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典文学名著,到底有啥好处?方家各有各的说法,我的体会有两个:一是透过人物看历史,好比望远镜;二是丰富阅历益人生,好比一盏灯。譬如读《水浒传》,就离不开对宋明历史大背景的探索,而其中或输或赢的人物故事,又无不对身处迷惘的我们产生震聋发聩的点拨。所谓“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正是阅读的妙处。 对一丈青扈三娘这个女子,我很惋惜,但这种情愫跟红颜薄命无关。她出身小康之家,有着海棠花一般的容貌,又有一身好武艺,若是生在今天,随便往哪个造星节目上一站,稀里糊涂的就会大红大紫。遗憾的是,扈三娘既没有自励意识,又缺乏自省精神,不懂得自己所拥有的价值,更不会运用这些价值去谋求规划未来,以至于刚起步就输了,接下来就非常简单,一步输,步步输。因此,赵炎送她一个“愚”字,或曰“妇人见识”。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一语中的,扈三娘输在了不读书上。 情场输人,错嫁牛粪男 老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女人而言,婚姻是一项重要的人生博弈,选择嫁一个好男人,比打理一份好事业显得更为重要。这种选择意识就叫自励,通俗的说法,也叫自我鼓劲儿,争取自己该争取的。 从扈三娘与王矮虎的婚姻过程来看,如果扈三娘“善读书”、懂自励的话,一朵鲜花也不至于就插到了牛粪上。 古代婚姻无非两个法定原则,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宋江既不是双方的父母,又不是官媒,凭什么包办别人的婚姻?这是其一;其二,男婚女嫁,事关封建礼教中的人伦之道,即门当户对,品貌相当。圣人曰“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不合礼教规定的事儿,不能说亦不能做。宋江明知扈王二人不般配,还如此逼人嫁娶,他的“替天行道”又行的是什么“道”? 且看扈三娘如何应对?第四十九回有“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退却不得,两口儿只得拜谢了。”这哪跟哪呀!别人的义气深重与自个儿的婚姻大事有毛关系呀,还“退却不得”,真的“退却不得”吗?恐怕未必。 扈三娘如果多读书,明白了上述两个道理,跟宋江据理力争,结果会怎样?梁山好汉中并不缺乏读书明事理的人,吴用、林冲、花荣之辈都不是文盲,武松、鲁智深等出家人也懂这些道理,遑论宋江自己?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两件亊,就是发现对的事情,并把对的事情坚持到底。扈三娘不读书,不懂自励,不会坚持,情场输了人,错嫁牛粪男,又能怪谁?也只能怪自己了。 职场输阵,被人瞧不起 拿破仑·希尔有句话值得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原本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实际生活中巨大的落差。这个‘很小的差异’就是他们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落差’就是成功和失败之间的落差”。用这句话来分析扈三娘的职场输阵,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出现“巨大落差”的原因。 梁山好汉排座次,她的排名仅仅是地煞第二十三,总排名第五十九,有失公允。就个人武艺和对梁山的贡献来看,王矮虎与“地英星”彭玘,都不如扈三娘。但彭玘却坐了第四十三把交椅,比扈三娘整整高出十六位,王矮虎排地煞第二十二,恰好骑在了扈三娘头上,这不是欺负人嘛。如果换做是今天,你在职场中遇到这般的不公平,肯定会去找领导闹一闹的。但扈三娘没有,她恰恰缺了这种自省的精神。 输了婚姻这第一步,她的“愚”也就在诸多好汉心目中定格了。空有一副花容月貌,在禁欲的梁山又有何用?不被人瞧不起也难。“欲成中事,还需自省”,若扈三娘爱读书、会自省,此时意识到了这一点,能从中学到教训,并敢于尝试一下抗议,无论其职场地位的落差最终是否得到改变,她都还可以算是一个聪明人,不至于继续输下去。 但扈三娘非但不敢尝试,连尝试的意识也没有,带着一帮娘子军,在“内采事”的岗位上倒干得挺欢,完全不懂“被需要,才体现价值”的职场理念,扮演了一个绝对失败者的角色。 实际上,在职场被人瞧不起并不是输阵的关键,关键的是需要了解不公平背后的真相,并重视这种真相,认识到存在的某种差异,防范或改变即将形成或已经形成的“巨大落差”,才是弥补“公正天平”的另一只砝码。 战场输命,莫名其妙 人生的两项重要博弈,就这么因其“愚”而彻底输了,也就基本注定了扈三娘的人生跋涉痕迹将不再浓墨重彩。与什么样的人同行,就领略什么样的风景;与什么样的人并肩,就决定什么样的命运。战场输命的结局,作者似乎早已给她设定好了,否则怎么会死得那么莫名其妙。 王矮虎的死,倒还罢了,武艺不行还迷信,跟方腊手下的郑魔君作战时,云中出现一个金甲神人,就把他吓得魂飞魄散,不死翘翘才怪。扈三娘的死就过于轻描淡写。“救夫情切”,乱了方寸,或者是个理由;但扈三娘的武艺是不低的,“霜刀能把雄兵砍,纤手可将猛将拿”,不至于被郑魔君的一个镀金铜砖,砸在面门上,倒下马死去。就算郑魔君很厉害,扈三娘跟他拼上几个回合的实力还是有的,最终如果落败,难道逃跑机会也没有?赵炎不信了,问题可能出在两个方面。 一是宋江的排兵布阵,有厚此薄彼之嫌,派去跟郑魔君交战的人,实际战力都比较弱,王矮虎就不说了,八臂那吒项充和飞天大圣李衮,比小喽喽强不到哪儿去,扈三娘是其中武艺最好的。如果宋江舍得派大刀关胜或武二郞为扈三娘等人保驾护航,又或者干脆派同样会法术的公孙胜去对付郑魔君,扈三娘怎么会死? 二是作者的态度,歧视女性,或者说歧视不爱读书的女性,让一位海棠花似的美女毁容而死,其态度可想而知。他写爱读书的李师师,用的可不是这种莫名其妙的笔法。陆游写读书的好处是,“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这个先苦后甜的观点,似乎影响到了施耐庵。若扈三娘爱读书、善读书,其结局该不会如此草率而残忍! 顺便交代一下,北宋社会的大环境,是鼓励女人读书的。宋仁宗那句劝学的话说得好:“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有些重男轻女的意味,但同时代的大儒们并不反对女子读书。 如王安石认为,一个女性会写作,可增添女性魅力;司马光则认为:“然则为人皆不可以不学。岂男女之有异哉?”南宋张孝祥在劝说一个朋友撮合自己妹妹和对方兄弟成亲时,特意说明自己的妹妹有文化。南宋是理学渐滋的时代,张能炫耀其妹是读书模范,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相对宽松的北宋社会对女性读书并无诸多禁忌。也就是说,扈三娘实在不该只练武艺而不读书的。 人的一生,跨出去的每一步,都是唯一,不可能再回头,要想步步为赢,把未来看得更远、规划得更清晰,就得好好读书,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学会自励、自省的追求与调整策略。知识改变命运,可不是说着玩的。 对爱美的年轻人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小伙子多读书会更帅,小姑娘多读书会更美,双节棍、瑜伽功之类,不练也罢。扈三娘的人生三输,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个反面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