是有功将领,在民间,更是名满天下。作为军官,有一个这样的出身,真是令人艳羡。杨志可不是靠祖荫混上官职的,他是应过武举,靠武艺做到殿司制使官的,就是实际上表现出来的武功,也是令人信服。杨志和林冲在梁山泊下交手“三十来合,不分胜败”,这个时候,杨志是财物被林冲劫了去,林冲是要“把一个投名状”,两人肯定都要拿出真本事,绝对不能和校场比武相提并论。二龙山下,杨志和鲁智深“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二人这番交战,是在都想夺去二龙山山寨的情况下进行的,体现的也都是真本事。呼延灼在青州时,和杨志“斗到四十余合,不分胜负”。这时候,两人一个是“剿匪”,一个要“保护山头”,也是真刀真枪的干。林冲、呼延灼都是梁山“五虎将”,鲁智深是梁山步军头领第一,杨志能和他们打斗三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败”,可见这武艺十分了得。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呼延灼祖上也是开国名将,还在征剿梁山泊时得到过皇帝的接见,应该说,这两个人代表了当时天下武功的一流水准。杨志能够和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打成平手,说明他的武艺也具备天下一流水平。 但是,具有天下一流武艺的杨志,却在押运中两次失手!是杨志遇到了天下超一流的高手,还是杨志原本就不想押运成功呢?答案:都不是!那么,杨志为什么两次押运都以失败告终,而这种失败又说明了什么呢? 杨志第一次押运花石纲失败 杨志第一次押运花石纲,书中没有直接描述,而是通过他自己说出来的。 那是道 君皇帝(宋徽宗)要盖万岁山,需要搬运太湖边的奇花异石到达东京。有杨志的那次,皇帝一共差了十个制使官押运。不想杨志“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杨志“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后来,朝廷赦免其罪,杨志“收的一担儿钱物”,准备到枢密院走走门子,恢复原来的官职。当他来到梁山脚下时,正好赶上林冲守候在这儿。林冲被高俅陷害,已经无处安身,他要来梁山泊落草为寇,梁山寨主王伦却要他“把一个投名状”才能收留他。 什么是“花石纲”呢?先说花石,就是名花异草,奇木怪石。宋徽宗喜欢这个,因为苏杭地区盛产,他就要人把这东西从南方运过来。正所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东西需求量大了,蔡京之类的“奸臣”又投其所好,就成立了一个“苏杭应奉局”,专门办理此事。因为这个规模越来越大,车船运输一次就需要一个大的编队,这就是“纲”。“纲”的意思就是用一根大绳子把东西连起来,就像现在所说的一组一样,可以引申理解为一个编队。因为花石大多来自苏杭地区,需要用船来运输,十条船为一个编队,也就是一纲。所以,杨志才会说他们那次是“差一般十个制使”。当然了,如果是车队、马队,也可以是五十或者一百为一纲。 可别小看了这个“花石”,为了它,朝廷专门成立了一个官员衙门;为了它,一次运输就要十条船;为了它,这种押运行为要一次性动用十个“制使”级军官!据说,因为它,江南地区被弄得民不聊生,导致了方腊的起义。这可不是端王赵佶看上了王都尉的镇纸狮子,第二天派个人送过来就成!有些奇石要高过途径地的城门,要想通过,必须得把城门拆掉。而这种行为一直持续了二十几年!杨志押运的那批花石纲,他的船是在黄河里翻了,原因是什么?超重?还是操作不当?要冒着大风行船,肯定是有个期限,误了这个期限,肯定也是罪过!所以说,不管你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这么长时间干这么一件祸害民众“没纪纲”的事情,早晚都得“出事”。 杨志第二次押运花石纲失败 杨志离开梁山泊回到东京,把“收的一担儿钱物”全用光了,得到了什么呢?见高太尉一面。不想这个高俅“忒毒害,恁地刻薄”,不但没有恢复杨志的官职,反而把杨志臭骂了一顿,“赶出殿帅府”。杨志弄来的钱已经花完了,恐怕连房钱也付不起了,只好把祖上的宝刀卖了,换一点儿盘缠,然后“投往他处安身”。不过,这个杨志还是没有走出他的倒霉运,他要卖刀,在马行街上“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人,却是一个叫牛二的“没毛大虫”!这个家伙是东京有名的泼皮“老虎”,“开封府也制他不下”,杨志碰到他,只能是倒霉再加倒霉。杨志杀了这个没有毛的“老虎”,被判刑流放到北京大名府充军。 大名府的留守司主官叫做梁中书,他知道杨志这个人,不仅留他在“厅前听用”,还提拔他当了一个提辖官。梁中书的丈人是当朝太师蔡京,六月十五日 是他的生日,蔡京这个官是靠着丈人才当上的,不用说,这送礼是必须要进行的。因为去年的十万贯生辰纲被人劫了去,今年再送,必需要一个十分“了事的人送去”,这差事就又一次落到了杨志头上。 杨志本来不想接这件差事,只因为梁中书待他不错,还有一个极大的诱惑——送成了重用提拔,所以在提了条件后就接下了这个活儿。 接下来的事情叫做“吴用智取生辰纲”,事情发生在黄泥岗上,但是,这儿的故事虽然精彩纷呈,杨志却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他不但风头被吴用导演的“剧情”所左右,还要被梁中书派来的老都管谩骂,揪小辫子。而一身好武艺的杨志,在黄泥岗上展现出来的,也就是“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大喊了一声而已。 两次押运失败意味着什么 杨志作为武艺不错的军官,干的却是押运工作,这总有些大材小用的嫌隙。军队也会有押运,比如说押运粮草到边境或者战斗前线,但在一般人的意识当中,押运粮草这活儿都不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从事的营生,相应的,它的带队将领也不是武艺高强之人。杨志为什么干押运这件营生呢?皇帝虽说拥有整个天下,但他还是有个内外之分的。像修建“万岁山”这种事情,应该是皇帝的“内务府”管辖之事,也就是皇帝的纯私事。不用说,梁中书给蔡京送生辰纲,也完全是个人私事。也就是说,这种个人行为押运的物品,应该是民间镖师所干。但恰恰是这种民间镖师所干的活儿,却落到了一个国家军队很不错的军官身上,这怎能不让人们问一声,这到底是为什么? 从杨志回东京谋取官职到黄泥岗生辰纲失手,还是有几件事情可以梳理分析一番的。 杨志弄了一担子钱物,准备到东京找关系恢复原来的官职。这种情况应该是可行的,杨志原来的罪已经得到了赦免,军官这种职位又不是什么“肥缺”,花点儿钱应该能够如愿。起码杨志自己认为,这钱能够办成事情。但杨志的钱花出去了,得到的仅仅是见了太尉高俅一面。高俅显然是收到了钱,他根本就没有敷衍应付,像职位没有空缺,日后再说之类的虚应话,而是把他臭骂一顿。这说明什么呢?皇帝赦免了他,“原单位”殿帅府并没有原谅他。这次他花的钱,仅仅是够“原单位”不再追究他。可见,杨志在外流落这几年,买官的价钱已经大大的上涨,也就是大宋官场腐败程度更加严重。 钱花光了,杨志只能把祖传的宝刀卖了换取盘缠。杨志这把刀值多少钱呢?三千贯!这是杨志自己开出的价码。形容一个人富裕,往往说是“腰缠万贯”,一把刀值这么多钱吗?这把刀“削铁如泥”肯定是坚硬无比,又杀人不沾血,可见是一件“先进武器”,再考虑到这有可能是杨老令公用过的宝物,应该说还是值这个价的。林冲被陷害也和一把刀有关系,有人也是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林冲说:“值是值二千贯”,可见杨志索要价格不虚。就是说,杨志若是碰到一个有钱的“识主”,还真能卖到三千贯。但是,这三千贯看起来是个“天价”,可是和梁中书给老丈人送的生日礼物比起来,却又是一个“地价”。生辰纲是十万贯,仅仅是一年的“份子钱”,没有附带要求。一个将军杀敌立功甚至护身保命的根本(宝刀),在一个生日礼物面前,显得是多么的寒酸! 不知是老天爷要捉弄杨志还是要眷顾他,杨志到了梁中书手下。经过一番比武,杨志却成为了军官。并且,这军官一当就是个提辖使,在副、正牌军之上。这真是一种极大的讽刺,有钱的杨志买官买到的是一通臭骂,杀人犯杨志却免了杀威棒、不用进牢房,成了军官!不过,这种荣升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它只是为日后的事情“埋下”一个伏笔,杨志还是要干押运这件事情的。如果不是这个因素,杨志不过是一个“遭死的军人”。就像和杨志一起押运生辰纲,梁中书府中的那个老都管在黄泥岗上说的那样,这种“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说句天下并不太平这样的错话,也是要“剜口割舌”的。 不管“老谢都管”这种人承认不承认,从大名府到东京,要经过“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岗、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而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地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说明这个社会已经是千疮百孔!更要命的是,杨志空有一身本事,根本就没有施展的机会。今年的杨志倒在了几个“贩枣子”的人面前,去年的押运的人栽在了谁的手里?镖局的存在,只因为有强人存在。民间镖师的对手是强人,朝廷镖师的对手又是谁呢?去年丢失的生辰纲一直没有下落,今年打劫生辰纲的晁盖、吴用等人也不是住在黄泥岗边上,这只能是说,杨志这种“镖师”的潜在对手遍地都是。 杨志两次押运均告失败,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当一个将军成为一个私人私利的“镖师”,他的武功再怎么高强,又有何用?杨志从黄泥岗起来,本来想一死了之,后来想起了梁山泊,大概是有所感悟,别人能够当得强盗,我为什么就不能?于是就上了二龙山,也当起了强人。再后来,成为梁山好汉的杨志,是不怎么愿意接受招安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一个成为“镖师”的将军,比一个有“仁义”的强盗好不到哪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