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中国患上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和酵母蒸的馒头有关系?专家揭露真相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0266
金币
41955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23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16
最近网上一则说法突然火了,说现在人得癌症的越来越多,竟然和那一口口蒸出来的馒头有关。原因——酵母。


吃了大半辈子的馒头,难道真的藏着病根?酵母不是好东西吗?还能助消化、促进肠道健康,这一转就变成“致癌嫌疑犯”?事情要真是这么严重,那可不是换口味就能解决的了。
这事不光让人发懵,关键是,背后牵扯的,不只是馒头的问题,而是我们千家万户的厨房、锅灶,还有那套早就习惯了的生活方式。癌症这事,不会凭空冒出来,它总得有个由头。只是,酵母这么常见的东西,真能惹出事来?
之所以有人盯上馒头里的酵母,说到底,是因为对“霉菌”“发酵”“细胞突变”这些词的敏感。听起来都像是跟癌沾边的。尤其是发酵,稍有点生物知识的人都知道,它涉及微生物,细胞变化,甚至可能释放代谢产物。听起来,确实不太让人放心。


但问题就在这儿了。酵母和霉菌根本不是一码事。一个是被人类驯化几千年的“好菌”,另一个才是潜伏在潮湿角落里的“坏家伙”。两者虽然都归在真菌门下,但一个能帮你发面,一个却可能让你食物变质,这差得可不止一点。
真要说致癌,哪轮得到酵母出场?癌症的形成,是细胞突变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这种突变的诱因,主要来自于环境污染、长期接触致癌物、慢性炎症,甚至遗传问题。酵母在蒸腾的锅里早就被高温杀得干干净净,根本没机会留下“后遗症”。
但这事也不是就能一笑了之。有人把锅甩给酵母,更多是因为看到了“馒头+高温+糖分+发酵”的组合,联想到了丙烯酰胺这种被列入2A级致癌物的化合物。确实,某些高温碳水化合物加工过程中,可能会生成这类物质。但——


馒头是蒸的,不是炸的。温度也远远达不到形成大量丙烯酰胺的条件。真正让丙烯酰胺爆表的,是油炸薯条、烤面包、锅巴这类东西,而不是家里锅里冒气的馒头。
那为什么总有人觉得癌症越来越多,是吃出来的?因为这确实没错。只是吃的问题,不是出在酵母这种“老实人”身上,而是出在饮食结构、加工方式、食材来源和吃饭节奏上。馒头只是被推上台的“替罪羊”。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长年累月吃进肚子的加工食品、防腐剂、反复加热的油、腌制发黄的咸鱼,还有那些在明火上烤出焦壳的“香气”。这些才是真正的癌症“温床”。


有些家庭蒸馒头喜欢加糖,加得多了,口感是好了,可血糖也偷偷往上爬。高血糖、高胰岛素状态下,某些癌细胞就像被浇了肥的野草,疯长起来。糖不是直接致癌,但确实能让癌症更“有生气”。
还有一种说法,说酵母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酒精、乙醛,这些东西有致癌风险。这话有点道理,但得看剂量。做馒头时的酵母发酵,和酿酒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能产生的酒精极其微量,而且在蒸汽的高温下早就挥发得干干净净。
就像给一盆水里加了一滴酒精,理论上是有,但真要说它能让人“醉”,那只能是想多了。


要真担心“发酵”,不如看看那些长期吃发酵腌制食品的人群。比如高盐的咸菜、臭豆腐、泡菜。这些如果制作不规范,倒是可能产生亚硝酸盐,和胃酸反应后生成亚硝胺,这才是明确的致癌物。
问题不在发酵本身,而在于发酵过程是否干净、规范、低盐。
再说回馒头,如果用了劣质的酵母粉,或者存放过程中受潮发霉,那确实有可能携带霉菌毒素,比如黄曲霉素,这才是真正的隐患。但这不是酵母的错,是保存不当的问题。
那些“看起来没坏”的东西,其实才最危险。有些霉菌毒素无色无味,也耐高温,馒头即使蒸熟了也不能完全分解。


如果面粉受潮,或者酵母粉已经过期,别省那点小钱。一口馒头不贵,一次治疗却可能耗尽积蓄。
癌症不是一顿饭吃出来的,是几十年积累的结果。别盯着馒头不放,把视线放宽一点,看看日常里那些“理所当然”的吃法,才更值得警惕。
比如反复使用的炒菜油,比如每顿都离不开的腌菜,比如饭后那根少不了的烟。这些才是癌症偏爱的“土壤”。
馒头呢?如果是干净的面粉、新鲜的酵母、适当的糖分,蒸出来的馒头,是最朴素、最安全的主食之一。比起街边那些油炸的、烤焦的、调味过头的小吃,它干净得多、安心得多。


馒头的优势还在于,它没什么加工链条。不像香肠、火腿、罐头,从配料表里都能念出一串化学课的内容。
反倒应该担心的,是那些“看起来高级”的“改良面点”——加了各种改性淀粉、乳化剂、香精、增白剂。这些才是你看不见、尝不出,却可能影响身体的“隐形变量”。
不要错怪了酵母,也不要冤枉了馒头。问题不是它,而是我们如何对待这口饭。用心做饭、认真选材、不过度追求口感刺激,这才是对抗癌症的真正底气。


癌症的根,不在馒头里,在生活的每一口疏忽里。真正决定健康的,不是你吃了几顿馒头,而是你每天到底吃的是“食物”,还是“产品”。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0266
金币
41955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23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1:17
以下为针对「中国癌症发病率上升与酵母馒头关系」的研究简报,结构化呈现核心事实与科学共识:

1. 酵母馒头致癌论的科学性
定义:网传酵母发酵过程产生致癌物或残留有害物质。
关键事实:

无致癌证据:WHO/IARC未将酵母列为致癌物;酵母菌在蒸制高温(100℃+)下完全失活,无法产生致癌物(资料1/3/5/14)。
乙醇残留极低:馒头乙醇含量仅0.1%-0.2%,远低于啤酒(3%-5%),烹饪后基本挥发(资料3/11)。
实际益处:酵母富含B族维生素、蛋白质,提升馒头营养价值(资料1/3)。
争议点:个别观点称「发酵过程产生有害物质」,但缺乏实验支持(资料2被资料5驳斥)。
2. 中国癌症发病率上升的真实原因
核心驱动因素(资料2/7/16):

老龄化:60%+癌症患者为60岁以上人群(资料2/7)。
环境污染:空气污染(PM2.5)推高肺癌风险,占中国癌症死因首位(资料7)。
生活方式:
吸烟(中国男性吸烟率>50%,肺癌主因)
饮酒(每年70万国人饮酒致死)
高盐/加工食品:加工肉(一级致癌物)、腌制品摄入量超标(资料2/5)。
医疗进步:早期筛查普及使确诊率提高(资料2/7)。
3. 被忽视的真正致癌食品(资料2/5/7)
高危类别:

霉变食物:含黄曲霉素(强致癌物),常见于变质谷物、坚果(资料5)。
加工肉类:含亚硝酸盐及多环芳烃,日均摄入50克加工肉,结直肠癌风险↑18%(IARC数据)。
槟榔:口腔癌主要诱因(资料2)。
认知误区:60%公众担忧「酵母馒头」,但仅15%警惕加工肉风险(资料5案例)。
**4. 健康食用酵母馒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6458
金币
493547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71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2:17
关于“酵母发酵的馒头是否真的会增加癌症风险”这一问题,目前在科学界和医学领域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正常食用酵母发酵的馒头会增加癌症风险。相反,酵母发酵是一种安全、传统且被广泛认可的食品加工方式。以下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该问题,澄清误解,并提供基于科学研究的权威解答。

---

一、酵母发酵的基本原理与安全性

酵母(通常为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面团中通过代谢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少量酒精,使面团膨胀松软。这个过程称为生物发酵,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

- 酵母本身无毒无害:酿酒酵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食品安全机构(如FDA、EFSA、中国卫健委)列为“公认安全”(GRAS)的微生物。
- 高温蒸制灭活酵母:在制作馒头时,蒸制温度通常超过90°C,足以杀死所有活性酵母,因此最终食品中不存在“活酵母”。
- 代谢产物安全:发酵产生的乙醇在蒸制过程中几乎完全挥发,二氧化碳则逸出,残留量可忽略不计。

> ✅ 结论:酵母发酵过程本身不会引入致癌物或有害物质。

---

二、“酵母致癌”说法的来源与误解辨析

尽管缺乏科学依据,但网络上仍流传“酵母致癌”的说法,其常见误区包括:

| 误解来源 | 科学澄清 |
|--------|--------|
| 酵母是“真菌”,真菌可能产毒素 | 酿酒酵母不产生黄曲霉毒素或其他已知致癌物;产毒的是某些霉菌(如黄曲霉),与食用酵母完全不同。 |
| 发酵产生酒精,酒精是1类致癌物 |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微量酒精在蒸制中基本挥发殆尽,远低于啤酒、面包等食品中的含量,摄入量可忽略。 |
| “老面发酵更健康,酵母是化学添加剂” | 商用干酵母是纯培养的天然微生物,非化工合成;老面也含酵母和乳酸菌,只是菌种更复杂,未必更安全。 |

> 🔍 特别提醒:将“酒精是致癌物”直接推导为“含酵母食品致癌”属于逻辑谬误——剂量决定毒性,日常饮食中的微量代谢产物不足以构成健康威胁。

---

三、国际权威机构的观点与研究支持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 在其《饮食、营养与癌症预防》报告中从未将酵母或酵母发酵食品列为风险因素。
-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 多次评估确认酿酒酵母作为食品添加剂(E1103)的安全性。
- 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 明确允许酵母用于各类面制品,且无用量限制,说明其安全性极高。

此外,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如EPIC队列研究)显示,经常食用全谷物发酵面食的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反而较低,可能与膳食纤维摄入增加、肠道菌群改善有关。

---

四、真正值得警惕的“致癌风险”来自不当烹饪方式

与其担心酵母,不如关注以下已被证实的饮食致癌风险:

1. 高温烧烤/油炸淀粉类食物:可能产生丙烯酰胺(2A类致癌物),如炸油条、烤焦的面包皮。
2. 长期食用霉变粮食:污染黄曲霉毒素,明确与肝癌相关。
3. 腌制、熏制食品摄入过多:含亚硝胺或多环芳烃,增加胃癌、食管癌风险。
4. 饮食结构失衡:低纤维、高热量、少蔬果的饮食模式才是多种癌症的共同危险因素。

相比之下,酵母馒头作为主食,若搭配合理,反而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理性看待个体差异)

虽然酵母本身安全,但以下情况需适度注意:

- 酵母过敏者:极少数人对酵母蛋白过敏,可能出现皮肤或消化道反应,但这属于免疫异常,与癌症无关。
-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患者:部分医生建议限制发酵食品以减少气体产生,但仍无证据显示会促进癌症。
- 念珠菌感染反复者:有传言称“吃酵母会加重体内真菌感染”,但人体内的白色念珠菌与食用酵母种类不同,且胃酸可杀灭外来酵母,此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 📌 建议:除非经医生诊断明确禁忌,否则无需因噎废食。

---

总结:酵母发酵的馒头不仅不会增加癌症风险,反而是安全、营养的传统主食

| 关键结论 | 说明 |
|--------|------|
| ✅ 安全性高 | 酵母为天然微生物,发酵过程可控,终产品无害。 |
| ❌ 无致癌证据 | 全球权威机构均未将其列为致癌物或风险因素。 |
| 🔁 误解源于混淆 | 将“酒精致癌”“霉菌产毒”错误关联到食用酵母。 |
| 🍽 健康价值 | 发酵提升B族维生素含量,改善消化吸收,适合多数人群。 |

📌 最终建议:  
正常食用酵母发酵的馒头是安全的,不必因网络谣言而恐慌。真正的防癌之道在于均衡饮食、避免加工过度食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应以权威科学机构发布的信息为准,理性甄别网络传言。

如您关注饮食与癌症的关系,可进一步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癌症预防十大建议”或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