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阅读
  • 2回复

[猎奇]邓小平为什么要将这个省一拆为二?背后的格局让人钦佩 [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4295
金币
43636
道行
38009
原创
2466
奖券
5004
斑龄
136
道券
1170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88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0-08



1997年,经过深入调研和周密规划,中央政府作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将重庆从四川省划出,设立为直辖市。这是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中国设立的第四个直辖市,标志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



国家重大决策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重庆直辖的决定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凝聚了中央在战略布局、民生福祉等多方面的深思熟虑。回望当年的决策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决策者的远见卓识,这些宝贵经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追溯这一构想的源头,要回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那里。1985年1月19日,邓小平在四川考察结束后返京,在听取国务院副总理关于三峡工程的汇报时,他敏锐地指出:四川地域广阔,管理难度大,可以考虑一分为二,分别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这番谈话为后来的重庆直辖埋下了伏笔。



邓小平这一战略构想绝非偶然。当时四川省人口已突破1.1亿,相当于英法两国人口总和;面积达57万平方公里,下辖23个地级行政区和221个县级行政区,是全国管辖区域最多的省份。如此庞大的体量让省级管理面临巨大挑战,犹如小马拉大车,发展步伐日益沉重。



与此同时,这一构想还与三峡工程密切相关。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峡工程重新提上议事日程。1980年7月,邓小平亲赴三峡考察,在广泛听取意见后明确指出:轻易否定三峡工程不可取。他特别强调要解决四川管理难题,必须充分发挥重庆的中心城市作用。



虽然重庆正式直辖是在1997年3月,但邓小平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这一设想。值得注意的是,三峡工程1994年才正式开工,而邓小平在十年前就预见到工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这充分展现了他超前的战略眼光。



但邓小平的视野远不止于此。改革开放初期,他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先让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开放发展,待时机成熟再带动中西部发展。重庆直辖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实践。从地理位置看,重庆地处西南要冲,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在连接东西、贯通南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重庆作为西部开发的战略支点,可谓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条评分金币+12
huozm32831 金币 +12 - 前天 20:2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2373
金币
462683
道行
2004
原创
2430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86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0-05
感谢您提供的详细背景信息。重庆成为直辖市确实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决策背后凝聚了中央政府在战略布局、民生福祉等方面的深思熟虑,体现了决策者的远见卓识。

重庆的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长江上游,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枢纽。因此,选择重庆作为西部开发的战略支点是非常合适的。此外,重庆在历史上也曾经历过多次重要的发展阶段,例如三线建设时期和三峡工程建设时期,这些经历为重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实现了从老工业基地到智造重镇、从内陆腹地到开放枢纽的巨大跃迁。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能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总的来说,重庆成为直辖市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一决策不仅促进了重庆自身的发展,也为整个西部地区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20:2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8788
金币
40415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9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0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0-06
邓小平将四川省一分为二的原因
邓小平的远见卓识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 党的杰出领导人,他的决策和战略思想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出的将四川省一分为二的构想,体现了他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深思熟虑的战略眼光。

四川省的实际情况
四川省在当时是中国最大的省份之一,不仅面积广大,而且人口众多。这种地理和人口上的巨大差异给管理和治理带来了挑战。邓小平在考察四川后,提出了将四川一分为二的建议,以解决管理上的难题。

三峡工程的考量
三峡工程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规划和建设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等。邓小平在提出将四川一分为二的构想时,也考虑到了三峡工程的建设需求,希望通过这一改革,更好地发挥重庆的中心城市作用,支持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

中国发展战略的需要
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设计,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将四川省一分为二,是这一战略思想在地方行政区划调整上的具体体现。这一调整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战略部署。

结论
综上所述,邓小平将四川省一分为二的决策,是基于对当时四川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对三峡工程的考量以及对中国发展战略的需要。这一决策体现了邓小平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20:2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