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老家是哪里?这还真是个事。其实吴承恩也没能给出答案,后人总喜欢给他找个老家,归纳起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以胡适为代表认为是从印度而来的“进口货;另一派是以鲁迅为代表,认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国产货”。目前,关于孙悟空的老家的问题,不外乎如下几种说法: 一:1980年,福建南平顺昌县文管办主任王益民将孙悟空形象的发源地锁定在该县的宝山。 二:甘肃榆林石窟中的壁画《唐僧取经图》中有一个紧随唐僧的尖嘴猴腮的胡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据此指出,这猴形人就是孙悟空的原型,叫“石磐陀”,是甘肃人。 三:印度古代叙事诗《罗摩衍那》中有一个神通广大、智勇双全的神猴,叫“哈奴曼”,因此有专家提出孙悟空是从印度“进口”的,随着印度文化传入中国。胡适和陈寅恪都支持这个说法。 四:鲁迅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源于中国民间传说,是从唐朝李公佐小说中的怪兽——淮涡水神无支祁演变而来。 这些观点都是支离破碎,没有实景作为依托。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的博士生导师杜贵晨教授提出“花果山的原型是泰山”的观点更有新意,也有实景依托。 杜贵晨教授在山东师大从事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已20多年了,他的《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和《〈西游记〉与泰山关系论》两篇论文,考证并从理论上说明,泰山是《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原型,证明了孙悟空的“老家”。 一、泰山傲来峰=东胜神洲傲来国 “如何解读‘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是揭开孙悟空‘乡贯’的关键。”杜贵晨说,在《西游记》第一回中,猴王曾明确回答祖师爷,称自己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西游记》的第一回写道:这部书单表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据我考证,东胜神州的含义应该指的是道教神仙所在地蓬莱仙岛,也就是古代齐国的所在地,更重要的是那个‘傲来国’,只有山东泰山有傲来峰 二、花果山水帘洞=泰山水帘洞 关于水帘洞的描述中,作者曾明确指出,水帘洞口有一座铁板桥。“只有泰山上的水帘洞口有桥,其他国内所谓的十几个水帘洞的洞口都没有桥。”此外,孙悟空自述中的“傲来国”对应有泰山上的“傲来峰”,“天宫”对应有泰山的“南天门”。 三、花果山仙石=泰山极顶石 更有说服力的是孙悟空的自述,“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杜教授说:“泰山顶上就有这块‘仙石’。唐朝官员曾为它著文立碑。虽然现在碑被毁掉了,但是史书上留下这篇文章。而且它有磁性,算是彻头彻尾的‘仙石’了。” 古代泰山曾是诸侯齐国的领地,神话传说十分发达,是中国神仙系统最早的起源地。 四、天上三界=泰山鬼界、人间、天上 泰山是个名副其实的三界合一的地方,城内奈何桥以西是阴间,以东是人间,爬山过了南天门是天界。城里还有赫赫有名的蒿里山,正是古代“魂归蒿里”的地方。从宏观的角度看,泰山就是小说中天宫、人间、地狱“三界”的浓缩。“天宫”的创意来源于泰山的南天门、东天门等,“人间”的高老庄、晒经石,能和泰山上的高老桥、晒经石相对应。《西游记》对“地狱”的描述,也是源于泰山的“地府”、“奈何桥”、“酆都峪”、“蒿里山”等地。《西游记》描写了十分广阔的空间,但可以说,其实就浓缩在泰山上。太白金星从南天门直下就到了水帘洞、孙猴子一跃直上就到了天宫、唐僧在通天河边晒经书……通过这些故事,可以断定,这些对应不是偶然的,小说的作者对泰山非常熟悉,然后将这些东西写到了《西游记》里。 而且《西游记》中所提到的一些具体地名,如‘傲来国’、‘晒经石’、‘奈何桥’、‘南天门’、‘地府’等,都可以在泰山上找到,并且大多都是泰山所独有的。,而第九十九回出现的‘晒经石’也是泰山独有的,且成名早于明朝,这是很有力的证据。另外,泰山上的天宫、王母池、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南天门)、东天门、西天门等地名,也都和《西游记》完全对应。尽管全国有十多处水帘洞,但只有泰山的水帘洞洞前有桥,和《西游记》中的描述完全吻合。这些都说明了孙悟空老家花果山的原型是泰山,这是确证无疑的。” 杜贵晨说:“其实研究古代文学是我的专业,自然就要关心这个小说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将《西游记》和泰山联系到一起的人从来就不多,目前这项研究也没有获得有关学者的肯定,单凭简单的报道又无法完全了解研究成果的内容,所以一些网友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西游记》虽然只是一部神话小说,但是写作素材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其人物、环境的设置都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于是我就想,作者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为什么将孙悟空的老家定在东胜神州,当时是按照一个什么样的思路来写的,运用了哪些知识来构成孙悟空的形象?我认为,这些知识应该来源于作者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以及对山川名胜的了解上。因为文学史表明,任何作家的写作都是建立在一定经验、素材和生活基础之上的,不可能完全凭空想象。如果作者都是凭空想象,也就没有考证的必要与可能了。 《西游记》书中所描写的地理环境和对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根据了哪些素材,从现实生活中汲取了哪些营养,这一点我找到了,解决了一个学术问题;同时,我们在对西游记这部小说的创作和理解上又有一个新的认识。第二,由于这个研究涉及到泰山,所以《西游记》和泰山的关系被揭示出来了,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这也是对《西游记》和泰山文化的一个客观的说明。第三,泰山是一座名山,一直以来就是旅游的中心和热点,这个事情必然会影响到泰山将来的旅游,也会使得海内外的游客对泰山有了一点新看法、新眼光,这应该是对泰山文化发展的一个新开拓。”(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