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阅读
  • 1回复

[医学知识]脑梗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天冷宁可打麻将,也别做4件事[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4550
金币
555053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2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38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21) —

寒冷天气给人体带来了很多挑战,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寒冷的气候无疑是健康管理的巨大考验。

根据研究,脑梗死患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冬季是相对较高的,这与气温的变化、血管收缩、身体代谢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由于冬季寒冷带来的不适感,很多人会选择减少户外活动,然而不当的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行为,反而是大大增加了脑梗死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虽然有些看似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但它们却可能在不经意间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脑血管的健康问题,可能引发脑梗死、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

医生劝告,冬季如果真的想保持身心健康,即便再忙再累,也应该避免做四件事,否则容易为自己埋下健康隐患。

寒冷的天气会导致人体的血管自然收缩,尤其是对于已有血管问题的患者,寒冷天气更容易使血管的收缩反应更加剧烈,这直接导致血液流动变慢,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对于长期高血糖、高血压患者来说,寒冷天气会加剧血管的负担,使得心脏和大脑的供血供氧变得更加困难。

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或者本身就有动脉硬化的人来说,寒冷的空气会加重血管的压力,寒冷刺激会促使血管收缩,导致血流不畅,增加了心脏负担。

尤其是在冬季频繁进出寒冷环境的人,血管快速收缩与扩张的反复刺激会导致血管功能进一步下降,甚至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脑梗死的风险增高。

寒冷天气还可能导致身体内的代谢系统改变,进一步导致血糖波动不稳定,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年长者,在冬季外出时,必须要穿戴适合的衣物,特别是要保护好头部、手脚等暴露部位,外出时避免暴露过久,尽量选择不太冷的时段外出,避免频繁进出寒冷环境。

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很多人选择通过剧烈运动来增强体温,提高新陈代谢,但对于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来说,突然剧烈运动容易导致身体血压的波动和心脏的负担加重。

剧烈运动容易导致血管的急剧扩张和收缩,这对于原本就存在血管硬化或血压不稳定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引发脑血管意外事件。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室外环境寒冷,突然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血液循环瞬间不畅,诱发心脏疾病或脑梗死等严重健康问题。

尤其是对于久坐不动的老年人或者心脑血管病史患者来说,强度过大的运动容易导致身体应激反应过度,造成生命危险。

冬季运动时,建议采用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散步等,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尤其是避免进行有强烈心脏负担的运动,如跑步、篮球等。

同时,运动时间应控制在适度范围,避免长时间过度运动,减少对心脏和血管的刺激,对于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适度的低强度有氧运动是最佳选择。

寒冷天气可能引发一些呼吸道疾病或感冒,而这时候一些糖尿病、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可能会自行服用药物,然而,乱吃药物可能导致药物的相互作用,影响原有药物的治疗效果,甚至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对于脑梗患者或者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来说,随意增加药量,或者服用一些未经医生许可的药物,容易引发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病情。

某些药物可能会加剧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而不合理的药物使用,往往会干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造成血糖波动,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自行用药,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乱用药物,特别是避免长期服用未经医生批准的药物。

如果有感冒或其他病症,应该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因自行用药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在寒冷的季节,很多人会为了控制体重或者减肥而进行节食,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常因担心高血糖或体重过重而选择节食。

然而,过度节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节食可能导致体内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等,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疾病。

过度节食还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导致血糖水平不稳定,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时,容易诱发低血糖或者高血糖症状,进一步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而且,过度节食可能会让身体处于长时间的能量匮乏状态,导致身体的各个系统功能减弱,增加了心血管问题的发生几率。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非常重要,老年人以及心脑血管病患者应该保持营养均衡,避免极端节食,合理搭配膳食,确保身体的各项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冬季是脑梗死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来说,寒冷天气无疑给健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频繁进出寒冷环境、突然剧烈运动、乱吃药物和过度节食等行为是冬季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这些行为可能加剧血管收缩、血液流动不畅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而增加脑梗死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

因此,老年人在冬季需要特别注意,保持适度的运动、合理的饮食、科学的用药,并且尽量避免不当的行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脑梗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王军.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与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06-04


1条评分金币+23
xian209 金币 +23 - 昨天 14:4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4550
金币
555053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2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0:39
寒冷天气下脑梗的高发风险与科学防护策略

当前正值2025年11月下旬,气温逐渐降低,寒冷天气对心脑血管健康的挑战日益凸显。正如您提到的,冬季是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发期,其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上升。这背后涉及气温变化、血管生理反应、生活习惯改变等多重因素。结合最新研究和医学建议,我们来深入探讨寒冷天气如何影响脑梗风险,并总结医生强调的“冬季需避免的四件事”,以帮助高危人群科学防护。

一、寒冷天气为何成为脑梗的“催化剂”?

寒冷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多维度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管收缩与血压升高  
   寒冷刺激会激活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管(尤其是外周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这种收缩直接引起血压升高,心脏射血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上升。对于已有动脉硬化的患者,血管弹性下降,收缩反应更剧烈,易引发血压波动,增加心肌梗死和脑梗死风险。研究表明,室外温度每降低10℃,收缩压可升高6.7mmHg,舒张压升高2.1mmHg,老年人及女性对此更为敏感 [9][11]。

2. 血液黏稠度增加与血栓风险  
   寒冷环境下,人体出汗减少,饮水量也可能下降,导致血液浓缩,黏稠度升高。同时,低温会促进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水平上升,加速血小板聚集,使血液更容易形成血栓。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降低,在血压波动和血流缓慢的双重作用下,斑块易破裂脱落,阻塞脑血管 [1][4][14]。

3. 代谢改变与基础疾病恶化  
   冬季人们倾向于减少户外活动,能量消耗降低,若饮食不加以控制,易导致体重增加和血脂升高。此外,寒冷可能影响血糖代谢,糖尿病患者在冬季血糖波动更大,进一步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呼吸道感染在冬季高发,炎症反应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间接增加脑梗风险 [2][9][15]。

二、医生提醒:冬季需坚决避免的“四大危险行为”

针对寒冷天气下的脑梗防护,医生特别强调以下四类行为需严格规避:

1. 频繁进出寒冷环境或长时间暴露于严寒中
   - 危害:室内外温差大时,血管会经历“快速收缩-扩张”的反复刺激,导致血管功能紊乱。例如从温暖室内突然进入寒冷室外,或在寒风中长时间逗留,会使血压骤升骤降,增加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风险。尤其颈部受寒会导致颈动脉收缩,直接影响大脑供血 [3][15]。
   - 建议:外出时务必做好头、颈、手、脚的保暖(如戴帽子、围巾、手套),尽量缩短在寒冷环境中的停留时间。进出室内外时,在门口稍作停留适应温度变化,避免直接暴露于冷空气中 [16]。

2. 突然剧烈运动或不当运动
   - 危害:冬季清晨是血压高峰期(6-10点),此时进行晨练或剧烈运动(如快跑、打球),冷空气刺激加上运动负荷,会使心率加快、血压骤升,心脏负担剧增。对于脑梗患者或高危人群,空腹运动还可能导致低血糖,进一步引发脑缺氧 [3][4][8]。
   - 建议:选择温暖时段(如上午10点后或午后)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室内瑜伽等。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空腹或饱腹运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感到胸闷气短为宜,每次20-30分钟即可 [9][15]。

3. 自行用药或乱用药物
   - 危害:冬季感冒、呼吸道疾病高发,部分患者可能自行服用感冒药、止痛药或所谓“保健品”。这些药物可能与原有降压药、抗凝药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出血/血栓风险。例如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会升高血压;盲目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掩盖胃肠道不适 [4][13]。
   - 建议:任何新增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均需咨询医生或药师。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血糖,并按医嘱调整用药剂量。切勿擅自停药、减药或换药 [1][13]。

4. 过度节食或饮食不均衡
   - 危害:为控制体重或血糖而过度节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蛋白质、维生素B族、钾、镁等营养素缺乏会损害血管健康。同时,过度节食易引发低血糖,对脑梗患者尤为危险。相反,冬季若摄入过多高盐、高脂食物(如火锅、腌制食品),则会加重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15][16]。
   - 建议: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均衡饮食,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水果(苹果、香蕉)、全谷物(燕麦、糙米)和优质蛋白(鱼类、豆制品)。每日饮水1500-2000ml温水,稀释血液,降低黏稠度 [4][9]。

三、冬季脑梗防护的“五大核心措施”

除了避免上述危险行为外,还需主动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 强化保暖意识  
   注重“头颈保暖优先”,头部受寒易引发血管痉挛。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避免忽冷忽热。夜间睡眠时使用保暖睡衣和热水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夜间血压波动 [8][15]。

2. 规律监测与规范用药  
   高血压患者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糖尿病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不可因自我感觉良好而停药 [1][13]。

3. 保持情绪稳定与充足睡眠  
   情绪激动(如愤怒、焦虑)会导致血压骤升。冬季日照减少易引发抑郁情绪,可通过听音乐、晒太阳、与亲友交流等方式调节。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4][10]。

4. 警惕“危险信号”,及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突发头痛、头晕、视物模糊;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胸痛、呼吸困难等。这些可能是脑梗或心梗的前兆,“时间就是大脑”,早治疗可显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6][17]。

5. 定期体检与早期筛查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排查血管斑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半年复查血脂、肝肾功能。有家族病史者更需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4][12]。

结语

寒冷天气虽是脑梗的高发诱因,但通过科学的生活管理和积极的预防措施,完全可以有效降低风险。记住“保暖、慎动、忌乱用药、均衡饮食”四大原则,并将规律监测和及时就医作为保障健康的底线。对于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宁可保守些”——在不确定某种行为是否安全时,选择更稳妥的方式(如减少外出、简化运动),才能平安度过这个“心脑血管考验季”。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和家人更好地应对冬季健康挑战。如有具体身体不适,请务必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个性化指导。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