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阅读
  • 3回复

[猎奇]明英宗朱祁镇:既不是一个好皇帝!也算不上是一个好人[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5845
金币
32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486
奖券
18196
斑龄
202
道券
1056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496(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21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15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21) —

大明的“堡宗”和“叫门天子”,这些外号其实是与明英宗朱祁镇的历史命运紧密相关的。在他当政的时期,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由盛转衰。因此,朱祁镇的名字在历史上常常带有贬低色彩,成为许多人讽刺的对象。

回顾朱祁镇继位之前的五位大明皇帝,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经历各自充满了波折。朱元璋从元末的乱世中脱颖而出,凭借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允炆亲身参与了蓝玉案,感受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与血腥;朱棣则通过靖难之役,不惜一切代价夺回了侄子的皇位,稳固了北疆;朱高炽则在父亲和兄弟背后的艰辛中,不断为自己铺路,在接任皇位时已经具备了卓越的政治能力;而朱瞻基,得到了祖父和父亲的双重培养,并且掌握了大量的文武资源,成为了大明开国以来,最具资源优势的皇帝。
然而,朱祁镇则生于宫廷,长在深宫,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世事,9岁时便被推上了皇位,这在大明历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殊情况。用四个字来说,就是“主少国疑”。尽管有太皇太后张氏辅佐,内阁的三杨辅理政务,胡濙掌控朝廷,张辅负责军务,但这些人真的能心甘情愿地效忠一个年幼的皇帝吗?

对于朱祁镇来说,这些辅佐者其实就是他手中的枷锁,成了压在他头上的一座座大山。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内阁三杨中的杨溥也只剩下了一个人,而朱祁镇已经16岁,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成长,他终于可以真正开始收回权力,开启自己的政权。

此时,宦官王振不再像以前那样低调,反而开始结党营私,逐渐插手朝政,影响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批评王振误国,认为当初应该在御前会议上除掉他。其实,三杨和太皇太后的确知晓王振的野心,并默许了他的存在。王振的行为变化,本质上是在帮助朱祁镇巩固权力,但习惯了文官掌控的权力结构并未能及时适应这种转变,因此开始反弹,批评王振,甚至将王振与朱祁镇捆绑在一起。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王振逐渐压制了文官集团,朱祁镇也终于开始实际掌控朝政。然而,在局势逐步掌握的同时,朱祁镇也意识到大明的国家危机已经到来。朱瞻基的撤兵政策导致北方边防松懈,明军的战斗力下降;西南麓川的叛乱愈加严重;东南的流民暴动也不断爆发。

为了应对这些危机,朱祁镇发动了四征麓川的军事平叛。有人认为,这场历时十年的战斗不仅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财力,还导致南方民生凋零,使北方的防线更加薄弱,因而认为这是大明衰弱的一个错误决策。对此,我认为这种后见之明的看法太过片面,国家面临叛乱,难道不该采取军事行动平叛吗?放弃麓川,难道就能避免后续的乱局吗?

从全局来看,朱祁镇加强皇权的做法是正确的。战争需要一个统一的高效指挥体系,而皇帝正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同时,朱祁镇北伐蒙古,进行了几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包括集之战、丰州之战和以克列苏之战。这些战斗虽然在历史记载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评价,但实际上,它们帮助提升了大明边防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尤其是在打乱了蒙古对大明的蚕食计划方面,作用不可忽视。
从这些事件来看,朱祁镇的很多决策并非出于好大喜功,而是出于对国家危机的应对。例如他曾想效仿朱棣和朱瞻基派遣海船下西洋,但由于朝臣的反对,最终没有实施。可以说,在土木堡之变之前,朱祁镇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如果没有发生意外,他本可以继续延续大明的盛世。
然而,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却充满了偶然性。导火索是贡马事件。王振早就知道大明和蒙古的朝贡关系,但他借此事件打压胡濙,以便掌控礼部,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可是,谁也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瓦剌的入侵打乱了朱祁镇的计划,王振也因此陷入困境。为了应对瓦剌人的入侵,朱祁镇决定亲自领兵出征,这个决定虽然是必要的,但却引发了朝廷的种种内斗。
大明的君臣关系已经变得如同水火,无法团结。朱祁镇出征时,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最后导致了土木堡的惨败,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王振被杀,而朱祁镇则被瓦剌俘虏。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土木堡之变是文官集团与瓦剌勾结的结果,但这种看法过于简化了复杂的历史局势。实际上,土木堡之变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单一势力的行为。

朱祁镇被俘后的经历,使他从一个少年皇帝变成了一个真正成熟的领导者。经过长时间的软禁,他逐渐摆脱了过去的幼稚,开始采取不同的执政方式。恢复后,他在治理上虽然有所改变,但依然未能挽救大明的衰败。尤其是在冤杀于谦、王文等治国能臣的情况下,他的决策逐渐使国家走向困境。

最终,朱祁镇将皇位交给了儿子朱见深,此时的大明已经风雨飘摇。历史证明,朱祁钰比朱祁镇更适合治理国家,朱见深即位后迅速推翻了父亲的一些决定,甚至恢复了朱祁钰的政策,这种变化足以证明朱祁镇的统治存在重大问题。

1条评分金币+14
wowoni 金币 +14 - 昨天 09:1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汪洋小舟

UID: 453896


发帖
8621
金币
463
道行
1950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48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05
最后登录: 2025-11-2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昨天 15:04
感觉是英宗的错,君臣不合的说法感觉是替他洗白。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4557
金币
461358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96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0:49
关于明英宗朱祁镇的历史评价,综合多方史料可明确以下核心结论:

⚔️ 一、政治失能:昏聩皇帝的典型表现
土木堡之变葬送国运
宠信宦官王振导致决策失误,亲征瓦剌时20万精锐全军覆没,自身被俘,致明朝陷入存亡危机。被俘期间更以“叫门天子”身份助瓦剌叩关,严重损害国格。
冤杀功臣,自毁长城
夺门之变复位后,为稳固权力冤杀北京保卫战功臣于谦,清洗景泰旧臣,致使朝堂动荡。
纵容奸佞,朝纲崩坏
两度在位均重用权宦(王振、曹吉祥等)及佞臣(徐有贞、石亨),纵容其贪腐弄权,后期虽清算部分党羽,但已造成系统性腐败。

👿 二、道德污点:伪善之下的冷酷本质
忘恩负义,刻薄寡恩
对患难之交:瓦剌被俘期间,侍卫袁彬、哈铭冒死护驾,复位后朱祁镇却纵容锦衣卫门达迫害袁彬。
对至亲骨肉:囚禁并疑似毒杀弟弟景泰帝朱祁钰;复辟后逼杀其妃嫔(如唐贵妃殉葬),甚至毁掘已故杭皇后陵墓。
双重标准的“仁政”
临终废除嫔妃殉葬制常被称颂,但实则仅惠及自身后宫。景泰帝死后,他强制其妃嫔殉葬,仅因汪皇后曾维护其子而幸免。
敌我不分的荒谬行为
复位后竟为瓦剌首领也先立庙,感念其“释放之恩”,全然无视土木堡之变中殉国的数十万军民。


⚖️ 三、历史定位:昏君与伪人的双重烙印
能力缺陷:虽有勤政表象(如每日批阅奏章),但缺乏治国远见,军事、用人、外交接连失误,直接导致明朝由盛转衰。
人格矛盾:表面“和善待人”,实则精于权术。被俘期间以亲和力软化敌人,复位后却对恩人、亲人残忍报复,所谓“好人”形象实为史书粉饰。
唯一可取之处:废除殉葬制虽动机存疑(或为钱皇后谋后路),但客观上终结了明朝这一陋习。
📜 总结
朱祁镇一生贯穿背叛、昏聩与虚伪:作为皇帝,他酿成土木堡国耻,屠戮忠良;作为个人,他对恩人倒戈、对亲人狠毒。其废除殉葬的“仁政”难以掩盖本质上的自私冷酷,故既非明君,亦非善人,唯余“叫门天子”的千古骂名。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昨天 09:1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4550
金币
555053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2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6:58
朱祁镇的历史评价与命运转折

从少年天子到成熟君主

朱祁镇,明英宗,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他的统治生涯充满了戏剧性。朱祁镇在9岁时继承皇位,成为大明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帝,这一特殊情况为他的统治埋下了隐患。在他的早期统治中,实际上权力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和内阁三杨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政治经验的积累,朱祁镇开始尝试收回权力,这一过程充满了与宦官王振的权力斗争和文官集团的抵抗。

土木堡之变的影响

土木堡之变是朱祁镇命运的转折点。在这场战役中,明军遭遇惨败,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剌首领也先俘虏。这一事件不仅导致了明朝军事力量的大幅削弱,也引发了朝政的动荡。朱祁镇被俘后,明朝在北方的防御体系几乎崩溃,迫使朝廷不得不重新评估和调整其对外政策。

朱祁镇的复辟与晚年

朱祁镇被放归后,经历了长达七年的软禁生活。这段经历显然对他的性格和治国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复辟后,他在治理上有所改变,但未能有效解决大明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是他在冤杀于谦等治国能臣后,国家的治理状况进一步恶化。

历史评价的变迁

朱祁镇在历史上的评价经历了较大的变迁。早期,由于土木堡之变的失败,他被视为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然而,随着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朱祁镇的统治。一些历史学家指出,朱祁镇在晚年展现了一定的政治智慧和成熟度,尤其是在处理与瓦剌的关系上,他表现出了不同于前朝皇帝的策略。

综上所述,朱祁镇的历史命运和评价是与其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他的统治生涯充满了挑战和变数,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复杂而深刻的印记。
[ 此帖被jjybzxw在2025-11-20 17:02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昨天 09:1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