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0回复

[红楼梦]从晴雯到司棋,结局凄惨下场悲凉,但只是隔山打虎,警告王熙凤 [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4110
金币
39523
道行
38009
原创
2448
奖券
5004
斑龄
136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6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0-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7小时前



《红楼梦》被誉为半部乾隆史,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难以估量。作为四大名著之首,它不仅以细腻入微的场景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和精妙绝伦的语言艺术构筑了独特的文学魅力,更成为红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这部看似架空历史背景的巨著,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重读《红楼梦》,总能获得新的感悟;从不同角度审视书中人物,也会看到迥异的形象特征。



作为一部社会悲剧,《红楼梦》中的每个角色都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悲剧的参与者。上层阶级在繁华落幕前,自然体会底层百姓的疾苦。其中,晴雯和司棋两位丫鬟的命运尤为令人唏嘘,她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更将矛头直指王熙凤这个关键人物。



晴雯作为贾宝玉最宠爱的丫鬟,常被比作另一个林黛玉。在宝玉的二十多个丫鬟中,能贴身服侍的仅有袭人、晴雯和麝月三人。然而性格张扬的晴雯最终被逐出贾府,凄凉病逝。关于她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归咎于她的锋芒毕露,有人认为是王善宝家和袭人联手陷害。但究其根本,掌握生杀大权的王夫人难辞其咎。晴雯维护宝玉、替其圆谎的行为,在王夫人眼中无异于挑战权威。加之袭人的告密报,以及王夫人貌美丫鬟必会带坏宝玉的偏见,最终酿成了这场悲剧。



司棋的遭遇同样令人扼腕。她与表弟潘又安在大观园私会时被鸳鸯撞见,胆小怕事的潘又安仓皇逃走。虽经鸳鸯劝解,司棋暂时平复心绪,却在抄检大观园时东窗事发,被逐出府邸。这个颇具侠女风范的丫鬟,回家后饱受母亲羞辱。当潘又安带着意外之财回来寻她时,司棋母亲以死相逼阻挠二人结合。在绝望中,司棋撞墙自尽。而心存猜疑的潘又安直到爱人死后才悔悟,最终也殉情而亡。



细究这两起悲剧,王夫人都难脱干系:晴雯因她的厌恶被逐,司棋因她下令抄检而遭殃。但王熙凤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值得玩味。作为抄检大观园的实际执行者,她全程见证了王夫人对贾府的大清洗。晴雯之死实则是王夫人清除贾家势力的开端,司棋不过是被殃及的池鱼。这种权力洗牌也警示王熙凤认清自己的位置。



耐人寻味的是,晴雯死后,袭人迅速得到提拔。与此同时,代表贾母势力的李嬷嬷悄然消失。这些人事变动暗示王夫人正通过安插亲信逐步掌控贾府。正如书中所言: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的深刻之处在于,有人看到家族兴衰,有人看到血泪斑斑的历史。许多读者建议不要过度解读这部作品,因为它揭露的封建黑暗令人不寒而栗。那些未及言明的细节,恰似唇亡齿寒,树倒猢狲散的无声控诉。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