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号上午,细雨蒙蒙,雨花台松柏苍翠,草木葱郁。公司党支部代表数十人由集团组织前往雨花台,我也有幸身为其中一员,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凭吊革命先烈。
缓步走过翠柏葱茏的山脚,我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抬起头、仰起脸,纪念碑巍峨耸立,透过朦胧细雨,流芳千古忠烈化身的雕塑群像,一个个在脑海中鲜活起来,凝望着,沉思着,遐想着……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长夜难明。一个个铁骨铮铮的仁人志士,面对着人生的最大考验,却英勇无畏、气吞山河。记得看过一个名为《红色箴言》的多媒体情景话剧。对这样一幕记忆深刻:鲁迅的朋友,“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被关押在龙华待决时,他身为国民党高官的哥哥百般营救,面临生死关头的他,却象叶挺一样,不愿“从狗洞里爬出”而拒绝。然而临就义前写了一首诗《别了,哥哥》,温婉细腻,情动肺腑,感人心弦。其实共产党人也是普通的人,也有七情六欲啊。而且当时的许多先烈都很年轻,他们年华似火,却理想填胸,视死如归。只因为他们坚守自己的信念!他们不仅是普通的人,同样也是大写的人!
尘世浩浩,磅礴向前,眨眼已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年革命先烈们理想的太平盛世实现了,没有了血雨腥风,没有了饥寒交迫。改革开放打开了一道历史之闸,一场经济大变革的洪流正在爆发。在渐趋民富国强的同时,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整个社会务实化,利益化。改革中一部分先富起来,掌握经济资源,并通过经济优势获取其他资源的优势群体,成了带动大家都富起来的开拓者、领头羊。但毋庸讳言,他们中也有少数缺失应有的公德和社会责任心,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无法与其社会地位相符,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少数却影响了众多,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网络热炒的杭州“富二代”青年胡斌,因飙车将年仅二十五岁的下岗工人独子撞死,且就在事故现场,几个车上的人没事一样勾肩搭背,叼着香烟,表情漠然而轻松,引起极大民愤的同时,也留下了“70码不能把人撞成这样,这是常识”的一句笑话。无独有偶,据扬州晚报报道,有一名毕业后尚未找到工作的男青年,因母亲让其去交水电费而在网上抱怨老爸无用,使自己不能像有钱人子弟那般快乐。等等这些让人禁不住扼腕嗟叹。一个馒头也要蒸熟了吃,这些青年,不经磨练,怎能成熟?父辈所吃的苦,他们没吃过,又疏于信念的建立,精神贫乏,理想缺失,吃不得苦,受不得屈,动辄狂呼:郁闷,太累,现在怎么了?是啊,现在怎么了?当今众多青年人们似乎面临着信仰危机,不少人缺失了理想,信念的凝聚、引导和支撑,长此以往,后果堪忧。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国家,即便富也难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会失去人生的希望。好在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正面人物:唐山13位农民,在湖南雪灾时自费去郴州救灾,汶川地震中又来到北川,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特大地震千钧一发时,房倒屋塌四面危机中,经大忠,忍住失去亲人的悲痛,心系百姓,忠于职守,临危不惧,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本色;26岁的战士武文斌,在救灾中因过度劳累,而终止了年轻的生命,履行了对老百姓和党国的承诺!他们才是当今之世的浩然主流,是他们用行动了告诉我们:在这样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怎样去理解先烈们所做的一切,怎样继承先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革命信仰。
烈士纪念碑的凭吊过程,短暂而隆重。离开雨花台大门时,我向群雕再次投去深情的目光,我在心里再次告慰英灵,安息吧,我相信,你们的理想、信念终会在新世纪里得到新的传承……
本文由武当休闲山庄和原作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