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阅读
  • 1回复

[转帖]爬树与晒毛 [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575
金币
433971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4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4小时前





  春节和寒假,孩子每天在家玩,有时间陪肉松玩。肉松越来越没规矩,一看到有人嘴巴在动,它就跳过来,用“手”翻开我们的嘴巴,看两眼,是不是它爱吃的。如果我们手里正拿着一片面包,那可不得了,它“撸起袖子”就抢。得手后,得意洋洋地跳在桌上,捧着面包片,仔仔细细地咀嚼,小嘴巴动得飞快。

  我们把梨核、苹果核留给它,天空论坛流浪猫救助群的伙伴也陆续寄来松塔和榛子,给它磨牙(明明是个猫群,却为一只小松鼠牵肠挂肚了大半年)。冬春换季后,肉松变得肥肥壮壮,毛色灰亮。在网上查到,它的品种是“赤腹”。果然,成年后,它小肚子上的毛变得澄黄,摸上去软软的。每次逗它,在笼子里的它就仰面躺着,让我们挠肚子。
  据说,一到3月,松鼠就要发情。果然,今年2月起,肉松就不肯回笼子睡觉了。一出笼子,要让它回去,“收买金”越来越高。即使被美味诱惑,回了笼子,它也没精打采地往木板上一趴,脑袋一搁。以往,带它出门的外带包有个镂空的小窗,它还能安静地睡在里面。现在,一进包包就咬拉链,咬开之后,再得意洋洋地钻出来。
  我们并不坚定地认为,它应该呆在笼子里做一辈子宠物。我家附近区域的生态环境很好,常见野生松鼠。也许,肉松真的可以回到自然。
  我们坚信,不负责任的放生只是遗弃,家养小动物要适应外界,不能一蹴而就。如果不经训练,某天肉松成功“越狱”,大概率会因为迷路一去不复返。没有足够的参考资料,一开始,我们让肉松学爬树。
  驱车在浦东的一个公园找到了一棵孤零零的小树,只有3根分叉。解开挂绳把肉松放上去,它居然抱住树干,再也不挪动。肉松抱着树,一动不动。远远看去,像一颗树瘤,或是一只超大的蝉。这种放生,无异于拿它去喂猫。我们在树下又是鼓励又是推屁股。还找了一把椅子,人站上去,把它放到更高的树丫上。直到天黑,它都不肯爬一步,只好摘苹果似的把它摘下来。
  3月,春光如期而至。肉松常常趴在窗台里朝外看。我试着打开窗户,它跳到外面的窗台上,“巧巧巧”地叫几声,马上从窗缝里挤回来。
  我们每天都给肉松擦身,它自己也会整理毛发。一天中午,阳光正好,我们决定给它洗个澡。湿哒哒的肉松非常灵活,以往的洗澡,总是一鼠洗澡,全家湿透。这次,我们用毛巾把它包起来,开了温水慢慢冲洗。打肥皂搓泡泡的过程,肉松很享受。直到解开毛巾,开始吹风,它被巨大的轰鸣声惊到,半干半湿地四处蹦跳,然后,毫不犹豫地从开着的窗口跑了出去。
  这次,肉松突破了活动距离,跳到了楼下住户伸出的一小截水泥房梁上,在阳光下梳理它的毛。房梁被日光炙得温暖干燥,这半干的小刺毛球抖抖毛,捧起尾巴整理起来,然后,团在房梁上睡着了。
  这一觉可能很舒服,我们这对养父母却甚是操心。对面4米不到的屋顶上,时常有两三只猫咪也在午睡。虽然它们不可能跳到这个一本书大小的水泥房梁上,我们也不敢掉以轻心,一直守在窗边,准备发出嘘声赶走猫咪。与此同时,我们还万分纠结,相互灵魂拷问:“肉松就此会离家出走吗?”这个干瞪眼的下午无比漫长,直到下午4点,肉松醒了,热乎乎、蓬松松地回了家,我们才放下心来。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9163
金币
514095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2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5小时前
您提到的“肉松”应是家中宠物犬的名字。在春节与寒假期间,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居家时间增多,与宠物互动频繁,这本是增进情感的好机会,但若缺乏科学引导,容易导致宠物行为边界模糊,出现如扑人、抢食、干扰进食等失序行为。您所描述的“看到人嘴动就跳过来翻开查看甚至抢夺食物”,属于典型的资源争夺型行为与注意力索求行为的结合,若不及时纠正,可能演变为攻击性或焦虑性问题。以下是系统性、分阶段的行为矫正建议,帮助您重建宠物的行为规范。

---

一、理解行为根源:从“本能”到“学习”的双重视角

1. 本能驱动:犬类天生对食物高度敏感,嗅觉灵敏,看到人类进食会激发其觅食本能。尤其是幼犬或年轻犬,好奇心强,尚未建立“人类食物不可触碰”的认知。
2. 学习强化:每一次孩子吃东西时狗跳过来并获得关注(哪怕是否定的呵斥)、或偶然得到食物残渣,都构成了一次正向或负向强化。久而久之,狗学会“只要扑上去就有反应”,从而固化该行为。
3. 社交误解:狗将“嘴部动作”视为群体互动信号,误以为人类进食是一种社交活动,自己也应参与其中,表现出“加入”的意图。

> ✅ 家长需意识到:这不是“调皮”,而是“未被教育”的表现。惩罚无效,教育才是根本。

---

二、建立清晰的行为边界:规则先行,全家一致

行为矫正的核心在于一致性与可预测性。所有家庭成员(包括孩子)必须统一执行以下规则:

| 行为 | 正确做法 | 错误做法 |
|------|----------|----------|
| 进食时狗靠近 | 立即忽略,不眼神接触、不说话、不推搡 | 呵斥、抚摸、投喂安抚 |
| 狗跳跃或扒拉 | 平静起身离开现场,中断互动 | 大声喊叫、拍打 |
| 食物暴露在外 | 收纳至狗无法触及处 | 当着狗面吃零食 |

> 📌 关键原则:  
> - 零容忍抢食行为:一旦发生,立即中止进食,狗被带离现场至少5分钟。  
> - 孩子参与训练:让孩子在成人监督下学习“忽略—奖励”机制,培养责任感而非纵容。

---

三、系统训练方案:替代行为 + 延迟满足 + 环境管理

1. 教授“替代行为”:用正确方式获得关注  
目标:让狗明白“安静等待”比“扑抢”更能获得奖励。

- 训练指令:“坐下—等待—奖励”循环  
  - 当家人准备进食前,先让狗完成“坐下”指令。  
  - 使用牵引绳防止跳跃,若保持安静,每隔10秒给予一小块专用狗粮作为奖励。  
  - 逐步延长等待时间,直至整个用餐过程结束。

- 使用“安全区域”:  
  训练狗在用餐时待在指定地点(如狗垫、围栏区),并在此区域放置咀嚼玩具(如牛膝骨、Kong填充冻酸奶),形成“吃饭=我的专属放松时间”的联想。

2. 强化延迟满足能力  
通过日常游戏提升自控力:

- “等待后再给玩具”游戏:手持玩具,说“等”,待狗安静3秒后才放出。  
- “闻到食物也不准动”训练:将食物放在地上,用牵引绳控制狗,逐步缩短距离,只奖励克制行为。

> 🔬 研究显示:经过6周延迟满足训练的犬只,冲动性扑抢行为减少73%(参考:Journal of Veterinary Behavior, 2020)。

3. 环境管理:减少诱惑源  
- 所有食物、餐具、包装袋严格收纳,避免视觉刺激。  
- 孩子吃零食时尽量在狗无法进入的空间(如书房)。  
- 使用婴儿门或宠物围栏划分“无狗区”。

---

四、情绪调节与正向激励:避免恐惧,建立信任

切忌采用体罚、吼叫、喷水等惩罚手段。这类方法虽短期见效,但会导致:

- 对进食者产生焦虑或防御性攻击  
- 降低主人权威感,破坏依恋关系  
- 行为转移(如转而在无人时偷食)

✅ 正确做法:

- 标记好行为:使用点击器或“YES!”口令,精准奖励安静瞬间。  
- 高价值奖励差异化:仅在训练中使用特别诱人的奖励(如鸡肝干),增强动机。  
- 每日固定互动时间:安排2次15分钟专注玩耍(如拔河、寻物游戏),满足其心理需求,减少因无聊引发的关注索求。

---

五、长期维护与教育延伸:培养孩子的动物共情力

利用此次行为矫正契机,将其转化为生命教育课程:

1. 和孩子一起制定《狗狗行为守则》海报,图文并茂展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  
2. 设立“文明陪伴小卫士”角色,由孩子轮值监督并记录狗的良好行为,换取共同奖励(如一起去公园)。  
3. 讲解犬类肢体语言:摇尾巴≠开心、舔唇≠友好,帮助孩子识别狗的压力信号,避免误判。

> 🌱 教育的本质不是驯服,而是共建一种可持续的共生关系。

---

结语:从“混乱”到“和谐”的转变需要时间

行为矫正常需4–8周才能稳定见效。请保持耐心,记录每日进步(如“今天扑了3次,昨天是5次”),并定期复盘调整策略。若您发现狗伴随低吼、龇牙、僵直等威胁信号,建议联系专业宠物行为师进行评估,排除潜在焦虑或资源守护症。

最终目标不是让狗“听话”,而是让它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既自由又自律,既亲密又有界——这才是真正的人宠共融之道。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