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阅读
  • 2回复

[讨论]名记:中国足球=砖窑!宋凯维护利益+孙继海自私,家长别让孩子踢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4557
金币
461358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96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2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11
孙继海的嗨球青训向旗下学员张卓毅索赔266万,引起争议,《体坛周报》知名记者王勤伯炮轰宋凯不作为,维护利益体系,批评孙继海自私自利。
  
  王勤伯的观点很鲜明:孙继海的嗨球青训不是职业俱乐部的青训,不能保证孩子将来一定能踢上职业足球,而且学员都是未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签订合同属于违法行为。中国足协将青训补偿协议的年龄下限从12岁降至8岁,则是在与这些青训机构勾结,维护他们的利益,损害未成年人的利益。
  王勤伯强调,“球员买卖的基础,是职业俱乐部给球员提供职业合同,和球员是雇佣关系。你连职业俱乐部都不是,不是雇佣关系,不给球员发工资,凭什么拿未成年人去做交易?国外俱乐部梯队没有签订职业合同的球员,都可以自由走人。”
  
  王勤伯还将矛头指向了中国足协主席宋凯:“12岁变8岁的改动,是上届足协青少官员和机构勾结搞出来的。既然宋凯不愿有所作为,继续维护利益体系,这种环境下,就需要有人出来告诉家长,不要把孩子送进中国足球这个砖窑里去!”
  博主10号沛沛表示:“足协政策不合理的太多,所以现在各地转向自己办赛,也确实是拿足协没招了。”王勤伯回应:“信不信,这帮青少官员会告诉宋凯,他们的所有举措都经过了‘专业研究’的。”
  

  最后,王勤伯表示:“金元泡沫之后,中国足球很可能已经走在一个新时期的起点上,标志就是民间足球的勃兴。民间足球发展必定会要求行业规范化、透明化、公平公正、造福下一代,必定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站出来,会有更多非圈内人士推动改革。足协官员,前球员或现役从业人士,媒体人,如果意识不到必须站在社会进步、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维度去思考足球问题,只想着自己那点私人名利,迟早会发现自己尴尬地站在历史的倒车上。”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4550
金币
555053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20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2:35
张卓毅事件深度剖析:王勤伯炮轰背后的中国足球青训顽疾

事件核心:266万索赔引发的青训风暴
嗨球青训创始人孙继海与学员张卓毅之间的纠纷,因索赔金额从18万飙升至266万而持续发酵。12岁小球员张卓毅因训练受伤、教练辱骂等问题提出退队,却被嗨球青训以合同违约为由索赔巨额赔偿。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个别青训机构的运营问题,更引发了对整个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深刻反思。《体坛周报》记者王勤伯的持续炮轰,将矛头直指孙继海的青训理念、中国足协的规则漏洞以及青少官员的利益勾结。

王勤伯的核心批判:从孙继海到足协的全方位质疑

1. 对孙继海嗨球青训的直接批评
王勤伯认为,孙继海将青训异化为“诈骗园区”,其核心问题在于:
- 混淆职业与业余界限:嗨球青训并非职业俱乐部,却试图通过合同约束未成年人,将其视为“可交易资产”。王勤伯强调:“球员买卖的基础是职业俱乐部与球员的雇佣关系。嗨球既非职业俱乐部,不发工资,也无职业合同,凭什么用未成年人做交易?”
- 高额索赔违背足球规律:王勤伯对比日本青训体系,指出日本球员转会其他梯队只需约10万日元(约合5000元人民币)的低成本流动机制。“孙继海索赔266万,会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本质上是扼杀青少年足球热情。”
- 公益包装下的商业逐利:嗨球宣称“全免费青训”,但实际运营成本高昂(人均年成本23万)。王勤伯质疑其“用公益募捐和政府补贴敛财”,将青训变成牟利工具。

2. 对中国足协规则漏洞的尖锐抨击
王勤伯将矛头指向中国足协,尤其是将青训合同签约年龄从12岁降至8岁的政策调整:
- “愚昧”的规则制定:王勤伯认为,这一调整是“上届足协青少官员与机构勾结”的产物,严重损害未成年人权益。“8岁儿童心智尚未成熟,根本无法理解合同含义,这种‘包身契’式的协议在国际上早已被唾弃。”
- 自由身证明制度的滥用:中国足协赋予青训机构“自由身证明”的发放权,导致机构可通过扣留证明限制球员流动。“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的荒唐做法,只有在中国足球会出现。”

3. 对足协主席宋凯及管理层的直接点名
王勤伯毫不避讳地批评现任足协主席宋凯:“宋凯不愿有所作为,继续维护利益体系。”他认为宋凯领导下的足协未能纠正青少官员与机构勾结的问题,反而放任其损害下一代成长。“这种环境下,需要有人告诉家长,不要把孩子送进中国足球这个砖窑里去!”

青训体系深层矛盾:理念冲突与利益纠葛

1. 职业化与业余化的边界模糊
国际足联明确规定,业余球员无需转会费,仅在成年后签约职业俱乐部时触发青训补偿机制。但中国足协将业余青训机构纳入“准职业”管理体系,允许其通过合同索取高额赔偿。这种模糊界定导致嗨球等机构有机可乘。

2.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缺失
张卓毅事件中,12岁儿童被要求承担266万赔偿责任,凸显对未成年人权益的漠视。王勤伯引用西班牙“拉乌尔-巴埃纳案”指出,即使职业俱乐部也无法通过长期合同束缚未成年人,而中国足协却允许非职业机构这样做。

3. 公益与商业的失衡
嗨球青训以“公益”为旗号吸引学员和捐款,实则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孙继海曾透露每年投入2800万元,个人亏损超千万。这种高投入模式下,一旦学员流失,机构便通过高额索赔弥补损失,形成“公益外壳+商业内核”的畸形结构。

行业反思:民间足球崛起倒逼改革

王勤伯指出,“金元泡沫破灭后,中国足球的新时期起点是民间足球的勃兴”。他呼吁:
- 规范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青训规则,明确业余与职业界限,废除8岁签约制度。
- 透明化:公开青训机构财务状况、合同条款,接受社会监督。
- 人性化:优先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受教育权,禁止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

博主“10号沛沛”也印证了这一趋势:“足协政策不合理太多,各地已转向自行办赛。”民间力量的觉醒正在倒逼足协改革。

结语: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张卓毅事件绝非孤立个案,它是中国足球青训长期积弊的一次集中爆发。王勤伯的炮轰虽然激烈,却戳中了问题的核心:当青训沦为少数人逐利的工具,当规则制定者与利益集团勾结时,中国足球的未来何谈希望?

正如王勤伯所言:“如果不能站在社会进步、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高度思考问题,只顾私利的人终将被历史抛弃。”嗨球青训的沉默、足协的不作为、家长的无助……这一切都在呼唤一场深刻的变革。唯有打破利益藩篱,回归足球育人本质,中国足球才能真正迎来新生。而这场变革的第一步,或许就始于对张卓毅们合法权益的捍卫。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4557
金币
461358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96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1:13


孙继海青训模式的合法性争议

嗨球青训以“免费培训”吸引学员,但通过高额违约金捆绑球员。记者指出:
非职业俱乐部无权买卖球员,其与学员无雇佣关系,索赔行为涉嫌违法456;
国际通例中,业余球员可自由离队,仅职业合同才涉及转会补偿41727。
❗ 三、记者对家长的警示:远离“砖窑”
制度性风险不可控
若法院支持孙继海索赔266万,将形成判例效应,任何签约青训机构的家庭都可能面临天价索赔,彻底扼杀球员发展自主权17。

呼吁社会力量介入
记者强调需从足球圈外推动改革,破除“利益同盟”,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青训补偿机制,否则家长应谨慎送孩子进入中国足球体系3614。

💎 结语
当前争议揭示了青训领域制度缺陷与监管缺位的双重困境。解决路径需足协废除“8岁签约”等违规政策,明确职业/业余青训边界,并建立独立仲裁机制。否则,“足球砖窑”的标签恐将持续阻碍人才输送与行业公信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